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交通拥堵深层原因探析

时间:2022-07-12 11:57:31

郑州市交通拥堵深层原因探析

摘要: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而且随着城市发展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虽然不同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不尽相同,造成拥堵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但总体而言,郑州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 原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承担着全国的公路、铁路、航空的中转和调动工作,面临着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有限和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极大矛盾,交通拥堵成为制约郑州市有序发展的瓶颈。2014年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78万辆。为了改善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现状,郑州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拥堵依然继续,原有的理论和治理方法相继失灵,成因如何。

一、城市建设方面――城市无序扩张和交通基础设施不足

(一)城市的无序扩张

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郑州市人口达到920万人。城市建设从十年前的二环扩到现在四环外,俯视郑州,差不多成一个工地,在建工程占相当大的面积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扩大是正常的现象,国外的城市发展也会经历城市扩张的过程,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城市的扩张,而在于扩张的方式以及程度。到目前为止,中国城市在空间上快速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一方面,城市居住区向郊区扩散;另一方面,就业、商业、文化等设施仍在老城区高度集聚”气。

这种城市蔓延方式对交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交通出行量增加和出行距离拉长;第二,与长距离出行相伴的是人们放弃步行和骑自行车而选择机动化的出行方式,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服务质量大多不令人满意,所以人们更愿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小汽车出行来缩短出行时间和提高出行舒适度,全国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与我国城市家庭收入增加和城市向外延伸直接相关。

第三,交通流向过于集中。由于城市功能尤其是就业岗位和商业活动大多集中于市中心,四面八方的车流都向市中心涌入,造成通向市中心的城市主干道交通负担过重,容易引发交通拥堵,许多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堵车尤其明显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我国城市“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是交通拥堵产生和加剧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人将其视作根本性的原因。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郑州市在城市交通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交通系统本身的问题。交通系统的问题首先表现在“硬件”上,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首先,城市布局不合理,没有事先规划好,而是哪堵哪儿修,修完接着堵,同时将老城区改建得面目全非;其次,交通道路、桥的设计、建设和使用周期过短,随意性太大;最后,交通、公共管理机构不能协调行事,比如,路和暖气管的维修和建设不能同步进行,在东风路地下通道的建设过程中两次挖掘地面,本身造成拥堵和资源的浪费。

二、经济政策方面――政府长期采取鼓励小汽车消费和使用的政策

我国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之所以增长如此之快,除却家庭收入的增加这一客观原因外,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取鼓励小汽车消费的政策。2014年,郑州市新增机动车42万辆,2015年的数字会更大些。

我市的汽车保有量之所以增长如此之快,除却家庭收入的增加这一客观原因外,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取鼓励小汽车消费的政策。从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到200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强调“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改善汽车使用环境,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都为汽车拥有量的迅猛增加创造条件。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小汽车进口税不断下降国家和地方政府实行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优惠政策、引导汽车信贷消费等等政策,大大刺激了汽车消费。由此看来,我国小汽车的迅猛增加绝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和家庭收入增加的产物,相反,这反映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持续的干预。虽然这种干预旨在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小汽车行业的繁荣。但,到今天不得不承认,这种收益背后是太多的负面影响,交通拥堵只是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激励小汽车消费的政策对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影响如此之大,在于职权的划分,现有的交通管理部门能控制的有限。也许有人会争辩说,对于交通系统而言,重要的不是小汽车的拥有而是使用,这是事实,而另一方面是,小汽车的拥有必然会促进小汽车的使用,马林研究了2003年北京市有车与无车家庭出行方式对比,有车家庭的小汽车使用比例是56.8%,无车家庭是8.17%;有车家庭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是13.94%,无车家庭此比例是38. 08%?,可见小汽车与小汽车使用的正相关性。因此,无论汽车产业的发展其成本和收益究竟如何,都不能否认激励小汽车消费的政策对于当前我国城市交通拥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讨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必须要正视这一点。

三、城市交通管理方面----交通需求管理不足

郑州市交通拥堵治理中所实施的交通需求管理仍是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能有效控制小汽车的保有

一般而言,交通管理部门无法通过增加小汽车进口税和购置税等措施来控制小汽车的保有量;而其在控制机动车保有方面所能做的努力往往因为全国范围内的小汽车激励政策而受到影响。

(二)在控制小汽车使用上管理措施不足

国外一些城市如新加坡、东京、多伦多、斯德哥尔摩等的交通拥堵治理经验显示,交通拥堵收费是比较有效的治理措施,但目前在我国,尚未有一个城市取这种手段来处理交通拥堵问题。在限制小汽车使用上比较有效的措施还有限制单人独乘制,就是为了提高汽车的利用率,有些道路禁止一个人单独驾车进入,只允许多人乘坐的车辆通过。这实际上是一种鼓励共乘的措施,在新加坡,这一措施与道路收费措施相结合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在我国,有些城市甚至一度不允许市民“拼车”,现在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虽然政府未明令禁止拼车,但是却并未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规范拼车行为。

(三)促进公共交通的措施不足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了很多年,实际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这些都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在出行时间、舒适性、便捷性上完全无法与小汽车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小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上一篇:中部期货交易中心与国际期货交易中心的初步比... 下一篇:中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