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恩怨21种

时间:2022-07-14 12:01:14

个人小毛病类

自从独生子女一代上大学以来,宿舍遇到懒人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懒的表现有多种,比如周末常常赖在床上两天不带下来的;吃饭全要室友带的;从来不协助室友打扫和清理寝室卫生的;衣服攒积了满满一盆也不洗的;有课就让室友帮忙答到的等等。面对这些情况,一般来说寝室成员会有几种结果:拼懒,卫生谁都不做,尤其90后中鲜有劳模型的,一句“凭什么”就能将整个宿舍彻底锁定在脏乱差中;分而治之,自己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坐一起商量,定值日表,用制度解决。一般来说,如果寝室里懒人数量少于勤劳的,懒人会被孤立,而如果懒人数量多,勤劳的人一定会深感孤独愤懑。

把占便宜当成了习惯是这类人的重要表现之一,不管是洗面奶还是洗发水,总要“借”来用用,还非得说成是看看效果好不好;每次用水总是先用别人水壶里的,要是有室友理论,还振振有词:“一壶水才几毛钱,有必要连鸡毛蒜皮的事都算计吗?真抠!”室友们惹不起总躲得起吧,没想到她还会时不时搭上来热情地聊个天,接着不是提议外出吃饭,就是去K个歌high一下。但一到AA的时候,却总是“忘了”带钱。一次两次就算了,但每次都上演同样的戏码,室友们有谁能乐意?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但这在爱贪小便宜的人身上是绝对没有体现的。他们不仅会在自己的洗发露、沐浴液上都会做上小记号,其他日常用品也会藏得特别好。尤其是在得到什么好东西的时候,简直就会像防贼一样防着室友。被占便宜也就忍了,但被怀疑人品,这是谁都不能接受的。对于这种人,孤立她似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实在气不过的时候,室友们也只能互相安慰,感叹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经济的高速发展再加上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的主人公“出关”来到了大学已多年。通常,公主们的生活品质是很高的:嫌寝室里的硬板床太硬,要求家长给买个高级床垫;嫌学校食堂饭菜太难吃,不是让家长给送饭,就是下馆子;出门不管距离多近,都嫌累要打车。如此娇贵的生活,一开始确实让一些家境一般的室友看着眼红,然而时间长了,大家纷纷开始对公主们避而远之。

原来,离开了父母的公主们开始使唤人了。被人服侍惯了,差使起同屋来也毫不含糊,刷厕所、搬东西这些事情是绝对要找人代劳的,就连提书包、换鞋也得有人在一旁帮忙。

最令人受不了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公主总摆着一副高傲的性子,觉得这是大家应该做的,从她嘴里听到“谢谢”两字就不用想了,遇到心情好的时候,公主也会“赏赐”室友们一顿饭,但大家得对她感激涕零才行。天天在“仆人”兼“苦力”的身份下生活,谁能忍得了!久而久之,大家都形成了一种默契:公主殿下太娇贵,我们还是绕道走吧!

现在,不少90后显得老道,在家一副统筹大局的样儿,来寝室后,也保持着这种“管人”的习惯。比如要求室友们不许带饭回寝室吃,不允许在寝室玩游戏等等。

刚开始,单纯的室友们还觉得在失去规则和制度的大学天堂里,能有一个人管自己是一件挺好的事。但时间一久,发现天天有个恼人的声音在耳边打转,实在是太闹心了。而当“事儿妈”管的领域越来越多,甚至连室友谈恋爱都要管的时候,可以想象室友们心里是该有多反感,彼此间的抱怨、吐槽也绝对少不了。

当寝室成员形成了统一意见后,“事儿妈”必定会成为受排挤和被冷落的对象。不管是“我是为你们好”还是“我有经验”,每个人的生活靠自己做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主张,你凭啥为我们做决定呀。再说了,你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人与人的卫生习惯不一样,虽说是生活在同一个宿舍里,朝夕相处、情同家人,但有时候同学们还真得把自己当回“外人儿”,遇上一个特爱干净,稍带洁癖的室友,你若不注意,还真容易出事儿。比如,你大大咧咧地拿起室友的杯子就喝水,有没有注意到室友脸上的微表情;你毫不掩饰对室友新买来衣服的喜爱,着急试穿在自己身上,有没有发现人家早已经不再说话;你下课回来,风风火火地一屁股坐在下铺的床上,是否看到室友一直在埋头整理床单。这些细节其实是在暗示你:别再用我的杯子喝水,别再穿我的衣服,坐我的床了,我嫌脏!如若这些暗示没能成功,那好吧,矛盾就要来了。

宿舍作息时间一定,比如晚十一点熄灯,早上七点出操,在这个时间点之内,大部分同学都呈睡觉状态。早出晚归者能够自觉,像猫咪一样悄无声息的还好,如果旁顾无人,像李逵返家一样叮铃哐啷一气,势必要影响到所有人。舍友中有睡得熟的也还好,如果有人睡觉轻,甚至神经衰弱,与晚归者的矛盾尤甚。“我刚睡下就被你吵醒了!因为你,我一整个晚上没睡好觉!”但是要晚归者从此不晚归么?好像也挺难。

说到晚归,原因很多,晚自习,谈恋爱,做社团活动,参加聚会,对于晚归者,收到舍友受扰的信号或抱怨,若能正面理解并积极想办法解决还好,若时时做他想,就有可能让矛盾升级,比如:“你们是不是嫉妒我有男(女)朋友啊?”“你们是不是嫉妒我是学生会干部啊?”在这种状态下,很难开诚布公地说明问题,反而有可能因为作息时间不一致这个在各个宿舍都有可能发生的极其平常的问题,演化为一个个纠缠不清的个人恩怨,甚至引发悲剧。

娱乐休闲类

宿舍有的几大功能里,除了睡觉休息,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吃,不管是正常饭点的饭盒聚集,还是平时零食小吃的点缀,在感慨中国东西南北地大物博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交流频繁的同时,时不时引发矛盾的,还是差异。“他人之蜜糖,于我之毒药。”单就南北东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饮食口味不同就够说上好几天,广东人心心念念的榴莲等物,吃惯了牛羊肉的西北人难免掩鼻,若有人再嗜好些地方特色之味,其说不清楚的特色气味难免引起一阵侧目。

这还仅是喜好之差异。若有人喜欢买些零食往宿舍一放,也自然而然邀请舍友一起分享了,时间久了经常买的人难免心生嫌隙:“怎么都是我买?没见你买?”不买的同学也理直气壮:“我本来就不爱吃零食,你们买了我就吃一口,干吗我要买你们喜欢吃的东西?”轮到打扫卫生的同学还一肚子气:“怎么一轮到我打扫卫生你就磕瓜子儿?”或者:“你干吗不把吃剩的香蕉皮扔出去?扔在垃圾桶招苍蝇么?”关于吃东西引发的种种小嫌隙,也就这样产生了。

对爱宠物的同学来说,非常不能明白,“为什么舍友竟然不喜欢我养的小动物,它多可爱啊!”要知道,你喜欢的,别人真的真的不一定喜欢哦。而且,宿舍养宠物会带来许多问题,你在家养可能并不觉得是问题,但到了公共集体里,这个问题就要大家来承受了:比如没有经过大家同意养只小兔子,结果小兔子到处串,有的同学为此皮肤过敏怎么办?在宿舍里养只小仓鼠,小仓鼠散发出来的异味别人不能忍受怎么办?

在你决定把宠物带到宿舍的时候,千万要记住宿舍的空间,除了你和你心爱的宠物,还有诸多舍友。你不能让他们没有选择。如果大家集体讨论反对你的小宠物入驻呢?你顿时觉得被孤立了;如果大家谁也不说话,却在你大声赞美你的宠物时流露出嫌恶之情呢?你顿时觉得你受伤害了;明知有这份尴尬,还是早有自知之明的好。当然养宠物这个事情,如果是宿舍集体讨论同意的,问题就不一样了,比如大家一起捡到只流浪猫什么的,纷纷献计献策,出钱出力,那就是集体献爱心事件啦。

爱玩网络游戏者极其容易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忘掉周遭环境,忘掉吃饭,忘掉自我,忘掉时间,用“废寝忘食”形容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忘食还好,无非你自己肚子饿了,对别人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废寝就有问题了。首先,你废寝的时候,你的电脑也跟着一起废寝,幽幽的蓝光普照全寝,加之兴奋时敲击键盘格外用力,难免扰人清梦;若是有两人结伴玩那更相当于灾难,带着耳机互相交流那是什么盛况?以此类推,在大学兴盛过的杀人游戏,三国杀之类都在此列,玩的人百般兴奋,睡的人万种惆怅,各种纠结都在此中。

在男生宿舍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三个人的斗地主,四个人的麻将桌。有的男生宿舍里,甚至夜夜传来的麻将欢歌填满了他们的大学四年。男生们倒没人会因为“是否该打麻将”产生矛盾,却会因为打麻将的结果而产生矛盾。谁谁自摸个大满贯赢了点钱,便会被其他三人唏嘘嘲讽一番,被说成是走了“狗屎运”;而谁给谁点炮了,有时又会被怀疑两人串通一气故意赢钱。更有甚者,自己输了,不想想如何提升技巧,也不会埋怨神一样的对手,却会对站在一旁支招的队友嗤之以鼻,说上好几天,好像没了那队友,他就能飞黄腾达成为拉斯维加斯的赌神一样。

还有因为麻将会产生的矛盾,则是宿舍太吵,哗啦啦的麻将声影响了旁边宿舍同学的复习或者休息,而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一个屋子有人打麻将,周围宿舍的同学都跑过来围观,争相出一些自己认为的“绝世好招儿”。还有人因为彼此对打哪张牌的意见不一而产生口角,不过这些小矛盾往往在本回合结束时就会烟消云散。

公共空间类

男生宿舍里永远无法避免的就是脏乱差,和那一股或浓重、或时隐时现、总之时时萦绕在宿舍上空的脚臭味。若说男生宿舍里有矛盾,因为脏乱差的实属少见,因为多数男生都是不拘小节的豪放一派,即使有个别的“净衣派”,在宿舍这个大熔炉的锤炼下,也逐渐被渲染成了“污衣派”。一般的男生宿舍里,有堆到墙角的充满汗臭味的袜子和球衣,有三个月前没吃完的长白毛的泡面,有满是烟灰的电脑键盘……许多不明物体共同组成了一个脏乱差的男生宿舍,在这个环境下,那些爱学习、爱干净、生活规律的男生就成了异类。

我一位建筑系的同学,辛辛苦苦用了一个月搭建的建筑模型,小心翼翼地带回寝室放到桌上,第二天要拿去参加比赛,而转身回来,模型被马虎的室友给撞翻到了桌下的垃圾桶里,摔得细碎,参加比赛算是彻底泡了汤。那男生与室友打了激烈的一架,别人认为他小题大做,他自己却愤怒和伤心一个月的心血付之东流。从此,两人虽过后和好,但也总有了隔阂。

大家抢座机用,这是多年前的矛盾了,现在基本人手一部手机,占用座机的矛盾基本没有,但是打扰别人的问题依然存在,各种电话粥依然煲着:跟爸妈、跟男女朋友、跟家乡老友、甚至追求者……其实跟亲朋好友多聊天多沟通这是好事儿,偶尔煲电话粥舍友也是能理解的,但是每天视旁人为空气嬉笑畅聊至深夜,自己乐在其中,让室友无法入眠这就是宿舍大忌了。

大多数宿舍空间小,人多,每一寸空间都是宝,在家随意惯了的90后可能不会想到,随处放点东西还会出问题,可因为空间引起的矛盾确实存在着。生活用品巨多、做活动的物品放在宿舍、没有空间概念乱放东西,总之各种挤占他人空间的情况不断出现。其实一次两次大家可能不介意,但如果习惯性地觉得整个宿舍都是自己的,会让被占了地盘的人感觉不被尊重,就像邻国频频试图侵犯领土,让人忍无可忍,很可能爆发矛盾。

宿舍购置家当:空调、电视机、电扇、洗衣机、饮水机、吹风机等等,总之,大家觉得不用人手必备,全宿舍可共用一个,学校又不提供的东西都可以合伙购买。购置家当过程中,可能宿舍几个人中,有的人认为要添的家当自己用不到或者不喜欢用,不愿意分摊费用,也可能认为一些娱乐设施买来会影响到室内安静等等,即使意见一致买来了,使用中也可能有小矛盾。其实,合伙添置家当不仅仅是买一样东西舍友之间共用,某种程度上也是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也不纯粹是费财费力,应该尽量配合,尊重大家的选择。一口回绝会伤了舍友们的兴致,给大家不合群的印象,即使因为个人的情况确实不能参与,还是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勉强参与自己却耿耿于怀,反倒容易引发矛盾。

意外事件类

生活在集体宿舍里,丢东西对于受害者还是旁人来说都是件麻烦事儿。丢个洗脸盆、洗衣粉、香皂等小玩意的还好说,这多半是因为咱把东西搁的不是地方才丢的。可是如果是你晾晒的衣服或鞋子丢了,就会多少有些愤怒了吧?更别说再丢些贵重物品,比如笔记本、手机、钱等。面对宿舍丢东西,怎么办?如果你坚持原则,非要查个水落石出,那一个不小心就会在宿舍里同大家撕破脸皮,有可能搞得人人自危,相互猜忌,整个宿舍关系都会彻底毁灭。可是如果你不声张的话,不但丢东西的人心里委屈,难得补偿,甚至还会助长了“坏人”的嚣张气焰。如果是惯犯所为,那就更是纵容犯罪了。总之,丢东西后说不说,丢了什么说,丢了什么不说,什么时候说,这里头还真有点麻烦。

误会是宿舍生活中的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心思细腻、敏感脆弱的女生宿舍里。“她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那么大声拍桌子……”“我说这话是不是让她多想了?我可真不是在说她……”“我一回来,他们就不说话了,肯定在说我……”诸如此类的种种猜忌和抱怨,在很多时候根本都是些靠不上边的事儿,但是却在女生的小世界里生根发芽,并且开毒花,结恶果了。因为误会,室友之间可能会暗自较劲,相互不爽;因为误会,好话里总透着一股子邪气儿;因为误会,微笑里还会透出谄媚和讥讽。误会误会着,恩怨仇恨也就算结下了。

这绝对是引发宿舍战争的重要导火线之一。虽说趁室友周末回家,偶尔带自己的朋友来寝室过夜无可厚非,但毕竟要借别人的床,所以提前沟通和告知是必要的功课。一般来说有三种做法:先征求室友同意,然后换上自己的床单被罩,这是上策;征得室友同意后,直接睡对方的床,这是中策,还有另一种比较极品的,既不打招呼也不换床单,直接招呼朋友睡觉,室友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床铺被动过还觉得没多大事。

要是运气好碰到粗线条好商量的室友,或许就算了,但要遇到有洁癖或爱干净的,那必定少不了有一场战争。带外人来寝室,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烦恼,同样还会给其他室友带来麻烦。特别是一些内向、保守的室友,觉得寝室多个陌生人换个衣服、说话、做事什么的都会不方便,心里难免有所不满,极有可能从此埋下战争的隐患。

各种差异类

天南海北的同学聚在同一个宿舍,难免会有人普通话讲不好,方言味重一些。这时,往往会有一两个“活泼”、“好学”的家伙跟着室友学上几句:“我想喝牛(liu)奶(lai)。” “崽儿列”(怎么了)“都快列”(就快了)…… 模仿之后,大家会一笑而过,但对于被模仿者而言,带来的却可能是不好意思、脸红、甚至是自卑和恼怒,脾气火爆点的大打出手都不是稀罕事。从此,说话带方言的人不敢在大家面前讲话了,学人家说方言的人也不再“活泼”、“好学”了。

宿舍里六个姐妹,来自不同地域,三个南方人三个北方人,经常会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矛盾。首先,北京的冬天风大干冷,东北的两个姑娘受不了这种冷风,每天都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而习惯了南方湿冷的两个同学,又觉得待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很热,于是总在大冬天开窗。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刚有人把窗户打开,就有人过去气鼓鼓地“咣”一声把窗户合上,不过一会儿又有人去开窗,然后就会又有人把窗户关上,反复如此,虽然表面上不便有争吵,但吃亏的终究是那扇在大二就报废的窗户。

更恐怖的是,常存在两位相差180度的“极品”。一个细致内敛,心思细密;一个不拘小节,大大咧咧,而这样的两个人会衍生出更多的矛盾,比如不拘小节的那个把垃圾随意丢在地上,等着攒成一堆后一起收拾,而细致的那个有洁癖,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而又傲气地不愿开口指出来,于是只会在背后跟别人议论室友的“不良行为”,却不曾想过自己拿起扫把帮她打扫一下。还有的同学睡觉轻,而有人动静大,于是总会把已经躺在床上的同学从睡梦中惊醒,引起新一轮的抱怨和抛白眼。

在宿舍里,同学们最先注意到对方的,不是优点,而是缺点,嘲笑某人口音、某种身体缺陷、某种特定的走路姿势、某个小动作、某个特别的生活习惯等等……这些玩笑,偶尔一两次,遇到大方的舍友可能不会跟你急,但是你千万别以为人家真的不介意,可以一路这么开玩笑下去。女生反目,男生动手打架都还算好的,要是碰上个记仇的,这几年的室友情分算是百搭了。因为开别人玩笑的人一般自我优越感比较强,也许说了就完了,并不放在心上,但往往被开玩笑的人正因为有一些短处,比较敏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可能因为小小的玩笑结下了仇,碰上内向的憋在心里不说,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跟人结怨了。很多人喜欢开玩笑 “自己高兴,万事大吉”,不懂得理解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想到还有自尊和底线这回事,所以矛盾才会这样在谈笑间产生。

抱小团体的现象,应该在每个女生宿舍里都有,彼此之间,没有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大度,倒是多了一分“她不好,我们不要跟她玩”的默契。能形成“抱团”现象的原因太多了,可能A一句无心的话,就让B起了误会,然后B各种添油加醋一番,告诉C,C无比同情支持B,于是B和C抱团了,再也不理A,A很诧异也很生气,于是抓来D抱成小团体。好好的一个集体,因为一句误会,而被硬生生分成了两半。

回过头看来,如果B能够在当时就把心中的不满和疑惑说出来,或者几个人坐下来,打开心扉,好好谈一谈,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但似乎没有哪个女生宿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有些小团体抱得不是那么明显,也会互相帮助打饭,一起去上课,表面上和和气气,内心里却永远有着如同彼此挂在床上的帷帐一般的隔阂,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硬生生地划出属于自己的领地。

这种现象最直观的表现便是,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吃饭的室友,在某一天没有去上课,其他几个人竟然都没有发现!直到点名未到或者上课的人吃完晚饭回到宿舍看到帷帐后的身影时才会惊讶地说一句:“哎呀你竟然没去上课?”由此便可得出,这不被关注的一个定是宿舍里的“异类”,被那个心知肚明的小团体隔在了千里之外。我一直认为,维持宿舍和谐的并不是感情,而是身在集体中的秩序和规则,如今却在思考:这“抱小团体”的默契,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上一篇:毕业第一份工 下一篇:化敌为友N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