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木材检验工作中林学基础的应用

时间:2022-07-13 05:48:04

谈木材检验工作中林学基础的应用

摘要:木材检验是当前森工企业中检验木材质量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着森工企业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加强和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当前森工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前提基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林区工作经验总结当前木材检验在林雪中的影响与应用,为木材检验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林学理论;提高水平;木材检验工作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逐步的减少,造成生态的破坏。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各种环境问题逐步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形之下,实现木材检验工作是提高当前森林使用效率和木材资源使用过程的前提基础。是在当前森林资源匮乏的前提下提出的检查标准。目前有部分木材检验人员仍沿袭着过去的观念,以为当前的木材检验员还是过去那种只是用来查数和在记账的人员,这使得当前的检验人员在木材的利用过程中没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当前的检验过程中是一个综合林学基础为前提的信心理念和技术过程。是以当前先进的技术为指导,林学为基础的主要检验手段和方法。

1、木材检验原理

传统的木材检验随着当前各种环境因素和社会发展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以林业为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指导的新型木材检验手段逐步的应用在当前的木材检验过程中。这种方法是通过对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基础理论为主要的检验方式和标准进行对数学造林和树干的解析和分析过程,其在长期的检查过程中逐步总结出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等多个系统的林学概念和理论知识。通过提高当前林业管理过程中各种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知识来增加其检验过程中的方法,改变其传统观念,进而通过林学基础理论在木材检验中的应用来提高自身的木材检验水平。木材检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贯穿于当前木材生产经营的整个完整过程。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几乎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由此可见,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相当重要的。

2、充分掌握测树学造材理论基础,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测树学造材理论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讲授如何合理造材来获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足够的测树学造材理论支撑,才能够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才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例如:原条量材设计是木材生产过程中,继打枝后的第一道工序,把每根原条设计成若于段原木产品,而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每段原木的质量与价值。合理的量材设计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如果量材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木材产品在质量和产值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坏材带好材,长材短造,优材劣造,致使原木质量下降,浪费森林资源。又例如合理造材中的“三先三后”即优先设计先造特级原木,后造加工用原木;先造长材,后造短材;先造优质材,后造劣质材。“三要三杜绝”,即要量材造材,杜绝粗制滥造;要量尺标准准确,杜绝超长短尺;要材尽其用,杜绝浪费木材。还要摸索和总结本地区原条病腐规律。

3、充分掌握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基础,提高合理规划水平

树干解析是整个林学科研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本材检验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林学理论之一。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是摆在我们榆验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如何提高原条出材率上做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对各林场所的木材按林层、树种和胸径进行抽样调查,对伐倒后原条的具体情况进行树干解析,根据具体的林分材种结构规律,充分考虑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坚持优先设计选造较珍贵材种,即出口材、特级材、特选材;优先设计选造较珍贵树种,即水曲柳、红松、榆木;优先选造优质材种,即胶合板材、加工用材的原则。实施对原条优良部分优材优用,对梢头木、枝丫和劈裂部分,凡有价值、符合木材标准要求的都要造材利用。在保证提高造材出材率的前提下,考虑市场畅销且售价高的树材种,使两者之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有限的森林资源充分利用,做到材尽其用。

4、充分掌握森林计测学、测树学中树木计测理论,最大化减少木材检验误差

在传统的粗放型检尺工作中,我们往往并不注重计测方法、计测误差等理论。但如果想要提高木材检验水平,就必须充分学习森林计测学和测树学中的树木计测理论,把住伐区木材检验关。在伐区木材检验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木材标准,要特别注意原木不规则断面的径级以及弯曲、内腐、外腐等常见问题的判断与检查,做好归楞描号工作,达不到标准的木材一律不准下山。对归楞装车木材检尺要严格控制,装车时检验员要装一根检一根。要充分借鉴伐倒木测定中的各种误差处理方式,对误差的处理要科学合理。如果没有森林计测学作为基础的话,就无从谈起误差的处理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木材检验人员,学握足够的森林计测学理论是基本的要求。

5、充分掌握森林经理学中木材标准理论,为降耗节省资源做贡献

森林经理学中的木材标准是重要的林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重要的依据,木材检验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认真学习木材标准,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执行限额采伐的强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木材检验标准的各项细则,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和有关法规文件,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森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6、利用林分生长模型理论中的节子剖析技术来深入了解节子

林分生长模型理论是林学理论当中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其中,关于节子生长的部分和木材检验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林分生长模型理论也是一名合格木材检验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林学基础理论。节子是最重要的木材缺陷之一,也是现代术材检验技术中的重中之重。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木材表面的美观和加工性质,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强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承重结构所用木材的分等,与节子尺寸的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节子影响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术材的用途等而定。传统意义上的木材检验技术,一般是被动地去检验节子,很少研究节子的生长规律。现代木材检验技术对木材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总结

随着当前各种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制度和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木材检验人员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可以使得其在工作过程中发挥木材最大的经济价值,提高木材的使用率,降低森林的砍伐,为当期环境保护和国名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打下基础。

上一篇:用友财务软件的应用体会与问题分析 下一篇:控制给排水工程预算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