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时间:2022-07-12 04:00:50

探析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摘 要]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本文就如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 算术 代数 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35-01

一、前言

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如何直接关系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诸多不适应,即使是小学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由于无法很好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这就是所谓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脱节问题。因此将中小学数学教学很好地进行衔接,使得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必须引起初中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必须首先全面了解掌握中小学教学内容、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别,在教学方法上要有针对性的改变;同时在认真钻研、分析中小学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寻找两者的衔接点,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教法。为顺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教师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二、影响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因素

1、教材体系

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相对于小学数学教材,在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学习内容上,主要有由数到式、由常量到变量、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小学的数学教学知识量少、内容浅、 难度低,教材的坡度缓,直观性强,易于模仿掌握。而初中数学内容多,知识面宽,比较抽象,也触及到抽象的数学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逻辑推理、较复杂的几何图形和推理论证等,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代数领域出现“负数”,有理数的计算有了符号的变化,接下来的是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知识有了较高抽象思维的要求。在教学要求上从侧重感性认识向侧重理性认识过渡,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学习认知上的困难。

2、教学方法

在教学上,小学数学周课时多,教师对难点、重点有较充裕的时间讲解,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练习,易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初中的数学周课时少,每课时内容多,且要求灵活运用知识解题,难度大,教学进度快,教师主要通过设问、质疑、变式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并逐步形成迁移推理能力。这就使学生面临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困难。

3、学习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是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很多知识可以通过直观理解来获取,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语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识以图片、表格呈现,趣味性强。初中教材的叙述比较严谨规范,知识主要以类比、归纳呈现,要求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初中数学对学生在思维的灵活性、延伸性、创造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强调方法的应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环境与心理

进入中学后,学生面对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中学高起点、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要求,在知识、心理、能力等方面问题不断累积,造成学习困难。

三、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措施途径分析

中小学生数学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而中小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也有差别,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对于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途径,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均是初等数学的一部分,小学数学为初中数学提供运算基础,而初中数学是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基础上的有效拓展。新课程改革要求两个阶段的数学教材体系应紧密配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螺旋式提升。就教材内容来说:新课标七年级数学教材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有理数)、代数式(整式及其运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几何初步(其中认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在“有理数”这一部分,因数系的扩充而引入了负数、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相关的新概念,要求能够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小学生一直认为“数学就是计算的数”,乍一接触这么多新概念学生往往会望而生畏。 因此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首先了解这一情况,及早对小学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过关复习,从而让学生很容易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现学的新知识。如:小学高年级已经引入有关负数的相关概念,但要求不高。就这一问题,老师要耐心地先从方向上给学生引入这一概念,先规定一个方向为“正方向”,那么相反方向就为“负方向”。紧接着再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一些相关的表示,如:海拔、温度等,在实际应用中仅用自然数、零和分数是不太够用的,从而顺理成章地完成数系的扩充。 在“方程”这一部分,小学高年级已经引入简易方程的知识,学生明白和、差、积、商等数量关系,但初中要在简易方程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级别,而且要求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时要习惯根据等量关系用方程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在列算式上,况且有些应用问题列算式相当麻烦。所以,中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搞好过渡。

2、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小学教师会采取细致的讲解方法,并会经常进行总结和联系;而在初中阶段,教学内容较为繁杂,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如果教师再采用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快捷,对于适应了细致教学方法的学生来说必然会存在诸多不适应。因此为了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在初中教学之初,教师应该适当的放慢教学进度,深入浅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授数学知识,注意多练、多总结,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对初中数学学习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再改变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适应时间。

3、学习思维上的衔接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时期,思维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初中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为了促使学生顺利实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知识的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例如:学习角的概念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中举出的两个具体实例,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以及圆规张开的两脚,让学生充分感知以形成鲜明的“角的形象”。在完成了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使学生进入抽象思维;如果把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圆规张开的两脚都看成是射线的话,那么它们都具有的共同属性是“都由两条射线组成,并且这两条射线都有公共端点”,然后抽象概括出“由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概念。教师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思维训练。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思路广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增强了。

4、学习兴趣上的衔接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上,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思维的衔接,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初中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数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上好初中开始的第一堂课,在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人或者事,对初中数学的内容、特点以及如何学习进行一个系统的讲授,使得学生对将来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此外,在日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被激发的兴趣和好奇心得以长久保持下去。

上一篇:论叉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下一篇:综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