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时间:2022-07-13 11:58:21

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摘 要】绩效评估对企业很重要,对政府而言,绩效评估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对提高政府绩效,改善政府的形象和监督政府行为都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的研究,指出武威市县级政府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绩效评估缺乏制度基础,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规范性不够,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等等。对于这些不足,笔者通过联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了完善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的对策,如增强评估体系构建的制度化,建立专业化的绩效评估机构和工作团队,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等等,以提高评估效率。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对策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绩效评估最初用于企业管理,后来又广泛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i政府绩效,主要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业绩和效率,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实现其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基本体现。国内有学者将政府绩效分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和社会绩效等方面。其中,经济绩效是绩效体系的主要内涵和外在表现,社会绩效是绩效体系的价值目标,政治绩效是政府绩效体系的中枢和核心。ii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通过采用科学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对特定时期内政府部门的行政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它是政府实绩绩效管理的有力工具。iii具体的说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及各种职能部门在履行其管理行为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结果与绩效目标相比较,并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从而对政府组织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它以绩效为本,追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沟通的广泛运用,追求顾客通过公共责任机制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直接控制,追求政府行政管理对立法机构负责和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统一。iv

二、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武威市开展了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活动。目前,政府绩效评估对武威市政府管理、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1993年,武威地区行署就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从2001年起,武威市制定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在政府绩效评估中,逐步增加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考核指标,适当降低了对GDP等经济指标的权重。社会保障指标、体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目标和就业与再就业等也转化成具体指标列入县区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但总体而言,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工业增长等经济指标目标仍占据主要位置。2007年,武威市全面修订了原来的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对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程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目前,从评估机制,评估内容,评估流程和评估结果看,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现状如下:

一是在评估体制上,尽管仍然实行“政府主持――公众参与”的模式,但建立了政府自我评估、上级评估、同级评估、下级评估和社会公众评估相结合机制,让考核评估对象的上级领导、同级部门和社会公众参与到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中,初步实现了评估主体的多元化、立体化,评估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二是在评估内容上,改变了传统地一味强调经济发展,开始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体现公共职能的社会管理服务改进。如在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为民办实事工程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指标,体现政府公共职能的指标、科学发展的指标明显增多,尤其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得到凸现。三是在考评程序上,增加了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环节, 在评估方法上,采用定性与定最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四是在评估结果运用上,将绩效评估的结果及时向评估对象进行反馈,并更注重结果的运用,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评估对象进行奖励惩处,强化评估的激励作用,使绩效评估成为推动政府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主要力量。

从武威市绩效评估的现状看,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促进当地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在加强政府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自我完善,应该说代表了新公共管理发展的前景。同时,也可以看出,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活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绩效评估缺乏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

武威市自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以来,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环境。评估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估,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对其进行保障,从而导致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在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全面地推进,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很大,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有时甚至流于形式。

(二)政府绩效评估组织主体的权威性和规范性不够

英国的地方政府内部设有一个3-5人的常设部门,专门负责搜集、研究、处理、与服务和绩效有关的信息,编制“最优价值绩效指标”和“全面绩效评估”等考核体系所需要的文件,为议会内阁和首席执行官改善政府服务和绩效表现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v而武威市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主要由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临时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与评估,并没有专职的独立的常设机构。这种评估组织主体设置的“随意性、非专业性和不独立性”,往往减弱了政府绩效评估活动的规范性,降低了权威性。

(三)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核心环节,一方面,它是政府行为的导航仪,绩效指标决定县级政府管理活动和行政行为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绩效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整个政府绩效评估的可行性和最终效果。vi从县级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责来看,县级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突出人居环境改善情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情况、维护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有序发展,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等方面的内容。vii然而,长期以来,武威市对县级政府绩效的考核评估指标只突出GDP等经济指标,尽管在短期内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但也导致政府职能的非正常化,迫使政府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这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干预微观经济的基本准则,长期下来也就导致了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近几年,虽然武威市对绩效评估指标逐步进行了完善,增加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指标,但仍然存在偏重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的太多的缺陷。

四、完善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的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现状,我认为目前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一)实现评估体系构建的法制化和制度化

法制化和制度化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保障。国外政府都以法律的形式推进政府部门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法制化,对于维护评估工作的权威性、评估工作的连续性和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有利于改变低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增强行政体制的活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还未走上规范化、法制化之前,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出台相关的指示,对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方式、流程等做出明确规定,使评估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政府绩效评估在政府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机构在政府管理中的权威性,保证绩效评估的信息真实有效和准确传递,提高绩效评估的公开透明度,促进政府改善管理。viii

(二)建立专业化的绩效评估机构和工作队伍

绩效评估的整体效果直接由评估机构职能的发挥程度和评估队伍的能力素质决定。为此,为提高绩效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立专门的政府绩效评估评估机构和专业化的评估工作队伍很有必要。首先,要建立专门的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机构,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工作机构的独立性。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成功经验表明,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首先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和专业评估机构的建立。评估机构承担着考核绩效、评估绩效、监督绩效的作用,在政府绩效评估的活动中充当主体。其次,要建立专业化的评估工作队伍,以增强绩效评估的科学性,进而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社会认可程度。从评估实践看,县级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专门的管理人才极度缺乏,应该加强培训,注重建设。

(三)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深化县级政府管理改革的需要。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有利于改变低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增强行政体制的活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能。武威市县级政府现有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也呼吁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现有的绩效评估体系不仅过分看重经济社会发展中总量指标,而且还没有量化政府工作的效果的可操作性。很难公正客观地反映县级政府部门的绩效我国各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这也要求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人民的民主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些都要求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注释:

i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

ii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273.

iii 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8.

iv陈国锋.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22.

v周志忍.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英国的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新视野,1995(5).

vi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5.

vii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12.

viii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3.p312

【参考文献】

[1]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

[3]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国锋.武威市县级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

[5]周志忍.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英国的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新视野,1995(5).

[6]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12.

[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彭国甫.对政府绩效评估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0]刘文玉.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为例[J].发展,2005(12):182.

[11]胡宁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2]方振邦.绩效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刘春航.跨国公司战略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M].中信出版社,2009.

上一篇: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汉隐喻翻译策略 下一篇:以昆曲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