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2-07-12 01:55:12

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只有七万多字,算不上鸿篇巨著,但它涵盖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如生活、学习、劳动、理想、做人、真理、爱情、友谊等。全书始终贯穿着如何做一个充满爱心的幸福而高尚的人这一主题,内容博大精深,给读者以无限的教育启迪。以下几方面尤其让人感受深刻。

1. 关注孩子的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在小孩子身上看到明天的成年人”,这正是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在内的多数人应该具备的眼光。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和未来成长,告诫人们不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开放思维,促使孩子全面长进,不要一味地死盯分数不放。而这正击中了时下教育的软肋与弊端,让人警醒!

2.呵护孩子的人格

“孩子是神圣的和纯洁的,即使在强盗和鳄鱼那里,他们也在天使的位置上。”苏霍姆林斯基教导儿子,当然也包括我们芸芸众生在内,千万“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情绪的玩具,忽而温存地亲吻,忽而狂暴地脚踢。专横的爱还不如不爱的好。专横的爱,这是一种可怕的摧残儿童的力量”。他所描绘的这样的情景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地发生着,甚至是变本加厉地进行着。每当孩子考试得了满分,竞赛获了奖,或是自己有了高兴的事情,一些家长或教师对孩子便是大张旗鼓地表扬或无微不至地疼爱;而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是做错了事,或是自己心情郁闷之时,对孩子则是棍棒交加,大发雷霆。孩子备受“摧残”。孩子的喜怒哀乐要伴随家长、教师的心情、脸色而“阴晴”有别,殊不知,这是违背教育原则与教育规律的。须知,孩子永远处在“天使的位置上”啊,容不得教育者的“随心所欲”!

3.拥有高尚的品德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这是人性的深刻体现”“人是最高尚的美的化身”。他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五年大学能培养出一个工程师(他儿子学的是无线电物理专业),但学会做人需要一辈子。这与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一生所追求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主张何其相似。他同时指出:“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要珍惜自己的尊严――这是人的真正的、美的源泉。”可是,反观我们现在的情况,依然是“重智育,轻德育”大行其道;高分数、升学率能一俊遮百丑,能够抵消掉品性上的种种劣迹。这是多么危险的教育观啊!

4.培植友谊的人性

苏霍姆林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我们之所以需要友谊,并不是想用它打发时间,而是要在人身上,首先在自己身上培养美德。”他将友谊上升到培养美德的必然要求的高度,而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装饰”或“矫情”。他进一步阐述道:“要使每个人从少年和青年早期起就对人的高尚精神深怀赞美,产生敬爱之心。”人只有有了对人性美的信任,才不会精神空虚。相反,“心灵空虚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他体会不到友谊中的人性”。但这一方面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5.劳动成就的志向

在论及“劳动”与“志向”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儿子:“只有通过劳动,人的志向才能跨上智慧的、创造的、科学的大道。”也就是说,人的志向和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尊重和热爱劳动,做一个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过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生。而那种养尊处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有索取与享受,没有创造、奉献和回报生活的人,谈何志向与理想呢?“天堂和人世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在天堂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志向工作。”这才是我们今天教育孩子需要走向的终极目标――劳动是辛苦着并快乐着的过程!

该书中的真知灼见随处随时让人受益匪浅。“女性美是人类美的最高表现,在这种美中可以看到新生命的诞生,看到美好事物的生长、开花和凋落。”“女性的美是人类美的顶峰。”这就是要求孩子能够天经地义地热爱、尊重养育自己的母亲,并且把这种品行作为衡量道德的一种尺度。因为“人道主义对人的尊重,都是从尊重妇女做起的。人性美最明显地体现在女孩、女青年和妇女身上,因为女性是新生命的创造者”。

“爱情的道德纯洁性,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爱情是生活中的诗歌和太阳。”“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真正的爱情,要求终生承担巨大的、神圣的义务。”“没有共同理想和追求的爱情是可怕和不幸的。”“人们一旦结婚,就不仅承担了法律的和物质的责任,而且承担了精神责任。”这些话对于今天的我们用来开导那些所谓“早恋”的孩子们是有“说服力”与“震慑力”的。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中我们分明读懂了他高屋建瓴的教育思想和指导理念。希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诲能够铭刻在每一位教师、家长的心中,并使之付诸行动。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3卷包括《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三部分。)

【作者单位:1.安徽蚌埠市淮上区华圩中学,安徽蚌埠,233400;2.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上海,201100】

上一篇:站在孩子这边 下一篇:那天早晨,我学会了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