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时间:2022-07-13 07:00:29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新课改赋予广大历史教师新的使命,对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的教师一般素质,即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历史学科能力。历史教师还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1.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教育技术

历史教师天天面对过去,但历史教学却十分忌讳古板。惟有求新求活,历史教学才能给学生以愉悦,给学生以启迪,方显无限生机。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教师就必须用现代教育思想统领历史教学,用现代教育方式实施历史教学。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历史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吸纳新的教育思想,实现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根本性转变。走出重结论、轻过程、一味死记硬背的历史教学死胡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责任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还历史教学以本来面目。在平时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人性养育的圣殿。在教学方式方面,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一言堂”为师生“群言堂”,多与学生交流,多给学生参与搜集、整理材料的机会和参与讨论、阐述个人见解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达到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境界。

2.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历史课讲授内容的过去性、具体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历史课追求的目标应是让学生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有所思、有所为。准确、简洁、通俗、生动是对历史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准确包括发音准确,用词严谨,概念确切,判断和推理合乎逻辑。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简明精炼,力求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语言艺术的至高境界,历史教师只有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述清楚,才能显示其深厚的专业功底。讲理应形象生动,记人则栩栩如生,叙事则历历在目,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以说,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当然,优美的语言艺术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长期磨练、反复实践才能有较深的造诣。

3.必须具有全新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也影响认识活动的效率,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炽热的爱心。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体现自己的情感,用一种积极的情感去感化和激励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是教师必备的情感素质,教师真挚的爱会燃起学生心灵的火花,鼓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要用特殊的爱去帮助学生、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想象,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师生融为一体,教学互助,相得益彰,建立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

总之,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十二中

上一篇:玩转信息技术课堂 下一篇:历史的学习离不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