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与优化措施

时间:2022-07-13 01:29:40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与优化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行业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在分析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从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体系改革、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青年教师实践经验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并提出了有关改革实例。

关键词: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综合素质 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238-02

由教育部、安监总局、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增加学生到煤炭企业实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十二五”时期,煤炭工业加快发展重要时期,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走出去”等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加快和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的深刻变革,对煤炭行业人才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煤炭人才是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采矿工程专业肩负着培养煤炭人才的艰巨任务。该专业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属于艰苦专业。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煤炭行业发展形势的需要,需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情况

1.多个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成功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1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高校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时应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获得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高校对实施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各自的培养模式。

2.各高校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近年来各高校采矿工程专业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比如重庆大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组建了虚拟矿井实验室,模拟了开拓过程和巷道布置方式,使学生通过模拟现实,掌握专业知识,并通过感官认识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加科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动脑的习惯。实施实物组件式教学模型,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物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河北工程大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同步进行建设,其中采矿实训基地由校企共同建设。在实训基地装备了一个长30米左右的采煤工作面,并安设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制作了各种模型,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参观学习,这些模型还可以为机电、安全等专业进行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此外该校还利用校友关系联系实习地点、请矿工程技术人员作报告、带学生毕业设计、有科研的教师在搞科研过程中带学生下井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

西安科技大学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陕西煤业集团、山西阳泉煤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大学生实训基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川煤集团和陕煤化工集团等的合作,深入推进已获批的教育部“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弥补校内基础实验和科研实验平台资源不足,提升专业实践训练条件。

3.采矿工程专业实践作品大赛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造了平台。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了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目前,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已成为各高校展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低。目前,煤炭类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大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公共课、基础课课时比例较大,实践教学课时减少,学生对专业基本技能掌握不足。

2.实习经费不足。采矿工程专业普遍存在实习经费不足的情况,无奈之下,只能靠削减实习时间来保障实习,在短时间内学生对实践技能掌握较少,致使实习效果下滑。

3.学生实习下井次数难以保障。教师大多是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实习地点,企业领导考虑校友的关系接待了实习,但是考虑到学生入井的安全问题以及矿井的安全生产,多不愿意安排学生到井下参观学习,因此学生的下井次数难以保障,一般每次实习能下井一到两次。

4.学生顶岗实习较难实现。一是煤炭企业没有假期,每天都有生产任务,将学生安排到煤炭企业的科室以后,企业领导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学生的实习,但同时又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去做,因此不能完全把时间投入到带领学生实习上。二是由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尚未完全掌握,实际操作设备能力及其有限,不能跟随工作人员到井下跟班作业,导致不能完全实现顶岗实习。三是学生如要顶岗参与煤矿工作,必须与煤矿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学生在实习期一旦出现安全状况,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因此,顶岗实习难以实现。

5.井下实习效果不理想。由于煤矿井下空间有限,噪声大,学生人数多时会有部分学生听不清,自己对实际的内容又看不懂,所以下井实习多是走马观花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环节了解少。根据对煤炭企业的调研了解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

6.青年教师缺乏煤矿现场实际工作经验。青年教师大多都是连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在读研究生期间参与过科研项目,但是在煤矿现场工作的经历很少,缺乏煤矿实践经验,在指导实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

二、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运用任务导向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例如:一是任务导向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煤矿生产实际,将学生分成4-5个调研学习小组,每组学生分配专项调研任务,并有一组学生专门与煤矿的采区设计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等途径来完成任务,形成专项调研报告,使学生能够撑握全面的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讨论法。各调研学习小组将调研的成果进行相互讨论和学习,实现调研成果的共享。每次升井后,组织学生对下井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时时跟踪指导,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构建“多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多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考核方法,全方位实施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和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身体素质、道德素质等,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与煤炭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学生在煤矿现场的实习提供便利条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煤矿的生产系统、采煤工艺;学生可以分配到各个科室轮流进行跟班学习和锻炼。例如:学生可以到采煤队、掘进队、通风科、矿压办、瓦斯抽放科、计划科等,学习各项专业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查找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途径,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科研项目带动实践教学

充分发挥采矿工程专业教师科研项目多的优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一般多针对煤矿中某一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知识,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项目组中有多名科技工作者,有学科间的交叉,可以对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指导。学生根据具体参与项目内容,可以申请大学生科研立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科研项目带动实践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地点少的情况,同时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五)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是做好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一是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后可以去煤矿进行不定期的挂职锻炼。例如:教师可以每年安排不少于一个月时间的挂职锻炼,参加挂职单位全过程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在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对挂职单位提供科技服务。二是青年教师可以进驻校内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自身实践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煤炭企业对采矿专业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13-03)]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6]4号.

[2]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关于推动煤炭人才工作“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cn/page/zt/130130/zdyj/13.doc,2013.1.29.

[3]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4] 崔景昆,李新旺.建设采矿实训基地,缓解学生实习困难[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4)

[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煤炭产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12.23(4)

[6] 刘祥鑫,孙光华,李占金.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模式优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7] 谭思超,张志俭等.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专刊),2007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责编:贾伟)

上一篇:独立学院提升教学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探微 下一篇:研究单位质量管理中质量目标实现与“职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