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商业秘密

时间:2022-07-13 11:11:43

尴尬的商业秘密

在中国已进入商业谍战高发期的现实下,企业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商业秘密不被盗取已成为需要提升到战略高度的紧迫问题。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商业秘密是层不可捅破的纱。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保护商业秘密的责任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自身。而《徽商》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高管甚至不愿公开谈论保密的问题:一、行行都有“潜规则”,生怕哪句话不小心殃及自身。二、不知从何谈起,缺乏起码的保密机制和常识。

据相关统计,中国商业秘密案件中有60%与人才跳槽有关,80%以上的商业秘密外流案件是由内部员1二引起。采访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是:在中国已进入商业谍战高发期的现实参照下,企业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盗取已成为需要提升到战略高度的紧迫问题。瞠目的数字

“这个问题我不方便谈,不要说采访过我。”

这是《徽商》记者在采访某企业总经理,询问企业如何保护商业秘密时得到的回答。这在记者的采访中并非个案。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企业管理者都对“商业秘密”这个词讳莫如深。

无独有偶,这份“尴尬”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王怀庆也曾遇到。在对合肥市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240家企业(大多为高新企业)发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调查问卷后,仅收回90份,占38%,不到总数的四成。

“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不会给企业带来眼前的直接经济效益,相反还要支付一定的管理成本,所以不少企业的高管对此并不重视。这也导致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的定位模糊不清,存在管理真空或者几个部门共管的局面。”讲到这,王怀庆不无遗憾。

在收到的90份问卷形成的《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报告》(下文简称“《调查报告》”)中,企业每年在知识产权部门建设或人员引进及培养上的投人大于等于100万元的只有l家,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有10家,在10万元至50万元的有34家,10万元以下的30家,没有投入的有3家,未填的12家。

更让人瞠目的是另外一组数据,47家企业认为“社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漠”是现阶段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最突出的问题。38家企业认为“内部员工跳槽侵权或自立门户侵权”是导致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和商业机密泄露的罪魁祸首,另有34家企业将主要原因归结为“竞争对手间知识产权侵犯”,另有18家选择的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不够”。

员工跳槽或自立门户、竞争对手互挖墙脚、没有建立起合适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如何管理好企业的知识产权特别是商业秘密,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及业务员离职后将原单位的商业秘密带走,并利用原单位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再与原单位竞争,导致市场的无序性,在司法实践中也有所反映。”王怀庆告诉记者。

昔日员工反成敌人

什么是商业秘密?原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以及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都属于商业秘密范畴。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秘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业秘密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安徽徽商律师事务所主任吴正林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商业秘密看似“无形”,在关键时刻却掌握着攸关企业生死的实质作用。

眼下,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核心人员离职,转身成为竞争对手,已引起企业的广泛关注。据相关统计,中国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有60%与人才跳槽有关,80%以上的商业秘密外流案件是由内部员工引起。

《调查报告》显示,安徽某汽车公司的研发人员过千人。占总数的28.2%,某电器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为300人,占总数的6.4%,而相同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研发人员只有数人至几十人不等,存在大型企业研发人员向中小型企业流动的现象。而据不完全统计,安徽某种业公司在近十年的员工流动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该公司被业内称为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

只是,这种意义上的人员流动造成的“黄埔军校”,难免让人担心企业的商业秘密也会随之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流动”。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徽商》,据他所知,某制造企业的研发主管离职后带走了核心技术,并试图带走公司的部分技术主力。作为跳槽的资本,接收他们的企业允诺他凭借技术占三成股份。

此外,除了员工流动造成的泄密之外,企业往往会因为某些行为自我泄密。

“无论在何地,可口可乐都不会申请配方专利,因为申请配方专利是以公开配方为代价来寻求法律保护,一旦配方公开,原本是商业秘密的配方就成了‘公开的秘密’,成为模仿或者被仿冒的对象,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据王怀庆介绍,在此次问卷v调查中,90家企业共拥有专利1231件,获奖专利共91件。企业技术成果中有的适合以专利保护,有的可以通过软件著作权保护,有的适合以商业秘密保护,有的可以部分申报专利,而核心技术以商业秘密保护,不必申请专利。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将申请专利作为“头衔”、“资本”,将原本不应申请专利的商业秘密(如配方、生产流程、技术诀窍等)申请了专利,直接导致企业核心技术泄密。

保密应上升到战略地位

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有价值的商业情报或技术手段,这种手段固然令人不齿,但是在现实中,盗窃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在少数。曾经轰动一时的力拓间谍案、富士康与比亚迪持续多年的商业诉讼无不反映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的复杂。

“通常有关商业秘密的案件很难审理,因为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细节非常琐碎,关键是对于商业秘密本身就很难定义,取证非常困难。”王怀庆建议,企业要管理好商业秘密,应把保护商业秘密上升到企业的战略位置,最好成立相关的部门或委托专业人士对企业的商业秘密进行监管。

合肥全球音谷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总裁秦杰在接受《徽商》采访时说,企业主要采取三招来防止商业秘密“被泄露”。

“一是人防,将每一项技术拆分,分别交给不用的研究人员,等到技术成熟需要组装时,由知识产权人亲自来合成;二是技防,在产品版权上加上音频水印,盗版者难以模仿,万一被模仿也可以方便查到;三是法律维权,通过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等。”

针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吴正林也从法律角度给出了建议: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部分需要在合同中清楚地标注出来,对关键的核心岗位人员要单独签署保守秘密的协议。

“据我所知,很多企业会通过特定的监控方式去管理企业秘密,如果员工离职,会提前对该员工的执行权进行约束。对重要的资料会按密级进行分类的保护。这些都是实际可操作的方式。”

然而现实是,由于部分企业的保密意识、机制和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失,即使员工在离职将商业秘密带走,也往往会因为缺少实质的解决方案而不得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上述《调查报告》中,有18家企业在“企业是否与高管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一栏填写的回答为“否”,3家未填,占被调查企业的23.3%。

据了解,在跨国公司任职,如若跳槽,三年内不得在同业任职,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职场游戏规则。在部分关键岗位上,企业会与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以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硬币的另一面是,竞业禁止协议限制了离职人员的择业自由,事实上损害了其未来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对离职人员进行经济补偿。但是现实中,这种离职保密补偿几乎为零。

采访中,不管是法律界人士还是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事实: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需要提升到战略层面去考量,需要建立有效的商业屏蔽及保护机制。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这样做的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即使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会因为资金、技术手段等因素无力顾及商业秘密的管理与保护。

当商业秘密已成为悬在企业发展之上的“达摩克斯之剑”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关注。

上一篇:为何美国没有“电荒” 下一篇:一个商人私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