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拴文化

时间:2022-07-13 12:41:31

小议拴文化

摘 要:任何一种习俗文化都是一种包涵多元化的综合并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它反映出某个特定民族的、社会礼仪和民族思想。拴文化是傣族民众十分重视的一个习俗。本文对傣族拴文化的基本形态进行描述并简要分析拴文化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栓线系魂;礼俗;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72-02

原始宗教文化是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万物有灵是傣思想文化的厚重内核。灵魂观念在傣民众心里深处是根深蒂固,可以说在傣族民众的精神世界当中,灵魂观念就好比一条无形的丝线,将他们的意识形态和精神世界维系沟通着,深深影响着他们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形成傣文化独有的特质形式。

一、拴文化的概说

(一)文化内涵

拴,在词典里意思为:“用绳子系住,例如捆绑”。拴文化普遍是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国家中的一种祝福、祈愿仪式,具体为“拴线系魂”。根据《东方文化词典》里头对拴文化的明确定义:拴线仪式通常是在逢年过节、离家远行、外出归家、迎宾送客、婚嫁喜庆,甚至是伤痛疾病、离世出殡,又或者是发财晋升、新居乔迁等各方面时候举行。据当地人解释:“人若大喜大悲过度,容易导致魂魄难守,造成恶魔缠身,所以需要系魂已保平安无恙。”拴文化是傣民族思想发展过程中一种文化变迁的表现:是一种从无知到战胜自然、超越自然的强烈思想意识,并通过从崇拜自然的信仰力量转化为信念来增强信心与认知。

(二)仪式内容

傣族人民心中将拴线系魂的织线视为“圣线”,因为这线维系着人与灵魂,更是通过手腕上的系捆一举措,以表示将人的灵魂拴住,不让恶魔缠身或者灵魂出窍。病人在举行拴线系魂仪式时候,需要摆上放有神坛的桌子,桌子上摆放有水果、一对煮熟的鸡、糯米饭、盐、糖和傣民自制的蜡条香等这些基本的供品,以及要拴上的白线。当仪式开始,招魂者和病人迎面而席,中间是摆放放神坛的桌子,病人的家属都要出席并以招魂者和病人为中心绕圈。招魂者把两杯酒摆放在自己面前,所有出席的人都必须把手指搭在神坛边上,包括招魂者也不例外,之后就是招魂者念招魂词,念完后将摆放在自己面前的两杯酒洒在神坛边,以敬鬼神;之后又继续念招魂词,等将全部招魂词念完后,病人则必须用神坛上的糯米饭蘸上神坛上的鸡、盐、糖等后,放到家里的火塘三脚架上或者祭祖供奉的地方。接着招魂者第一个将白线系捆在病人手腕上,并且一边系线一边念祝福语,系完后,所有出席者也要逐一给病人系线。所有人系完结束后还要继续回到神坛边,与原来一样将手一一搭在神坛边。最后招魂者把答谢鬼神的结束语念完,整个拴线系魂的仪式才算真正结束。在当地人认知里,人只要有病,就是因为灵魂受到鬼神的伤害,只有通过修复或者招魂才能让灵魂归位达到病人痊愈的效果。而且这种拴线仪式没有具体时间、场地和季节的过多限制,因此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习俗文化沿袭下来。由于此拴线系魂仪式通常多发生在病人快痊愈或者已经痊愈的情况下,这就更加深对拴文化的依赖程度,发展沿袭下去不足为怪了。

二、拴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傣文化中,拴线系魂这一礼仪是由多元文化互相不断撞击融合而成的,它可以说是傣族人民中无比崇尚的仪式也是不可缺少的习俗。它是一种古老的信仰文化,信仰核心是万物有灵;其灵魂不灭一说起源于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文化社会,在巫术文化社会成熟,最后和在傣族的南传佛教文化融合而定型于社会。

(一)拴文化发展

不言而喻,拴线系魂这一仪式最初是由纯粹治病不断衍生而成的。在愚昧无知的时代里,一切都只能仰望天依靠大自然;虽然不排除药到病除是依靠傣医运用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草药内服外敷,但拴线系魂也起到治疗病人心理障碍的作用。很多时候,解除了病人沉重的精神负担对病情的医治也是有很大帮助功能。可以说,个人的精神意念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在某些特定条件和环境下它的支撑力胜过一切,用现代医术语言来说就称为精神疗法,很多时候病人逝世都是被疾病吓死而非医治无效。

在我们现当代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个病患患有疾病甚至是很严重的疾病,但能处之泰然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用乐观顽强的精神与病魔抗争,多数都会逐渐恢复健康。相反的,若是唉声叹气,情绪低落,疑神疑鬼,不听医生好言相劝,自我紧张造成精神负担增重,自然病情越演越烈甚至难以痊愈。可以说这在早期时期,傣民们就会运用此来排解心理忧患,解决心理障碍。虽然当时处于愚昧时代,但拴线系魂似乎已渗透一些先进科学的理念,一些文明知识的萌芽。只是限于当时环境条件的影响,无法用先进贴切的词语来表述,更不可能用科学的视觉来观察解释,唯有向鬼神灵魂方向去解释,用无法看到的鬼魂来消除病人的心理忧患,尽可能安慰病人,刺激精神,增强信念来克服疾病,实现医生医治的最佳效果。

(二)拴文化创新

尽管拴文化始于医治疾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以超越治病的范畴,无论从内涵还是形式上也都有了很大改进;在发展和进步过程中,顺应了潮流,适应了社会,也或多或少进行了不自觉的创新改革。

1.给树栓线系魂的生态意识

由于深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影响,傣族人民自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较强,他们也会自觉的给予大树拴线,尤其是菩提树和榕树;甚至佛门还会用袈裟围起来,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对给人拴线系魂、招魂、安魂并给及希望长大成材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一种变相的拟人化手段来进行呵护生命保护自然的重要举措,更是独有的尊重大自然、尊敬生态环境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独有的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

尽管拴线系魂最初是用来安魂医病的,但是由此突破原意,延伸到呵护生态不得不说是一种全新的创措。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傣族人民自古以来血脉中流淌生态之血所决定的,毕竟这般意识深受他们安身立命的抉择,因为他们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由于当时处在愚昧时代的环境中,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十分脆弱,只能依靠大地,顺应上天,因此对于大自然的给予很是珍惜。为了生存,人们需要奔波于山野之中,每天都需要躲藏逃避不同野兽的追杀,所以只有不断的利用大自然生态做掩护,不断的攀爬到树冠才有生存的机会。自然对大树有着无比感激的崇拜之情,这种感激思想牢牢的扎根于每代人的脑海里。山有山魂,水有水魂,树有树魂,生态中的每一动植物普遍具有灵魂都得到广泛肯定和普遍认可。这样的信仰正是基于对大自然的尊重,可以说是人类对每一个动植物的生命完整的憧憬。倘若得罪自然生态或是违背自然规律,毕将引来其灵魂的报复和制裁。或许当时只为求生存,但和如今世界生态被破坏的例子相联系,也不难发现违背自然规律必招天谴,相反的若能做到顺天、顺地与自然和谐共存则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结果是毋庸置疑。

上一篇: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 下一篇:浅谈音乐理论基础在视唱练耳中的地位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