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名学生因贫不能入学或辍学

时间:2022-07-13 03:07:02

不让一名学生因贫不能入学或辍学

残疾青少年能否正常接受教育,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前途命运和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残助学工作,残疾人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2004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学校比例达87.76%,成为全国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的省份。全省考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年均超过100人,录取率连续9年保持在90%以上。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60所,在校生14195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7.78%,居全国前列。我省已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残疾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和代管费。

一、全面落实一个承诺:“不让一名学生因贫不能入学或辍学”

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浙江一定要坚持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贫困不能就学或辍学。这很快成为省委省政府向社会的一个公开承诺。

扶残助学是整个扶困助学工作的一部分,在开展扶困助学工作中,我省始终高度关注扶残助学工作,做到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各级残联组织有效发挥了三个作用:一是当好残疾学生的知情者、代言人与维护者。通过乡镇、街道并深入残疾人家庭,一家一户地抓好情况调查,摸清底数,建立档案。二是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及时向政府提出建议,使残疾学生助学纳入到各级政府的统一助学计划。三是当好联系社会、宣传社会、发动社会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组织助学结对仪式,不仅发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而且发动私营企业、个体户甚至寺庙、道观等各种助学力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扶残助学工作,一是将扶助贫困残疾学生的工作纳入到省政府扶困体系;二是建立“爱心捐款”基金,每年向每位三残儿童少年发放15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款,仅2004年就发放了130余万元;三是通过学校组织的“手拉手”、“结对子”工程,开展以捐赠钱物为主要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四是每年安排特殊教育学校专项补助金120万元;五是发动社会各界募捐。

二、率先推进一项制度:残疾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免费教育

今年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通知》,规定全省残疾儿童少年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其受教育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5月,省政府决定在今后3年内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经费,全面实施“四项工程”,即“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残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同时对低收入家庭的残疾学生提供爱心营养餐,省财政按每生每周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全省各地还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大免交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费用的学生范围。

我省还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形成进行了创新,推行了“教育券”、“营养餐券”资助制度。“教育券”、“营养餐券”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发给贫困学生,学生交给学校充抵有关费用,学校按收到的“教育券”、“营养餐券”与同级财政或教育部门结算,取得拨款。同时,全省还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认购“教育券”、“营养餐券”的形式捐资助学,成效显著。

三、深入开展一个行动:爱心助学行动

省残联于2002年发起“相伴十六年,爱心助成材”全程式扶残助学行动,目前正一年一年深入。该行动面向全省广大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在他们成长成材的16年(义务教育阶段9年、高中3年、大学4年)中,通过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投入,对家庭困难的,给予资助;成绩优良的,给予奖励;学成毕业的,给予培训,最终达到扶持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健康成长、成材的目的。目前,全省残联年均安排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助学已达到2000多万元。助学已逐步成为各级残联的日常工作,已出台的政策在进一步修订完善。如杭州市最近规定:对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健全子女,也给予最高小学300元/学期,初中、高中500元/学期补助;考取大专以上院校的给予一次性8000元补助。

我省教育部门从1999年初开始,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爱心行动”在大中小学生中开展“节约两元零花钱,资助残疾小伙伴”活动,在全体干部和教职员工中开展“大家都来奉献一份爱,保障残疾儿童少年都入学”活动,募集“爱心基金”,资助尚未入学的全部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和一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为了让每一份“爱心行动”中所奉献的爱,真正落实到残疾儿童少年身上,省教育厅制定了《浙江省“爱心捐款”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规定,用“爱心捐款”的利息和部分本金,资助进入特殊教育学校(班)就读的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学生的基本学习用品费,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三类残疾学生基本生活费。

四、逐步建立一个机制: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的助学机制

全省各级政府在助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十分突出。省、市、县三级政府奖学金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继续深入实施。各级财政每年单列安排10亿元转移支付经费基数,其中省本级财政安排4亿元,主要补助欠发达地区。省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补助4000万元,用于欠发达地区学校布局调整、扶困助学和名师名校长培训。

社会各界扶残助学行动蓬勃兴起。如浙江康恩贝集团从2001年起,与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设立“康恩贝奖学金”,每年出资10万元,奖励优秀残疾大学生。浙江耀江教育投资公司为安排一名重度下肢残疾大学生就学,为他搭建了专门宿舍,在宿舍内配备了一整套无障碍设备,在宿舍门口建了一条专用无障碍通道,还安排这名学生的父母在校区打工,以方便照顾。全省还有很多残疾人加入了“残帮残”的行列,盲人按摩师、残疾人运动员、残疾人企业家等等,纷纷行动起来,开展扶残助学。

五、努力形成一种局面:扶残助学,特教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扶残助学是整个特教事业的一部分,在抓好扶残助学的同时,我们努力推进整个特教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近几年来,我省特殊教育逐步向两头延伸,开设了学前班和高中教育班,对学龄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和教育,对即将走向社会的残疾学生提供职业教育,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从2001年起,我省按照盲教育以省为主、聋教育以市为主、智障教育以县为主的原则,采用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策略,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推动特殊教育布局调整,进一步推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

我省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迅速发展,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残疾人每年突破1.5万人。我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已即将建成,总投资近7000万元,占地200亩,该校由原温州聋校等5所特殊学校合并,将成为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十五年制,规模为90个班的集教育、康复、培训于一体的新型特教学校。省残联直属的华强中等职业学校正在异地扩建,新校区将按75个班、1500名在校生规模建设,总投资1亿元,将建成集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于一体的大型残疾人教育培训基地。

上一篇:穿越劫难 再见晴天 下一篇:生态林管护:农村扶贫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