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用灵感点亮了学生习作之路

时间:2022-07-12 08:50:32

那一刻,我用灵感点亮了学生习作之路

这是一节习作课,同学们都在绞尽脑汁地写着。教室里静得出奇,只听见孩子们沙沙的写字声。我在教室里来回地踱着方步,一缕阳光从窗子里射进来,真让人感到十分惬意。这初春的暖阳使教室里变得好亮好亮,我沿着阳光瞥向窗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阳光为大地铺上了一片金黄。操场四周翠绿的香樟树像一排排整齐的士兵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有精神。微风吹来,新嫩的柳枝随风摇曳。心头突然涌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再看近处,旁边的花坛里,花儿们都竞相开放,红得像火,白的如雪,粉的似霞。争奇斗艳的花儿,引来了无数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微风吹来了呢喃的燕子和辛勤采蜜的蜜蜂,我情不自禁地叹道:“久违的春光真美!”

眼前的一切让我心潮起伏,瞬间的灵感不由得使我在黑板上自由发泄:我们在回忆,回忆那过去,过去的好时光留在我们眼里,我们慢慢诉说着过去,说着春天给我带来的美好故事。这些故事成了我永不褪色的记忆。

突然,一个孩子打断了我的思绪说:“快看,张老师。”我回过神来,转向黑板,此时,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们就这样默默地对视着,由于我异样的举动,孩子们乖巧的谁也没出声。过了好一会儿,一个不安静的孩子终于发话了。

“老师你写的是什么呀?”

“我刚才触景生情了。”我激动地说。

“触景生情?”这个孩子感到十分的诧异,同学们都把目光聚焦在她身上。然后疑惑地望着我。我激情洋溢,兴奋地说:“咱们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跟着我向操场走去,他们都在揣摩我带他们到外面干什么。

生:“张老师今天是不是有点神经质?”

生:“我想她一定是带我们出来晒晒太阳。”

生:“好久没有享受阳光沐浴,这感觉真不错!”

……

我一直保持沉默,到了操场,我吩咐他们在草坪上坐下来,我说:“今天气候怎样,想不想知道我刚才为什么在黑板上写那段文字?”孩子期待着我的回答。我接着说:“要想知道答案,你们就得用心观赏操场上的一切。”

生:“柳树像一位长发飘飘的少女。”

生:“玉兰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

生:“花坛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生:“娇阳妩媚,天空万里无云。”

……

孩子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对于他们无拘无束谈论,我欣喜万分。这时我说:“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是不是你们也和我一样,突发奇想,想起了曾经发生的故事,你们有这样的体验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像点燃的火把无法控制自己的嘴,不由自主地说起来。这时整个操场像炸开了油锅似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我示意让他们安静下来别影响其它班级上课。然后,把他们带回教室说:“同学们用我手写我心,把你们刚才说的写下来吧。”

此时,同学们兴味盎然,迅速拿出笔记本,在纸上写了起来。就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小霞同学不到30分钟就写了满满的一页。我知道习作对他们来说,从未感到这样轻松过。40分钟过去了,一篇篇充满童趣的习作,呈现在我眼前。有野外过生的,有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有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放风筝的,有沐浴着和风细雨清扫校园的,有班干部组织为贫困学生捐款的,有写春游的,还有写亲情乡情的……

其中有杨银璐同学在《蓝色的爱》中这样写到: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家乡的田野,也照在了继母那瘦弱的身上,只见母亲的白发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她背着背篓干什么去了?原来,继母为了给我买一个蓝色的书包,到山坡上捡桐籽去了。不料,她被蛇咬了一口,她忍住痛,用布裹紧脚,把桐籽背回家。自己在家疗养一个月。后来,她把桐籽背去卖了,给我买回一个蓝色的书包,母女之间多年的隔阂在这一刻被消除了,我感动得扑在她的怀中叫了一声从未叫过的“妈妈”。

还有陈讯同学在《让童年像门前小河般流过》中这样写到:自从我看了武侠电视后,我便非常崇拜那里面能铁掌水上漂的男主角,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在水上疾步如飞,我对这精彩动作的迷恋,使我总想试试。终于有一天,好奇心驱使我来到河边,那男主角的动作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模仿着迅速奔向水里。谁知我刚碰到水,身体就像一个铅球似的直往下垂,幸好岸上的人抢救及时,否则……

看着这一篇篇没有华丽的文字,而只是一种心灵写真的佳作,我如临其境,浑身洋溢的激情再一次激荡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这一刻我明白了以后应该怎样指导学生习作了——那就是让学生捕捉生活真实,给学生机会,创设情境,随意的表达,用语言文字说真话,吐真情,富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

从此,我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最美丽的场景,用心体会身边的动人故事,给学生创造习作机会让生活成了他们不绝的源头活水。以后学生都将他们的生活以习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写得好的作品,我会让学生搜集在班级优秀作文集子里。并采用多种形式给以鼓励。这样一来老师的外在激励变成了同学们的内在动力,因而激发了他们更浓厚的写作兴趣。他们在力图求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具有了更高的文学素养,鉴赏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他们每天到校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的习作又“中奖”了,他们投去的是赞赏的目光,并不是嫉妒的眼神,既有竞争又相互激励。就这样,渐渐地我班的习作水平整体大幅度提高,就连平时怕习作的学生也养成了留心观察,勤动笔的习惯。尤其可喜的是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教研室组织的作文竞赛活动中获奖了,有两个学生还在市级征文竞赛活动中获一等奖。

看着学生们写作激情的高涨,写作态度的转变,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我轻轻地吐了一口气,眼前一个个活泼的孩子仿佛变成了一株株小树苗,正在沿着春天的阳光茁壮成长!

上一篇:太仆寺旗2010—布鲁氏病疫情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怎样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