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第17期

时间:2022-07-12 09:47:57

一提到老子,人们就会想到:一个银鬃长髯、意态潇洒的蔼然长者,骑青牛,过函谷,飘然而西,成仙去了。这个傅说是根据“史记”上一段话,加上后人的附会,留下来的。“史记”上说:老子是个主张清静无为,不愿让世人知道他的“隐君子”。老子在周朝,看到天下扰攘,不得安宁,便想隐居避世。走到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喜善观星宿天象。他事先已经知道将有神仙至,果然老子就来了。关令尹喜就说:你将要隐居了,请把你的学问写成书留下来吧!于是老子就写了“道德经”(即“老子”)五千言。后来,老子“莫知所终”。

这是一段近乎神话的傅说。其实老子是怎样一个人,“道德经”的作者到底是谁,到现在还没有考证清楚。

“史记”上说:老子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多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死后谥号聃,曾作过周室的守藏史之官。但“史记”上又说:有人以为老子就是楚人老莱子,由于他善于养生,活了二百多岁。又有人以为老子就是周太史儋,究竟是不是,谁也不知道。可见在汉代初年已经存在着关于老子的种种传说。

近代学者,对于老子的说法,也不一致。考证虽多,并无定论。有的说老子就是李耳,曾著“老子”上下篇;但不是老聃。老聃乃传说中的“古之博大真人”,实则无其人。有的说老子就是老聃,“老子”一书系老聃的手著。有的说老子是老聃,但著“老子”一书的是环渊,不过环渊在“老子”一书中,保存并且发挥了老聃的遗说。有的说老聃是太公任,李耳是离耳,著“老子”一书的是另外一个人詹何。

关于老子,众说纷云,但由于文献不足,难执一而从。老子其人既不知是谁,老子一生之行为活动亦不可考。不过,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老子”一书成于战国时代,并确有其作者。故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老子,主要是指“老子”一书所代表的思想,同时也是指老子这个人,即“老子”一书的作者。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22年——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过渡的时代。社会的经济制度、阶级结构、政治组织,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221年),列国兼并更加剧烈。新时代诞生前的阵痛,激荡着社会的各阶级、各阶层。老子生当这个时期,他细心地广泛而深刻地观察、研究了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以及人事的成败存亡、祸福荣辱等等因果关系,推而至于自然界万物变化的情状,提出了他关于社会、人生、自然的一个有系统的学说。

在应付社会方面,从自己来说,老子认为,应该像水那样,以柔弱卑下自守。水虽然是天下最柔弱的,但它上天为雨露,下地为润泽,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不断,烧不着;当他奔腾而下的时候,浩浩蔫荡,颤动山谷,冲堤决岸,淹没原野;聚则大无边际,莫测高深,小则无孔不入,滴穿顽石。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是说,柔弱可以胜刚强。又说,正是由于不争,所以没有祸患;江海洼地虽然低下,但它可以总汇百川之水。这说明了谦卑的好处。

老子主张柔弱卑下,并非是说人应该真正是柔弱卑下的。他是把柔弱卑下,当作一种手段,一种处世的方法,以保持或取得强盛尊贵的地位,使自己不致变成真正的柔弱卑下。他说:圣人把自己放在最后,自己反而会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得到保存;正因为自己不自私,反而使自己得到利益。“淮南子”这本书上有篇文章解释说:从前鲁国有个宰相叫公仪休,喜欢吃鱼。鲁国的人都给他送鱼。但公仪休不接受。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说:正是因为我好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有人说我不好,结果宰相被罢免了,那我虽然好吃鱼也吃不成了。现在,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就可以保住宰相的位置。这样,还愁没有鱼吃吗?我这样作,明的是为别人,实际上是为了自己。这是个坦白的自供。在“老子”达本书中,讲这方面的问题还很多。他说:有了功名,不要以功名自居,只有不居功,才能永远保持自己的功名。又说:贵是以贱为根本

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所以王公诸候称自己为寡德不善的人。这是以贱为本。众人都说自己贱,就无所谓贱了。众人都说自己贱,也就无谓贵了。既然无所谓贵,自然就不会争贵,就可以保住王侯的地位了。“淮南子”有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狐丘的人,对孙叔傲说:人有三怨,你知道不知道?爵位高的,人便妒嫉他;官大的,皇帝就嫌恶他;禄厚的,人们要限他。孙叔傲说:我的爵位越高,志向越低;官越大,就愈加小心;俸禄越多,便到处施舍。这样,就不会使人生怨了。这个故事,正说明了老子的思想。

自己这一方面以柔弱卑下自处,以防止其朝相反的一方面发展,保持原来的地位;而对于对方,则应设法使之居于刚强的地位。刚强已极,就要转化为刚强的反面,归于失败。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坚强者死之徒。”譬如一株树木,如果只直不屈,只强而不柔,最后总要被折断的。所以,老子讲到如何对付对方的时候说:你想收敛它,必须扩张它;想削弱它,必须先使它变强;想废掉它,必须先使它兴起来;想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韩非子在“喻老篇”里举例解释说:从前越王勾践在吴国时,替吴王尝粪,并怂恿吴王攻打齐国、鲁国、晋国,在黄池之会上,诸侯插血为盟,推吴王作盟主。但越勾践就趁吴国废惫了的时候,乘机将吴国灭了。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代,老子的这些思想正确地反映了当时贵族阶级间互相争夺的客观事实。不过老子更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了。但是,老子所讲的应付社会的方法,目的是为了保全自己,或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因此,他所说的,从自己这一方面来讲,不免流于虚伪做作;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就变成了阴谋权诈。他的这个理论,后来到了韩非手里,就更变本加厉地发展起来,成为后来的“人君南面之术”。中国历史上的大奸巨恶,就是在这种思想的训练下出现的。

人为什么常常不能达到柔弱谦卑的境界,而往往招致祸患呢?老子认为这是由于人有欲望。人有欲望,就要想种种办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要互相争夺。互相争夺必有一方面要失败。欲望愈大愈多,愈难满足,争夺愈烈,而人愈易受其害。不欲则不争,不争即不会受其害。所以老子说:少私寡欲,天下自然安定;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人若知足,就能够常常感到满足;知足的人,不受辱,能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到危险,可以长久存在。又说:一个人立身行事最要紧的是“啬”,即寡欲。“淮南子”“人间训”篇上说:从前晋国的智伯,非常骄横,贪心不足,攻打范氏和中行氏胜利了,还要叫韩家、魏家割给他土地,事情还没有定,又兴兵攻赵。结果韩、赵、魏一齐反了。智伯兵败晋阳,身死高梁,自己的土地也被瓜分了。“人间训”接着引用老子的话说:这都因为不知足的缘故。

上一篇:关于“夸父逐日” 下一篇:让青年发挥更多的独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