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断线故障的监测分析

时间:2022-07-13 06:42:12

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断线故障的监测分析

摘 要 在城市电网10kV配电线路中,单相接地、断线是较为常见的故障,而此类故障的发生,往往直接对供电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造成不良影响。笔者从主网监控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如何利用IES600监控系统来预判此类故障,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配电线路;接地;断线;监测手段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1-0065-01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网与用户相连的重要环节。配电网点多线长面广,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在实际运行中,10kV配电线路的单相接地、断线故障占到了故障总数的70%以上。特别是断线(非接地)故障的发生,故障特征不明显,基本上靠用户的反馈信息来处理,直接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公司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正在有序建设中,在其充分发挥效益之前,如何加强主网监控系统对10kV配电线路的监测来弥补这一短板,显得尤为重要。

1 10kV配电线路接地、断线故障的辨识

孝感电网的10kV系统和配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有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方式。

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金属性接地:10kV线路正常运行时,Ua、Ub、Uc三相电压基本平衡,3U0为0。当一相发生金属性接地时,较常见的如断线直接接地、绝缘子击穿等,故障相电压降为0,非故障相电压升高√3倍,线电压仍然对称。

非金属性接地(高阻接地):导线与地之间不是完全连接,而是有较高的电阻存在,较常见的如断线高阻接地、树障引起的接地等,其接地阻变化范围大,故障状态较复杂,一般来说,故障相对地电压下降,但不为0,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但未达到√3倍,线电压仍然对称。

需要注意的是,故障相电压并不一定总是最低的,有时可能会高于非故障相,需结合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取值范围来确定,以正相序为基准,对地电压最高的下一相为故障相。

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经消弧线圈接地后,接地相电容电流大小和分布与不接消弧线圈时相同,都是在接地点要流过全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不同之处是在接地点又增加了一个电感分量的电流,此电流和原系统中的电容电流相抵消,可以减少流经故障点的电流。在实际运行中,一般都是采用过补偿的运行方式,补偿后的残余电流是感性,采用这种方法不可能发生串联谐振过压问题,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以正相序为基准,对地电压最高的前一相为故障相,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相反。

1.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断线(非接地)故障

10kV线路正常运行时,三相电流数值差别不大,是基本平衡的。当发生单相断线故障时(断口悬空,断点两端均不接地),如跳线断线,开关电器一相接触不良等,三相平衡被打破:故障相电流降为0,非故障相电流降低至√3/2倍相电流,降低幅度还与故障点的距离有关。同时,还可通过电压的变化来辅助判断,电压的变化则与多种因素有关。

当一相靠近电源侧断线,由于故障相的对地电容减小,系统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故障相对地电压则升高为不高于3/2倍相电压,非故障两相电压降低且相等,不低于√3/2倍相电压,线电压对称,不影响对非故障线路负荷的供电。但通常变电站10kV母线上都有数条出线,断线线路占系统总电容的比例不大,因而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变化不大,故障相对地电压只是略有升高,非故障两相电压略有降低,3U0的变化不明显,不足以达到告警值,这种情况,极易被监控员忽视。当靠近负荷侧断线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不高于1/2倍相电压,非故障两相电压降低且相等,不低于√3/2倍相电压,线电压不再对称,影响对故障线路负荷的正常供电。

1.4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断线(非接地)故障

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断线故障比较而言,对于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断线故障相对地电压会降低,但是不会降为0,非故障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且相等,不高于线电压。此现象极易与单相接地混淆,使监控员对故障造成误判,所以,要重点分析三相电流的变化来加以判断。

2 10kV配电线路接地、断线故障的主站监测现状及改进措施

2.1 监测工作现状

在监控主站端,10kV母线间隔关键遥测值有Ua、Ub、Uc、Uab、Ubc、Uca、3U0,10kV线路间隔关键遥测值有P、Q、Ia、Ib、Ic。发生接地故障时,大多数变电站有接地相关的遥信信息报出,另外,为便于监控员快速识别接地故障,在IES600系统的监控监视页面,还增设了“全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相电压、3U0监视表”,将每一个相电压和3U0都设置了告警阈值,一旦越限,相应数值就会改变颜色,使得监控员一目了然,能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处置接地故障,通过两年多的运行实践,效果良好。

而断线(非接地)故障,监控员只有通过定期巡视(一般情况为每2小时一次)每条10kV线路的遥测值是否正常来判断,很多情况下,受故障条件的影响,电流、电压的变化幅度不大,故障特征不明显,给故障辨识增加了难度。再加上目前,监控范围覆盖全网110kV及以上的70多座变电站,工作量较大,涉及城区配电网的10kV线路就有169条,假设平均每进入一条线路的分画面巡视需要20秒钟,仅仅巡视10kV配电线路就需要将近1个小时,且监控班长期人员不足,监控员无法保证对每一条10kV线路遥测值都有充分的巡视分析频次。所以,在现有的监测手段下,我们无法保证能百分之百及时、可靠地判断出10kV线路断线(非接地)的异常情况来。

2.2 改进措施

加强对监控员的相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对各种故障的快速辨识能力。

联合自动化运维、继电保护专业共同研讨、计算,在IES600系统的监控监视页面,增设一个“全网10kV配电线路电流监视表”,反映出每一条线路的三相电流值,以及各相差值的百分比,并将相电流以及差值百分比设置告警阈值,一旦越限,则改变字体颜色,让监控员能够一目了然,提高监测效率。

具体效果,则要通过实际运行工作来检验。

参考文献

[1]宗剑,李冠一,等.配电网单相接地和断线故障选线定位方法[J].工矿自动化,2006(4):35-37.

[2]黄涛,陈禾.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特点及判别[J].广东电力,2008,21(10):32-34.

上一篇: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初探 下一篇:基于灰色预测的移动端考研产品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