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基础渗流影响

时间:2022-07-12 08:36:18

探讨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基础渗流影响

【摘要】坝前泥沙淤积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定的劣势,优势在于提高水利工程垂直基础渗流,劣势在于会影响水利工程防洪等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利用坝前泥沙淤积是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坝前泥沙淤积问题的介绍,以某一水利工程威力,对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基础渗流影响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泥沙堆积;渗流问题

坝前泥沙淤积过于严重,会影响水利工程容量,进而使得水库防洪、灌溉等功能受到影响,但是坝前泥沙淤积也有一定的益处,比如会提升坝体防渗性。作为天然防渗措施,坝前泥沙淤积已经在我国很多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总体讲,如果加以正确运用,坝前泥沙淤积益处更大。

一、坝前泥沙淤积问题

我国某些水利工程附近的河流,存在着比较多的泥沙,这些泥沙逐渐的堆积到水利工程坝体结构前,对坝体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随着泥沙逐渐沉降,坝体结构上逐渐出现了非常有利的防渗结构。如果水利工程规模比较小,施工建设时,施工人员常常会为防渗问题感到困扰,而通过上述方法,则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完全可以借助这一天然优势。这样既能够有效减少施工量,也可以提升工程抗渗性以及延长了工程使用寿命。

二、某水利工程坝前泥沙淤积情况以及对大坝基础渗漏影响

1、水库蓄水初期

1.1坝前泥沙淤积

该水利工程,竣工后坝前库底高程为132m左右,而待到蓄水结束后,泥沙开始逐步淤积,一段时间后,泥沙淤积厚度越来越大,顶面也因此抬高。通过资料调查显示,该水利工程在2010年、2011年、2012年这三年,坝前1.32km位置,分别为160.30m、174.90m和180.50m,经过计算,坝前泥沙淤积厚度达到了47m,整个淤积面已经保持水平。

1.2坝前淤积铺盖防渗效果

某水库自下闸蓄水到2013年7月,水库最高水位为240.87m。从2009年10月水库开始蓄水到2011年8月,库水位与P81水位差总体上随库水位上升而增加、随库水位下降而减小,2010年11月8日,上游水库进行拉沙运用,某坝前淤积明显,导致库水位与P81水位差突增16.4m,坝前其他渗压计读数也普遍下降,表明蓄水初期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基础防渗效果显著。随着坝前泥沙淤积厚度增加速度的放缓或停滞,这种变化在2012年9月~2013年7月库水位在230m以下时已变得不明显。

2、高水位时期

2013年后,汛期受“华西秋雨”影响,某水库水位快速上升,10月15日达到265.48m,超出前期最高水位(240.87m)24.61m,距水库设计最高水位275m不足10m。2014~2015年,水库最高水位分别为261.99、263.41m,水库进入高水位运行期。

2.1坝前泥沙淤积

2015年8月26日,某坝前泥沙淤积面高程为182.5m,比2013年7月11日升高了3.7m,泥沙淤积厚度约为51m,坝前淤积面仍然为水平面,泥沙粒径也基本未变。

2.2坝前淤积铺盖防渗效果

经过2013年汛后首次高水位运行以后,某水库坝前淤积铺盖水头削减比率与库水位的变化呈反比关系,随库水位升高而减小、随库水位降低而增加;随着高水位运行时间的延长,淤积铺盖的水头削减比率变化幅度也逐步减小,2015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75%,也就是说,从坝基防渗来讲,淤积铺盖削减了大坝工作水头的一半以上,说明坝前淤积铺盖的防渗效果较好。

三、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基础渗流影响思考

上文介绍的大坝,设计人员采取的垂直与水平防渗相结合的方法,但是主要以垂直防渗为主题,水平防渗起到辅助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若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已经达到3年,蓄水能力却不高,此时将会加速坝前泥沙淤积,而且会形成初步铺盖,开始固结,此时水利工程底部垂直渗漏效果会得到明显改善。泥沙经过3年淤积,水平方向上的覆盖已经成型,而且会随着水位变化而随之发生变化。两者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即水位高,水平淤积覆盖无论是在体积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会呈现出减小的态势,反之则不同。这可以说是天然的防渗手段,不仅造价成本比较低,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效果也能够得以保证。基于上述初步分析意见,我们可以对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基础渗漏产生的影响作出如下思考: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水利工程都能够运用坝前泥沙淤积来进行防渗。此种防渗手段的应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水利工程竣工后,并不存在泥沙淤积,坝体以及坝基也不会出现渗透,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拦河坝能够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坝前堆积的泥沙必须是细沙,具有非常小的渗透系数。

第二,水利工程坝前泥沙淤积厚度越大,在水利工程坝体需要承受的水力坡降也会越大,尤其是入渗点坡降会有更为明显的增加,所以施工人员需要预先对上游坝坡进行有效的防护,以此有效的防止渗透破坏。而下游,施工人员也需要按照出溢点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排水方法,以此确保水利工程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势。

第三,尽管水利工程坝前泥沙淤积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当泥沙淤积厚度为9m或者超过9m时,水利工程的渗流量并未降低,基本上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为了能够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有关人员必须及时应用相应手段冲淤,以此确定水库发挥出效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初期,如果泥沙在坝前能够快速堆积,会对垂直防渗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泥沙淤积厚度过大,否则会影响水利工程的功能发挥。要想此种方法发挥最大的功能,相关人员还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屈章彬,台树辉.小浪底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基础渗流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09(10).

[2]樊云,李云中,王宝成.三峡135m库水位运用初期坝前泥沙淤积分析[J].人民长江,2006(12).

[3]张文波.分析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基础渗流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3(06).

[4]陈一明,谈广鸣.淤积固结条件下坝前泥沙压力对坝体影响的试验[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02).

作者简介

娄汉宇,出生年月:1977年2月20日。民族:汉族。现任职称:水利工程工程师。拟进职称:水利工程高级工程师。

上一篇:配电网线路故障的定位方法以及问题分析 下一篇:UNESCO“教育2030行动框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