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让孩子爱上 o e

时间:2022-07-13 01:42:14

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说:“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所以,当又一次面对一年级拼音教学时,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整个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努力给孩子创造一种学习汉语拼音的氛围,使他们初次接触拼音,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拼音、运用拼音,让拼音成为他们游戏的新内容、生活的一部分,并让他们在学习语言、习得技能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为将来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相遇:孩子与拼音的轻松会面

刚入学,我就在教室课桌的桌角上贴出了每个孩子的名字,每个汉字上都标有拼音。汉语拼音学习第一课我就告诉学生:这就是你们的名字,今天你们还不认识,但学了拼音后,我们就能认识自己和同学的名字。孩子们就这样与拼音悄然相遇,消除了对汉语拼音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进入一个适合其年龄的和谐、轻松、愉快、振奋的情绪场,学习拼音的欲望被成功激起。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以后的拼音学习中,孩子们到自己或他人的名字中读拼音,找拼音,区分拼音……他们不就成了一个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吗?

二、相知:孩子与拼音的亲密接触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在学完单韵母,开始学音节时,我就尝试着在教室角落里先后设立了几个小区域,让孩子们课余也能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做一做、演一演、拼一拼、说一说”,从而学习、巩固、运用所学内容。

1.手工区

根据儿童喜好做手工的特点,让孩子们在课余用他们喜爱的橡皮泥进行拼音字母的制作、展示。同时用制作的韵母、声母拼成音节,还可以加上声调。课间,孩子们不再满足于把橡皮泥捏捏、切切,而是忙着字母造型,比较谁捏的字母又对又好看。听,“看我捏的m。”“不对、不对,m是三笔写成的,你只捏了两条。”谁说玩乐中不能学知识?只要正确引导,合理利用,孩子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能学得更好、更轻松。在学完单韵母和声母后,我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做字母卡片,卡片用纸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忙,但是书写绝对不能替代。因为做卡的过程,不但是读的过程,更是写的过程,有的孩子还在背面配上画,以帮助记忆。同时每人有了一套拼音卡片,用起来就非常方便。复习课上,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字母卡片,按字母表的顺序进行排列。排列字母的过程,检查顺序是否正确的过程,无疑就是记忆的过程。这就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培养了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巩固了学习效果。

2.表演区

孩子是天生的演员。学完字母后给孩子提供配套的字母卡片或做成简单的字母头饰,让孩子们在课后也能进行“我的朋友在哪里?”(找朋友组成音节)的表演游戏。同时还可以在表演区分时间、分类别(如动物类、运动类、生活用品类等)的投入音节词卡,让孩子们进行“你表演,我来猜”的活动。看着孩子们下课后争先恐后的表演、猜出答案后得意的神情,我知道他们已经喜欢上了拼音,并乐在其中。而作为老师,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对拼音的兴趣愈发浓厚,拼读速度加快,拼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智力区

现在的父母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早期教育的意识,在孩子牙牙学语时,都会准备些图画卡片帮助他们认识动物、水果等,而孩子进入小学后,这些图画卡片就闲置一边了。在孩子们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音节词后,我就让孩子们把家中的图画卡片带来设立区角“智力大冲浪”。在这个区角中先让孩子抽出卡片,再根据卡片上的图画到材料袋中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声调,组成音节词。

4.交流区

这一区域的设立是在拼音学习接近尾声时。在我班教室后面的展示板上有固定的我和孩子们交流的板块“我想说……”。其中又分成两个小板块,上面是“老师的话”,下面是“我的话”,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见闻、烦恼的事、高兴的事……用简单的拼音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当然,其中少不了老师的指导。这一活动一直可以延伸至后面的识字、课文阅读,从开始的拼音句慢慢到拼音夹汉字,直到全部用汉字写话,既起到复习巩固拼音的作用,又提高了孩子说话、写话的能力,更让孩子学会了分享与倾诉,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三、相爱:孩子与拼音的快乐生活

为了增加孩子与拼音接触的机会,我给教室里的物品都贴上了标签,拼音与汉字一起出现。并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要求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准备,同步进行贴标签活动,让孩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音节,熟练拼读音节,将学到的知识及时用于实际,也满足了他们识字的愿望。同时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活随处有拼音,随处可学习。诚如新课标所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孩子们不论是在教室、活动区,还是在家里,目光所及之处的一草一木都成了他们的拼读素材,都能引起他们的拼读兴趣,拼读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习惯。

以上只是我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但我想,只要教师能积极合理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弥补汉语拼音教学内容上的缺陷,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每个孩子快乐的游戏世界,他们就一定会在这样的快乐中爱上学习,轻松掌握打开语文学门的钥匙。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建昌小学)

上一篇:小学诗歌类教材的细读与教学策略 下一篇:激发兴趣,巧渡拼音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