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蓬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

时间:2022-07-12 11:23:25

关于蓬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将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制度安排,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蓬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蓬莱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二、蓬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蓬莱市位于山东胶东半岛最北端,是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崛起的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县级市。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市农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47元,农民纯收入的绝对值与增长幅度在山东省均站前列,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数。我市辖580个行政村,47万人口,70万亩耕地,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全市粮食、油料近三年平均总产分别为15万吨、5万吨;全市果品面积50万亩,瓜菜面积5万亩,世界第七大葡萄海岸就在蓬莱,葡萄种植达到12万亩;拥有标准化规模饲养场1105个,肉蛋奶总产量33万吨,其中规模养殖产品占总量的75%。虽然有着雄厚的农业基础,但始终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2006年10月31日,国家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市在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增收为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按照“规范一批,培育一批,发展一批”的工作思路,成立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52个,合作社81个,协会6个。共有入社社员13480户,间接带动农户2.8万多户,占全市总农户的19%,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蓬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议

虽然蓬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短短的几年里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小,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都很低。如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认为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加强政策支持,开展宣传教育。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凡是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各种经济成份和经济所有制组织形式,都应该加以引导和扶持,促其健康发展。政府必须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成功经验,形成舆论氛围,把政府的良好愿望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依托在农村设立了“一会两站”,采取召开农民代表座谈会、开设电视专题、印发宣传材料、开展咨询活动等形式,广泛进行法律政策宣传,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基本精神进村入户,深入人心,让广大涉农企业和农户吃透政策,坚定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心。并且要与农业、科技等部门联手,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人及其成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指导农民开办专业合作社以及参与市场活动的途径,讲解各项优惠政策。

(二)探索良性机制,扶持健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搞得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们运行机制优不优。目前,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形成上有“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协会+公司(龙头产业)+农户”等形式。我们首先应到有成功经验的地方考察,学习别人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其次应该从本市实际出发,以农民获得最大的利润为目的,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确保农户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在股权设置上,为了限制合作社负责人持股较多,防止“一股独大”,可以对单个社员认购股金有所限制,这样就会防止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包括合作社自身的盈余过于向少数人集中,使以生产者为主的农民真正享受到合作社的好处。在管理上,可按照合作制原则,重大事项充分协商、以票决定,做到民主决策;在经营上,按公司制运作,实行社员大会和理事会制度;在利益分配上,采取以社员与合作社之间按交易额比例返还和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三)围绕特色产业,依托专业大户。我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应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依托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大户组建,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建社初期,特别是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企业和大户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暂时主动牺牲部分利益,让农户看到合作组织的实惠,尝到合作经营的甜头,逐步把周围的农户凝聚在自己身边,夯实基础,扩大规模,做大做强产业,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主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长期共赢。

(四)提升品牌效益,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注重提升品牌效益。有了自己独特的品牌,质量才有保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半径才会不断增加。所以我们一方面提高原有“金大黄金梨”、“ 咏春果贸”、“ 人和果品”、“ 吉源果品”等品牌的科技含量,做强做大这些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及加工品,特别要大力开发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通过创建品牌,申报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使产品提高档次和“身份”,在营销上实施品牌策略,进行品牌销售,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竞争能力。

上一篇:基坑侧壁土压力变化试验研究 下一篇:谈谈我国的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