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在纽约

时间:2022-07-13 08:13:58

去年的一个大雪天,我终于有幸漫步于哈佛。哈佛,与其说是一座学校,不如说是一座古镇。各个学院分散在不同的角落,每走近一个,都有不同的底蕴感,不过它们都充满了人文情怀。而身边走过的每一个学生,要么是若有所思的样子,要么就是往两边不停地走走看看,似乎并不那么关心目的地。我不禁产生了疑惑:难道他们不在乎自己去哪里吗?

在图书馆的门口,我结识了一位法学院的学生Kevin。我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他,他听了以后,微微地笑了一下,说刚开始他也发现了这一点。可是渐渐地,他发现自己也成了那样。我问:“是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忙吗?”他说:“不完全是。”我有些不解。他继续说道:“在哈佛,每个人进来后,时间一久,仿佛脑子里都装了一根弦,弹拨属于自己的乐曲,就这样不停地走啊走。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到哪儿,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在哪里驻足,都有令自己痴迷和深思的东西。”后面的话我没听懂,带着感谢与思索,我重新踏进了雪地。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我突然觉得似乎它们也不知道自己要飘去哪里。这是所谓的充满自由气息的人文情怀吗?我思索着。

晚上,我们到了纽约。在宾馆简单安置以后,觉得有些烦躁,因为仍未从缥缈的思考中解脱,于是打算出去走走。一进电梯,我看见一位20岁左右的美国青年,打扮很潮的那种。简单打了招呼后,我们居然攀谈了起来,于是索性一起坐到了一楼的休息室。他叫John,来哈佛看他的朋友。我问他要去哪儿,“I don’t know.”他回答得干脆利落。我顿时来了兴趣。他看我似乎很好奇,便继续说道:“为什么要在乎去哪里?其实,我一直行走于美国的各个城市,可以边走边认识我的国家。我知道肯定会有数不清的东西吸引我,不是吗?”

“为什么要让所谓的目的地牵制你呢?”John走后,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是啊,难道没有目的地就不能行走了吗?行走本身不就是一种目的吗?一路上,肯定有许多值得你停留的东西啊。只要是自己觉得好的,内心向往的便去汲取、探求。因这份向往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往往留下深深的烙印……猛地,我似乎有些懂了那位哈佛学生告诉我的话。或许,我们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将生活目标化、严格化、界限化,根本没有那种按照思想的节奏去放开脚步自由追寻、自由行走的时候。而这,往往使我们错过了路上真正的风景。

一抬头,看见远处闪闪的“TIMES SQUARE”(译文:泰晤士广场)几个字母,我突然觉得,时代终究是人创造的,一个人的时代就是他自己。那么,又何必束手束脚呢?

(指导老师:张 南)

上一篇: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我国失业问题 下一篇:浅议高职院校加快专业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