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定居牧民人力资源利用研究

时间:2022-07-12 01:52:15

和静县定居牧民人力资源利用研究

摘要 结合和静县牧民定居现状和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了和静县牧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因素,并介绍了应对现状行之有效的举措,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以期为探索定居牧民人力资源有效利用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牧民;劳动力转移;现状;应对举措;建议;新疆和静

中图分类号 F323.6;F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94-02

新疆畜牧业生产转型力度的加大加快了替代产业的发展,经济和就业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劳动力就业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新的变化,解决好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必然成为畜牧业转型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该文通过对和静县定居牧民生产生活现状及定居牧民对劳动力转移的认知程度,就业分流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探索定居牧民人力资源利用的新方法、新措施,以控制牧区人口数量,合理利用草原,改善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牧民收入增长和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1 和静县牧民定居现状

1.1 人口分布

和静县是畜牧业大县,牧业人口5 132户、22 200人,其中蒙古族占98%,占全县总人口的12%。截至2011年底,全县已定居牧民1 756户、7 984人,主要分布巴音布鲁克镇、额勒再特乌鲁乡、巩乃斯乡、巴音郭楞乡、巴音布鲁克牧场、德尔比勒金牧场、伊克扎尕斯台牧场、哈尔努尔牧场、古尔温宿肉牛场、巴伦台镇、克尔古提乡、阿拉沟乡等7个乡镇、5个牧场,在34个安置点搬迁牧民1 400户5 000余人(其中搬迁到山下的牧民502户1 955人,收回流转草场11.61万hm2)。全县已建成人工草地面积为4.67万hm2。

1.2 畜牧业生产

牧民生产方面:一是小规模大群体的鸭鹅、肉羊、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纷纷涌现,各种畜禽养殖、销售企业渐成气候,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二是加强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巴音布鲁克羊,不断扩大巴音布鲁克羊核心群规模。同时,积极开展新疆牦牛种公牛鉴定组群工作,提升新疆牦牛畜群比例,有力地促进了牧民增收[1-2]。

1.3 牧民生活

牧民生活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各种社会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牧民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一是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牧民生活消费不仅为满足食品、衣着等生存性消费需求,而且注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及文教娱乐等发展和享受性消费需求。牧民把更多的钱花在住房装修、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方面。二是牧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一方面得益于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得益于转移搬迁对牧区住房结构的改善。三是随着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牧民用于医疗保健和旅游休闲等各项生活服务消费支出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反映出牧民消费从生存需要型向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从自给型消费转变为商品性、服务型消费转变。

2 和静县牧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

在笔者调研的不少牧业县都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由于自然环境差及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牧区还处于单一经营的状况,产业结构层次低,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而且受语言、技能等的限制,更多的牧民被束缚在牧业上,牧民增收渠道少。

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针对无草无畜户、有草无畜户和有草少畜户。受人力资本存量和职业技能的制约,牧民大多就地就近转移。牧民劳动力从畜牧业向城市非农牧产业转移,相当于要实现不同行业和职业层次的人力资本跳跃。一般而言,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和传统产业,相对人力资本要求相对较低,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大多属于现代经济部门,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如果没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或较好的人力资本存量,则转移或分流到非农行业就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或机会成本,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这就导致大多数牧民为了降低机会成本或生活成本,减少不确定的风险而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就业[3-4]。

3 和静县牧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是和静县牧民多居住在边远山区,贫困人口集中,居住方式分散,区域间距离远,转移成本高。二是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就业能力偏弱,文化程度相对普遍较低,特别是女性,其平均上学时间为6~9年,由于文化程度低,其在学习专业技能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听不懂、接受能力差,不知如何使用学到的技术,因此即使外出务工仍只能从事建筑、农业、餐饮等苦、脏、累且收入较低的工种,而这种工作常具有季节性,多数外出务工者可能1年只能工作几个月的时间,没有工作时还是要回到家乡。当被告知在外工作既艰辛又没有盈利时,许多具有相同文化和原本打算外出务工者也选择了放弃,客观上也导致劳动力转移困难。三是在生活习惯上,民族习惯、生活习俗与汉族居民相比存在众多差异,也制约了劳动力的跨省转移。

4 应对举措

为妥善处理好劳动力转移,和静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技能培训等力度,进一步拓宽牧民就业及转移渠道。坚持农牧结合,引导牧民转变生产方式,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以笔者调研的和静县察汗乌苏村为例,察汗乌苏村位于哈尔莫敦镇的东北部,距县城43 km,村现有563户,2 026人,均为贫困户,劳动力926人,育龄妇女416人,全村有7个村小组。土地按人均4 666.69 m2的标准分配到户,在种植经营上,由村集体实行统一购进农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村干部按7个村民小组分片包干,具体组织实施。年底将种植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扣除后进行利益分红。对于种植以及经营管理产生的费用,由村上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进行监督,并在每个组成立相应的理财小组,对本组的账目进行管理。村、组理财小组每月定期公布账目明细,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尝试测土配方实施,以乡机关干部联户担保方式,多方协调,从县农村信用社贷款336万元,村民自筹2.9万元,基本解决备耕资金不足的问题;种植实施高标准节水灌溉的272.67 hm2耕地。通过技术指导,各种作物产量较高。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结合矿业开发和旅游发展需求,对男性开展以铲车、挖掘机等重型机械驾驶培训为主的技能培训,对女性开展当地特色菜烹调技术及旅游服务培训,村民人均收入由定居前到目前增长了近10倍,虽然收入与其他乡镇相比还是较低,但农民的满足感很高,都认为生活会越来越好。

同时调研的巴音布鲁克区域积极开展劳务创收,组织村民到博斯腾湖采割芦苇,到金特钢铁公司务工200余人次,到附近乡镇场打零工180余人次;首次组织87名牧民赴青岛韩国公司进行劳务创收,使他们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增加收入,预计年人均创收1.2万元左右。扶持发展牧家乐29家,解决就业人员145人;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以青草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建立“公司+牧户”模式,为贫困牧户免费提供种鸭、种鹅苗累计12 000余羽,公司全部以订单收购,极大地增加了牧户收入。以对口帮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安排全县103个单位对口帮扶363户搬迁贫困户,帮助发展生态庭院经济,既改善生态生活环境,又培育了经济收入增长点。

5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5.1 多措并举,按需培训

牧民年龄不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无论是培训的持久性还是培训的管理难度都比较大,必须多措并举,对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中青年农牧民的愿望,切实把握中青年农牧民的需求,掌握其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培训时间的具体要求,突出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培训的盲目性,体现按需培训的差异化特征。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因地制宜从事兼业,并为其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服务。

5.2 创新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

培训是为了让农牧民听得懂、用得上,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和一户一人学一技的办法进行培训,也可以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口传授农牧业种养技术,还可以开展以提高中青年农牧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为重点的摩托车、汽车维修、汽车驾驶、建筑工、混凝土工、钢管工、钳工等项目的技能培训。

5.3 拓宽就业渠道,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平台

各乡镇政府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富余农牧业劳动力外出就业提供就业平台,提供真实有效的就业信息,减少其外出就业的盲目性、自发性。依据和静县的地理优势,将牧业生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依托山区旅游、畜牧两大资源优势,大做旅游与畜牧“产业结合”这篇大文章,以东归文化为品牌、以草原生态为特色、以牧民创收为根本,引导广大牧户以个体投资、集体入股等形式,大力兴办“草原民俗风情园”、“牧家乐”等短、平、快的旅游经济实体,以旅游畜牧优势互补实现牧民增收致富,达到了减牧不减收的成效。

5.4 将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针对矿产资源相对富集的山地牧区,防止拿走资源留下污染、谋求财富破坏生态,确保草原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开都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此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总体目标。

6 参考文献

[1] 鲁大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与劳动力转移研究[J].特区经济,2007(3):154-156.

[2] 李彦丽.海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新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8):74-75.

[3] 冯光娣,胥传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01-105.

[4] 俞万源.基于产业协调的“双转移”战略背景下广东欠发达山区劳动力转移分析――以梅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1(5):67-71.

上一篇:浅议高职班主任工作中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下一篇:点燃创新火花 传递爱心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