7年谁在领跑中国楼市?

时间:2022-07-14 12:28:13

7年谁在领跑中国楼市?

自2003年开始,随着房地产行业与国家经济绑缚的日渐紧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逐渐步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之中。

纵观这七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之历程,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种种问题。譬如,越来越多的人把房产当成投资品,乃至收藏品,大量渴望住房的人,却只能面对高企的房价而“望楼兴叹”;而在金融信贷宽松政策鼓动下刺激的住房消费,促使了房价的非理性暴涨,给经济发展埋下了泡沫的祸根……

为了促进中国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在七年的时间内,政府连续出台多条地产调控政策,引导中国楼市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七年的光阴荏苒,经历起步发展、阶段反思、政策调控、资本介入等发展阶段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不断博弈中发展和成熟。这七年,是城市化建设的开疆扩土,是行业发展的跌宕前行,是知名房企的品牌树立,是地产人的锤炼洗礼,也是楼市传媒从成立到壮大的发展历程。

正如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跑一样,伴随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而快速成长起来的专业媒体服务机构――楼市传媒一直坚持着羚羊般的领跑态度,直击地产政策变幻、热议业界焦点话题、评析地产发展脉搏,成为了中国最具权威影响力的地产媒体。

为了回顾总结中国地产的华彩历程,以及表彰七年来引领中国楼市走向的领跑者,值此楼市传媒成立七周年之际,我们将诚邀房地产业界权威专家学者、市场领袖级人物、专业地产机构,共同回颐地产七年发展历程,回首七年行业风云变幻、点评市场沉浮,认真谨慎评选出“楼市七年”系列权威奖项,并将这些领军之师收录于楼市传媒七周年特刊之中,以此彰显楼市辉煌发展七年中“领跑企业”、“领跑人物”、“领跑项目”的非凡风采。

楼市轮回七年之辩

七年弹指一挥间,中国房地产行业走过了政策调控的一个轮回。“房价飙涨”、“楼市股市联动”、“地王频出”等精彩大戏相继上演,利益相关方的博奕和激辩也从未停止。温故而知新,楼市传媒带您一同回望七年间贯穿房地产行业乃至影响到中国绍济的风云之辩……

1 房地对赌,简单的难题

土地成本究竟在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占何比例,看似十分清楚的问题,却始终形成不了共识。工商联刚公布调查结论,称土地成本占旁地产开发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达到58.2%。国土资源部随即回应:地价只占了房价的一小部分,全国平均比例约为23%。

无论赞同何种观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七年来,房价与地价在你追我赶中,共同攀登价格高峰,直至共同遭遇“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地价推高房价,房价拉动地价,两者的对赌不断升级,很难说这是一段不应经历的错误弯路,还是发展中必需面对的阵痛。

2 总理PK总经理,究竟谁说了算?

“究竟是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今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但“两会”刚刚闭幕,北京就在一天内惊现三个地王。央视名嘴白岩松因此发出以上质问。

从某种程度上说,白岩松的感慨正反映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最本质的问题――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需要良性互动,才能共同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七年来,中国房地产不时化身精通“双手互搏”的周伯通,让中国房地产在互搏中跌宕起伏,潮涨潮落。对于任重道远的房地产行业,这并非好事,也不应该是常态。我们需要尽快从根本上厘清政策调控和市场博奕的边界。

3 央企退市,来易来去难去

“来易来,去难去,近十载的楼市游。”一句改编的歌词生动地道出了央企曾经的楼市轨迹。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宣布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78家央企将退出房地产业务,自此,央企开始了漫长的退市之旅。

与央企大张旗鼓的退出相比,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很难清楚地说出央企是什么时候进入房地产市场;民营开发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博奕,会不会因为央企的退出而终止。与行政性的退出指令相比,搭建一个真正公平的竞争平台才是众所期待的长久之策。

4 “两万”之争勾勒商住走势

正在紧密筹备A股上市的万达日前公布了模拟板的一季报。2010年一季度,万达商业地产公司实现房地产合同销售金额约152亿元,超过了万科此前公布的150.9亿元的一季度销售额,也高于中海、恒大、保利、绿城等公司。

“两万”之争的胜负背景,正好契合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的发展走势。过去七年,是住宅地产高歌猛进的黄金周期,万科当然势头更猛。不过现在商业地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万达必然会趁势而上,剑指行业大哥宝座。

5 房价涨跌之争,横看成岭侧成峰

七年来,对房价会不会涨、该不该跌的争论同样从未停止。口水越争越多,房价越涨越高。在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以后,房地产市场又一次陷入了一个涨跌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也是一段政府、开发商、买房人互相博弈的敏感期。谁敢再涨自然会面临城市大多数人愤怒的咆哮和“枪打出头鸟”的结局,可真要房价掉下去确实也有相当难度。城市化、货币政策、供求关系在那儿摆着呢,开发商明明知道未来必然一片光明,再加上相对不缺钱的现实,谁愿意降下身段呢?再说,降多少合适呢,降了就会自然有成交量跟进吗?这也都是未知数。

6 土地“招拍挂”陷入两难

2004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规定同年8月31日后,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以公开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进行。

招拍挂制度实施六年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寻租行为,净化了土地市场,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不但造成大多数土地被少数地产大鳄以天价拿走,甚至被指为房价高涨的直接推手。由此,招拍挂成为众矢之的,陷入了两难境地。

7 永不停止的地产泡沫之争

中国房地产有没有泡沫,有多少泡沫?类似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但往往从不同人嘴里出来的是不同的概念,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

老百姓很难具备专业的知识,大多从房价高低直观判断有无泡沫。专家学者有一堆的量化指标去评估泡沫,但结论一出来勿论对错,就被对号入座,说没泡沫的被批是开发商的马前卒,说有泡沫的被指哗众取宠。而在房地产开发商眼中,房地产行业就像啤酒一样,有泡沫的不一定好喝,没有泡沫的一定不好喝。而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有关指标数据都互相打架,更是很难统一其他各方对泡沫的认知。

一言以概之,房地产泡沫说是纠合了许多盲目的、嫉妒的、正义的、逻辑的、理论的、怨愤的、恶毒的、无聊的、恶作剧的等等大众的情感,已经形成一种公众舆论,以前从未停止争论,今后仍然将一直争论下去。

地产政策“岁岁年年花不同”中国楼市遭遇“七年之痒”

房地产政策对于中国楼市而言,绝对是一把“双刃剑”。自2003年以来的七年时间里,面对房价的上扬――下滑――飞涨,地产政策也随之层出不穷,从抑制房价飞速上涨到鼓励住房消费再到打击房地产投机,政府“接连出拳”调控房地产市场,而中国楼市也在“政策市”和“市场市”的博弈中前行。

毋庸置疑,2010年房产政策的调控力度堪称前所未有,并“准且狠”地点中了国内房地产高烧不退的要害――收紧住房信贷、打击投机性炒房客。而新政实施以来,疯狂的楼市得以压制,使房地产市场进入全新涅期。

未来,政府是否还会继续出台“高压政策”,房价能否回归理性,目前尚无定论。然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历年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中或许可以觅出端倪。为此,楼市传媒特意对2003~2009年以来房产政策进行回顾,并通过评析历年政策出台后的楼市反响,希望以此为业内外人士提供判别楼市走向的分析依据。

2003 中国第一轮牛市下,宏观调控拉响警报

从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起,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明显的标志是福利分房政策取消和金融等行业进入房地产市场,中国楼市也迎来了第一轮牛市的火爆行情。

为了警惕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出现,200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对购买高档商品房、别墅或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商品房的借款人,适当提高首付款比例,不再执行优惠住房利率规定。2003年6月13日,央行下发的“121号文件”规定,对个人购买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住房的应提高首付款比例等。2003年8月底,国务院下发“18号文件”,该文件肯定了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虽局部地区有些问题,但并非全局的问题,并将房地产业定位于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今日楼市》点评:2003年是地产政策频出、持续调整的“播种”年。“121号文件”是中国第一轮房地产牛市启动之后,中央政府第一次采取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措施,表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由支持转为警惕。而“18号文件”的出台,将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改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使“住房供应主体”被大部分的商品房所替代,确立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促使房价在遭遇“非典”期间的蛰伏后,快速企稳并开始上扬。

2004 “8・31”土地大限提高拿地门槛地价上涨剧介上扬

继2003年7月国务院发文严格控制土地供给之后,2004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71号令),严令各地须在当年8月31日前将协议出让土地中的“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否则国土部门有权收回土地,纳入国家土地储备,是为“8・31大限”,此举是中央政府从土地供给上抑制房地产过热的又一举措。

同时,为了分散银行风险及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lO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今日楼市》点评:“8・31”大限之后,经营性用地全面告别协议性出让,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是积极的,既可以让国有资产升值,又对所有的旁地产发展商公平和透明,让原本比较混乱的土地市场的经营态势更加有序,是土地市场走向规范的重要标志。不过,经营性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开发商对于土地的争夺目益激烈,地价因此上涨,房价随之攀升。同时,加息等一系列金融政策的出台,则提高了开发商的融资门槛,增加了开发商的成本,使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本率提高,对房地产商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5 “新老国八条”横空出世

面对2004年中国楼市的“疯狂”上涨曲线,2005年地产政策风暴来袭,意欲将房价走势回归平稳。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老国八条)。紧接着,2005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八条措施(新国八条)加强引导和调控。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

同时,金融政策上亦是新政频出。从2005年3月17日起,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再次上调,这是继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后不到5个月再次上调。此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出台要求,2005年6月1日后,个人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今日楼市》点评:2005年的房产政策重在降温,对平稳房价、抑制投机炒房、稳定房地产市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表明了国家规范土地市场、强化金融监管、平抑房地产泡沫的坚定决心。然而,“新老国八条”、“七部委意见”,以及系列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出台仅使楼市处于短暂观望状态,不久后房价依然恢复了快速增长。

2006 “十三道金牌”调控楼市

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

2006年伊始,全国各地的房价普遍“狂飙”,不少购房者惊呼“房价犹如坐直升飞机”。为了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和谐发展,2006年政府共出台13条地产政策,表明了对房地产市场凋控的决心和力度。

2006年4月27日,央行全面上调各档次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用货币政策来遏制房地产投资;2006年5月24日,“国六条”出台,从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没等方面齐抓,以此理顺房产市场;2006年5月31日,国税总局出台二手房营业税政策;2006年7月26日,108号文强制征收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政府通过金融手段调整房地产市场;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出台限制套型“90/70政策”,实现住宅房型结构比例调整;2006年7月11日,建设部出台121号“外资限炒令”,加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的管理;2006年8月1日,土地新政出台,国土资源部规范对招标拍卖挂牌或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范围进行了细化。

《今日楼市》点评:2006年针对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的问题,政府连续出台13条房地产政策,促使较长一段时间内全国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陷入观望期,但之后房价又出现报复性上涨。

2007 物权法实施、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地产调控多点开花

2007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房地产业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表明了2007年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思路是“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随后,2007年8月7日国务院24号文出台,核心内容在于“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实行,明确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11月30日,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自央行宣布从2007年3月18日起,同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起,2007年全年央行共计6次加息、10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体现了十分强烈的房地产银根紧缩的信号。

《今日楼市》点评:2007年政府的地产调控政策转向“以廉租房为重点”,开始更加重视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的完善,首次明确提出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这意味着房地产业的调控方向的重大变化。同时,2007年内6次加息、10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则表明国家通过金融手段遏制房价上涨、防控房地产投机的意图。

2008 房产政策由紧转松扩大内需保增长成主旋律

2008年是中国楼市最为特殊的一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严重,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年底。为此,自2008年下半年起,地产业连续五年的宏观调控结束。9月16日、10月9日、10月30日、11月26日、12月23日五次降息。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 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紧接着,政府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此后,政府于12月21日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减免营业税,放松二套房贷。

《今日楼市》点评: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楼市出现十年内的最大拐点,上半年楼市持续火爆,下半年量价齐跌市场低迷,对整体宏观经济形成了巨大影响。为此,2008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转向,管理层启动大规模刺激楼市消费政策,对个^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做出了调整,以刺激楼市需求。在宽松的金融政策影响下,2008年11月起楼市成交量开始回升,带动了国内经济转暖。

2009 “国四条”释放信号抑制楼市“持续高烧”

为进一步刺激楼市,2009年年初以来,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将上一轮的紧缩型调控转变为新一轮的扩张型调控。在宽松的地产、金融政策的影响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同时,全国房屋销售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进入2009年下半年,我国楼市出现了过热的现象,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楼市投机明显抬头,这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因此,2009年下半年,银监会开始强调第二套房(及以上)信贷的监管,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随着市场的进~步发展,特别是宏观经济开始好转,房地产信贷调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9年12月14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四条”,通过收紧房地产信贷,特别是二套房贷政策,明确表态政府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今日楼市》点评:在鼓励住房消费及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房地产市场V型反转。从年初的“试探性抄底”,到年中的“放量大涨”,再到年底的“恐慌性抢购”,短短一年间,中国楼市迅速地由低迷转变为亢奋,由萧条转变为繁荣,由“去库存”转变为“挤泡沫”,因而促使“国四条”新政出台,以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白马”“黑马”齐齐上阵七年房企谁领?

自“8・31土地大限”开始,房地产开发的第一要素――“土地”,由以往的“协议出让”改变为“招拍挂”取得,引发了中国楼市的第一轮房企洗牌。

七年间凭借自身优越的产品品质,“龙湖”、“星河湾”、“绿城”等地产企业,成为了杀出楼市重围的“黑马房企”,引领了中国地产“品质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而众多“地王”涌现,房价疯狂上涨,购房^望楼兴叹,最终引发2010每珊出台了前所未有的调控政策,预示着地企业大换血时代来临。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面对如今如此巨大的市场变局,各大房企将何去何从,成为了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话题。为此,楼市传媒将对国内知名地产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战略布局进行回顾和总结,希冀由此“管中窥豹”一探地产企业未来的全新征程。

万科地产 从“住宅产业化”转型为“二八开发模式”

作为中国地产企业的龙头老大,万科自成立以来,就成为全国各大房企争相学习的典范,而“学习万科好榜样”一词的流行,也从一定角度彰显着万科的行业领头羊地位。

“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或许是万科对住宅产业化推广和普及的最大贡献,因为其颠覆的是整个中国房地产界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而正是通过这旬平实易懂的口号,让业界内外包括许多普通老百姓第一次知道了住宅产业化的概念。

自1999年开始,万科就在住宅产业化道路上积极探索。到2007年,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落成,并获批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自此,万科开始了技术成果向实践转化的住宅产业化推广应用进程,一批试点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实施。

在万科的住宅产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莫过于“整合”:万科一方面整合外部机构,合作完成研究、生产、安装、施工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形成集中采购和寻找战略伙伴。这种通过纵向整合上下游企业、横向整合各种技术理念的模式,使万科成为了最大的整合商。

面对2010年连续出台的地产新政,如今万科正在酝酿另一项“大转变”,即进入商业地产。据悉,万科整个商业地产规模将在三年内积累到2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万科持有型物业和销售物业的比例将达到2:8。

对此业内分析,进入商业地产的“后危机”着眼点,实际上是万科对完全依赖规模与速度的单一住宅类项目的逐渐看弱。而进入商业地产后,优质的地产资源将握在万科手中,形成一个“无周期”的长期发展依赖模式。万科将“后危机时代”作为企业发展的着眼点,其全新的拐点实则是“行业大佬”对现实与未来展开的博弈。

万达集团 打通商业与地产之间的“任督二脉”

万达集团是中国商业地产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万达广场是中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目前,万达集团持有收租物业面积700万平方米,是亚洲排名第一的不动产商。同时,万达集团计划到2012年开业80个万达广场,持有收租物业面积1200万平方米,年租金总收入超过80亿元,规模排名全球前四。

万达集团的商业地产发展,充满了创新的色彩。从2001年初刚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万达集团就率先提出了“订单商业地产”,实行“先招商,后开发”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后“招商难”的问题。2005年,万达集团继续大胆创新,在世界上首创了“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集购物中心、高档酒店、住宅、公寓等物业于一体,集购物、消费、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站,受到了地方政府、商户和消费者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万达集团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为了与城市综合体的发展相适应,万达集团建立了商业规划院、商业管理公司、商业地产建设项目公司,并配套建立了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租赁管理等决策制度,从而形成了商业地产的完整产业链和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可以说,创新贯穿了万达集团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是万达集团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推动力。

如今,万达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龙头企业,而其成功主要是商业模式的不断升级,即从第一代单店到第二代复合店卖街铺,再到现在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在各项目开工之前,主力店招商就已基本解决,整个项目70%至80%的租赁面积已经有主。这不仅达成了综合体规模上的城市标志性象征的目的,又解决了产品链和资金链的最优组合和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了打通商业和地产之间的“任督二脉”。

保利地产 火箭式发展模式塑造“奔跑的大象”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保利集团控股子公司,是保利集团房地产业务的主要运作平台之一。公司1992年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2002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6年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改以来,保利地产开始全国化布局,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后,公司发展更令业界瞩目。

从2006年7月底上市的年营收40亿元,到迈入400亿元销售门槛,保利地产只用了三年的时间,这是其他企业远远不及的速度。据相关人士透露,保利地产在2003年开始进入上市孵化期时,净利润不过5000万元左右。“火箭式”发展的保利地产,无疑是证券推动的典范。

在2010年1月召开的新闻会上,保利地产了未来数年的发展规划――“用三年时间再造一个保利地产”,即保利地产将继续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继续扩大资产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期望到2015年成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和领导品牌,用三年时间再造一个保利地产。

由于保利地产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因而被业界形象地称为“奔跑的大象”,而驱动这只大象的就是保利地产独有的融资能力和拿地能力。毋庸置疑,央企的独特地位使得保利对资源的配置能力,无论在土地还是资金的获取上都非一般房企可比。因此,保利地产形成了“当年拿地,当年开工,次年销售”的快销发展模式。

目前,保利地产的主要目标仍是扩大规模、加快周转,持有物业仍以核心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为主,二线城市仍以住宅开发为主。未来,保利地产将继续以普通中高档住宅开发为主,适当增持写字楼、商业地产等经营性物业,使住宅类物业投资与经营性物业投资的比例控制在7:3左右。

绿城集团 做高端物业,营造城市美丽

绿城集团1995年在杭州起步,2000年开始走向全国,2006年在香港上市,2007年开始“十年精品战略”,数十个高端项目在各城市同时开发,自此,虽早在足球界名声鼎沸、却素来低调的绿城集团在中国房地产界名声鹊起,迅速获得“高端物业营造专家”的美誉。

作为一个注重产品主义的企业,绿城集团强调的是产品品质的管理和追求,而在营销手段上略显低调。因此,绿城集团获得了中国地产产品的深加工与精细化雕琢工厂之美誉,不管是建筑规划、立面风格和材料运用,还是它的环境景观和户型设计,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有的甚至做到了极致。目前,绿城集团的住宅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已形成以杭州桂花城为代表的多层公寓系列,以杭州绿园、春江花月为代表的高层公寓系列,以杭州九溪玫瑰园、桃花源为代表的别墅系列,以北京御园为代表的平层官邸系列,以杭州翡翠城为代表的大型社区系列,以温州鹿城广场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系列,同时涉及高星级酒店、写字楼、学校等公建项目的开发。另外,绿城商业地产开发领域将纳入到绿城集团的视角,逐渐加大开发和持有比例。

由于绿城集团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提升到城市内涵的认知层面,而将房地产产品视为承载人类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并达到创造城市的美丽之目的,形成了绿城独特的开发模式――中国人文城市开发模式,这也是绿城品牌的精髓所在。

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未来三年绿城集团的年度销售规模,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至少30%。其中,2010年可销售房源总金额将达到780亿元。按照现在的建设速度去推算,2012年绿城集团可供销售的房源总额或将达到1400亿元。绿城集团希望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房地产企业。

龙湖地产 民企成功上市,细节决定成败

1994年诞生于西南重镇重庆的民营房企――龙湖地产在经过了十余年的积累后,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从地方民企到全国名企,龙湖地产作为西部的榜样企业行走在全国市场,而其成功上市,则表明龙湖地产已经跻身于中国房企第一方阵。

龙湖地产对于细节上的精益求精,成为了龙湖品质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龙湖地产初到北京时,面对北方严寒的天气与地理因素,无法展现西南优美的园林景观时也出现过困惑,但很快龙湖找到了方法,即在北京开辟了4个苗圃基地,解决植被需求。由此,龙湖地产凭借优美的景观环境在京城一炮打晌,其旗下的北京项目也成为了京城高端物业的标杆之作。

历经多年砥砺磨练,龙湖地产于2009年启动上市计划,是其在财务融资领域取得突破的一年。2009年5月,龙湖获发改委批准发行14亿元企业债,此举极大优化了公司的债务结构,并开创了非上市民营房企发债的先河。2009年11月,龙湖地产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并继而行使超额配股权,募集资金总额约77.15亿港元,融资额度及发行定价均创2009年上市内房股之最。

在多元融资渠道及稳健销售回款的双重保障下,龙湖地产于2009年下半年迈出了新一轮全国化发展步伐。随着无锡、沈阳、常州、杭州、青岛等地多块优质土地的获取,龙湖全国业务布局的城市数量增至10个。

而2010年是龙湖地产抓住上市后机遇开展第二轮全国化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长三角、环渤海以及西部等区域多点布局的持续深化,龙湖地产未来的销售收入构成将更富有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龙湖品牌将在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获得更广泛的消费者基础。

绿地集团 多元化发展,朝世界500强企业进军

作为一家总部在上海、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绿地集团在上海多年大型住宅小区建设基础上,通过八年全国化战略,在21个省35个城市投资地产项目,同时涉足商业地产。能源、建筑、金融、汽车服务等产业,多元化产业也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

在绿地集团内部,长期以来以万科作为学习标杆,学习万科的管理、创新和标准化,但在土地获取模式、产品开发结构、商业模式上又显著不同,在营业收入上绿地的多元化营业发展,已经具备超越万科的实力。

绿地集团一直以来是以开发普通住宅为主,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商业地产开发的力度,谋求长期收益。尤其是2005年政府针对住宅市场的调控开始后,绿地集团更加速了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同时,根据绿地集团的全国布局战略,其计划三年进入30~40个城市,重点拓展省会城市,尤其是重点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并将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区作为重中之重。

在全国布局的战略指引下,绿地集团2009年的房地产收入达到360亿元的规模,在房地产行业中位居前五名。目前,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绿地集团形成了“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商业地产、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成长为中国综合性地产领军企业。

绿地集团预计2010年,房地产销售收入在450~500亿元,能源收入300亿元,再加上其他产业收入100~200亿元,集团多元化营收会超过800亿元。由此可见,绿地的产业多元化模式表明了其做大做强的目标。同时,产业间互相支撑,提高了集团整体发展的稳定性,逐渐形成了地产、能源和金融“三产鼎立”的布局。而按照绿地的三年发展目标,计划于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上一篇:全国市场 震荡未定 下一篇:房企压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