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平:虞林世家的“苏作”使命

时间:2022-07-13 12:31:27

《天工开物》有言 :“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自明代中叶以来,苏州作为“江南首都”,其手工技艺在文人意识的熏陶下,在 “精、细、雅、巧” 的鬼工之外,呈现出轻简、素雅之风。苏州园林盛名千年不堕,苏作家具简约清秀、线条优美、朝野皆宜。一代又一代的苏作大匠以技艺与生命维护匠人荣光,将之一再推向艺术高峰。

“虞林世家”品牌苏作源自咸丰年间,传至倪建平已至六代。两个世纪的家族传承,让这个品牌积淀出艺术品的风华。匠人之道,亦达人成己。

第六代传人的提前亮相

咸丰年间,苏州常熟城中就有张倪两大木匠世家,分别擅长大木和小木,两家素来交好。后因海匪误结死仇。当误会澄清后,两家世代通婚结成一家,技艺交融更为精湛,在城中首屈一指。倪建平就是这个传奇木工世家的第六代传人。

这个家族的第五代族长是倪建平父亲的张姓表兄。因为族长名下的徒弟名额已满,16岁的倪建平拜族长之子为师,却是族长亲授技艺。张族长南人北相,1米8多,200多斤,力气大脾气大,脑子快手也快。跟不上他的思路和要求,他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而处女座倪建平却入了老爷子的法眼,从不加以辞色,遑论手脚。族里规矩,出门都是徒弟肩扛工具。但张族长从不让倪建平负重。

对于大匠而言,好的传人可遇不可求。果然,老匠人的眼神忒毒、老怀大慰。祖上的规矩,做学徒要满3年,但倪建平学了一年半,已经帮师傅带了3个徒弟。倪建平心气儿高,他要做就做最好。若是有什么没做好或没弄懂,他一晚上不睡也得琢磨明白,第二天一早再来。老族长懂得这是卓越和寻常的区别。

张族长做活,如庖丁解牛,极富美感。他只要回头看看,倪建平就知道什么意思。完工后,不用讲解,倪建平就会把尺寸和做法一一报来。有问题,也都问在点子上。高手都是寂寞的,传人的懂,倍感慰藉。

让工人们体会到器物的极致之美

作为最后一代传统学徒,倪建平1978年1月正式出师。之后,他沿袭常熟木工的传统,闯荡大上海。当时上海有两家木器厂,但厂里高层打家具都是请倪建平。这是专业人士的深度认可。后,上海人精致生活的欲望喷薄而出,这些高层用拆下来的旧柚木料做家具,自然要求一流的手艺。不管什么款式,倪建平只要看到,就能做到。传统风格、海派款式,都不在话下。根据主人的气质和户型,他随便几笔就能设计出一套典雅大方家具,其效果往往超出预期,似乎比客户更懂得自己的需求。如此,他的名声传播愈广,接活儿越来越多。

5年后,他返回常熟做一家红木厂和白木厂的职业经理人。出于对他人品和技术的信任,老板放心把100号人交给他,从不过问厂里具体业务。这3年,他从一个优秀的匠人渐渐成长为管理者、决策者。3年后,他尚有余力成立一个建筑工程队,继承家族大木传统。后来,他进了画毡厂工作,视野和境界开始转向中外贸易。90年代,他转行做了纺织。在这个行业,他还是遵从了木工行业的骄傲和市场选择,要做就做最好,选择做出口高端面料。这个选择,让他在金融危机期间,依然订单不断。

虽然早就转行,但他从没放弃对红木市场的关注。红木市场的几次波动,他都如数家珍。他越看越技痒,一个想法在心里慢慢萌芽。从2010年开始,他用两年时间来考察国外红木市场和国内红木家具排名前十的品牌企业。以一位苏作世家传人的眼光来看,他认为一部分企业不是在卖家具,而是在卖木料。既没有高附加值,也没有品牌价值,更谈不上手艺的传承和精进。这让他更加有信心把家族的老牌子、老手艺重启。

当时整个家族几乎没人在做家具,他发现,如果自己不做,张倪两家传承在过去数百年里以鲜血和性命维护的技艺就要从此断代。2012年,他通知张倪两个家族召开家族会议。当天,他驱车40公里赶到乡下老家,家族仅存的20几个手艺人聚集到了一起。倪建平开门见山:不要大家出一分钱,我来出面把家族手艺传承下去。木工跟雕刻,一样都不能少。这个决议在家族中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族老人们激动不已。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位。所以倪建平一开始给产品的定位,就是做高端精品红木家具。在这个家族会议上,倪建平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打算:“虞林世家”三年不卖家具。这三年,“虞林世家” 潜心研究家具的款式、器形与工艺品质,力求完美,做到先让自己满意再进入市场。这是老派匠人的骄傲,也是现代企业家的格局。

作为常熟最负盛名的张倪家族,他们的技术从前只传族人。但现在,他用优厚的更好的待遇请最好的人来跟自己的老匠人学习。所有的工人进厂都要经过考试,合格后试用6个月才能留下来。进人两个标准,一是人品,二是技术。

祖上关于收徒的名额限制意义深远:价值观不同、品性纯良或惫懒、天分高低,影响技艺的传承,也会破坏一个团队的正气和进度。倪建平要的是整个团队捆绑在一起打拼的态度。同样一件家具,比如市场上做1个工,在“虞林世家”,不管你做10个工、15个工,都没有人责备。只有一个原则,要做就做最好。当工人们体会到器物的极致之美,优秀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苏作素有不惜工时之名,“千工床”即为明证。市场上,粗糙笨重的东西太多了,“虞林世家”的东西无谓分一杯羹。这是倪建平对自己、对老族长、对祖上手艺的交代。

打造可以传世的艺术品

“虞林世家”,2013年1月8日公司开业,3月份工厂开工。2014年6月,“虞林世家”代表作“明式素身圈椅”即荣获第四届“姑苏杯”苏作红木家具作品展金奖盛誉。7月,即忝列南京博物院古文物家具修复。8月,“虞林世家”红木笔筒作为中赞建交50周年国礼赠送赞比亚大使。9月,经苏州市政府推荐,作为苏作红木的唯一代表,参加东北亚国际商品展。10月,“虞林世家”代表作“全红木沙发(欧式)”荣获“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银奖……

倪建平的记忆里,有很多苏作巨匠进京进宫献艺的传说。在“虞林世家”修复南京博物院古家具之后,倪建平懂得了从前匠人的境界和追求。

2014年,倪建平带领的虞林世家团队有幸被南京博物院选中入驻参与修复宫廷古文物家具。在入驻之前,倪建平就跟这些参与修复的老手艺人统一了思想: “虞林世家”的未来是打造可以传世的艺术品。所以,这次去博物院,是修复,也是学习。

所谓三代出贵族,作为第六代传人,倪建平传承的眼光与眼力超出常人。尽管退出家具行业多年,但他回归后第一次参加常熟市红木家具展就爆得大名。各省市的家具业同行都来到他的展位上观摩学习,感受纯手工制作的精湛技艺。有一位老板主动跟倪建平提起,他学木匠的时候听到师傅说起倪建平的天分和传承。不在行多年,但这个江湖依然保有对其师承和成就的足够敬意。

这是他在机械加工高度发达的今天,始终坚持手作的底气。只有最好的匠人才懂得,机器无法达到的灵敏手感和上百道繁复工序的精工细作带来的体验温度。所以“虞林世家”的家具可以保持不变形、不开裂,真正实现面板与面厅内圆角无缝对接。不油漆、不上色,却能让作品表里如一、光滑如鉴。在某种意义上,倪建平对“虞林世家”的定位不仅仅是家具品牌,更是可以传承的艺术品。

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倪建平正着手筹措一个V作古典家具博物馆,将多年珍藏赋予一个生活化空间,展示苏作的千年荣光及其承载的雅致生活方式,深刻挖掘苏作家具文化的内涵, 全面展示苏作家具文化与工艺。苏作雕刻的气韵、木工 “掉五门” 的传统以及历代匠人的风骨和境界,都会在这个博物馆里一一呈现。遥想当年,张族长不让倪建平背工具,或许已经看到了将来的他要背负的更多、更重。

图注:第六代传承人倪建平对“虞林世家”的定位不是家具品牌,而是可以传世的艺术品。

“虞林世家”作品用材讲究,形制典雅。从双手细致耐心中诞生的器物,使用起来会有亲近肌肤的舒适。倪建平的眼光已经落在了拍卖会,而非家具卖场。

2014年6月,“虞林世家”代表作“明式素身圈椅”荣获第四届“姑苏杯”苏作红木家具作品展金奖盛誉。

上一篇: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薪酬管理浅析 下一篇:落实任务设计“五突出” 提高任务驱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