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边地区双语现象的转型以及原因

时间:2022-07-13 05:28:46

关于延边地区双语现象的转型以及原因

第一章 延边地区社会现状分析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区。这里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大部分来自朝鲜咸镜北道。延边虽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但州内汉族人口多于朝鲜族,汉族人口主要来自山东等省份。〈1〉 1.1 教育现状 进入21世纪,朝鲜族

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民族教育体制、模式和观念,正在与信息化、城市化、产业化、市场化时代所需要的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冲突。通过教育来传播、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宏观工程和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如何科学合理地协调两者的关系是朝鲜族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1.2民族文化

为传承和弘扬朝鲜族特色文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年来积淀了展现民族特色的文化,而且不断加强本民族文化建设,全力打造文化精品。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曾经被人们所赞叹的一些朝鲜族文化正在消失。再加上,人口不断减少、在与汉族长期共融的情况下,“汉化”的朝鲜族非常多。〈2〉

延边地区朝汉两个民族因为长期和睦相处,所以在生活方式上,语言上都受到了彼此的影响,这可以说是延边地区的一大特色。

1.3 韩流冲击

近年来受韩流文化的侵袭,人们对本国文化的重视度逐渐减少。韩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汹涌而来,将韩国的文化渗透到了如今的中国文化中。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韩流”这两个汉字频频出现在韩国的媒体上。一些报刊甚至刊登连载文章,介绍“韩流”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流行情况,并且认为“韩国经济的出路就在韩流之中”。“韩流”现象已经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韩国政府最近表示,要借“韩流”现象更多更广泛地进军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使“韩流”成为促进出口的桥梁。〈3〉

第二章 延边地区双语现象转型的原因

2.1 外部因素

随着出国热的盛行,延边地区大多数朝鲜族都上韩国打工,教师也不例外。教师们的心态极不稳定。延边地区朝鲜族学校教师的工资一般为1000左右,而上韩国打工比在延边当教员收入要高得多,因此很多教师抵不过这个诱惑而抛下心爱的职业出国打工。在岗的教师往往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人留不住心。在珲春、汪清、龙井、和龙、延吉等五个县市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对“您是否愿意一辈子在学校工作?”这一问题中,有46%的教师选择了“有条件就离开”这一项。〈7〉

中国和韩国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始终保持着迅猛发展的势头。经贸合作不仅给两国带来了共同利益,也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随着中韩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外汉韩双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不仅韩国人非常重视汉语的学习,而且许多中国人也开始学习韩语。〈4〉

2.2 内部因素

延边地区的朝、汉两个民族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取长补短,彼此之间一直保持着和睦的关系。这促使朝鲜族与汉族在文化上、语言上相互学习和效仿。

朝鲜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朝鲜族教育事业做得非常好,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中文盲率最低,平均文化水平最高的民族之一。朝鲜族每一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比全国比率高3.3倍,比少数民族比率高出5倍。

延边地区的汉族有一小部分人,而选择朝鲜族学校就读。下面是延吉市某一朝鲜族小学中汉族学生的数据。该校四年级一共有5个班,每个班级至少有3~4名汉族学生,多则7~8名,全年级平均比例为14.6%。这表明延边地区双语现象的新动向,延边地区一些汉族学生放弃本民族的学校,而选择朝鲜族学校就读。

第三章 对策与思考

3.1加强学校教育

近年来延边地区朝鲜族学校的教学质量下降趋势明显,人才优势不复存在。过去朝鲜族民族教育一直以高度普及和高质量闻名于全国。但是,近几年随着朝鲜族学校萎缩,教师素质降低,教学质量下降等原因,无法培养全面的朝鲜族双语人才。学生家长最看重的无疑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如今延边地区朝鲜族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不如汉族学校。教学质量下降了,学生们的升学率就跟着下降。为此,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5〉

3.2 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

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教育理念。传统的民族教育观念已不再适应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应该打破陈旧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要增强教育投入,稳定 朝鲜族学校的师资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育管理部门应着力教师的培养,例如采取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们的综合素质,促使教师们成为学生们的楷模。还可以为教师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倾斜与照顾,以此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等。这样会适当的减少教师外流的现象,稳定教师们的心态。

3.3 民众观念

朝鲜族社会全体成员要把朝鲜族民族教育当成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来加以重视。朝鲜族全体成员必须从自己做起,积极关心民族教育。应该把子女送入朝鲜族学校学习,以次让子女对本民族文化更加了解和产生浓厚的兴趣。朝鲜族进入汉族学校学习汉语水平可能会高一些,但同时也可能完全“汉化”,忘掉朝鲜族的民族语言和文化。〈6〉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无疑是朝鲜族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最需要的,也是特有的优势,丢失这些宝贵的东西将得不偿失。

3.4 家庭内合理引导

家庭内的合理引导十分重要,父母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孩子的言行,父母应该为孩子做个榜样。父母要使用标准的朝鲜语,以此保证家庭内有很好的朝鲜语环境。

如今的很多年轻人都不使用或不太会说朝鲜语的敬语,因此在家庭内经常使用朝鲜语既能让子女学会敬语,还让子女学会文明的礼节,可以说是一举两得。〈7〉

参考文献:

[1] 蔡美花.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东疆学刊.2004-10,21(4)

[2] 曹秀玲、郑晶.延边中小学生非母语择校调查及相关思考.延边大学学报.2008(3 )

[3]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

上一篇:关于刑讯逼供原因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易科制——罚金刑执行难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