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铁梅骨竹潇洒“岁寒三友”竞风流

时间:2022-07-11 08:49:19

艺术档案:

汤清海,男,1935年生于河南南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研究员、教授。

1957年毕业于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前身),师从黎雄才、关山月、张诏铭、杨之光先生,美术理论受迟轲、陈少丰先生教诲。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5年任齐白石纪念馆首任主持副馆长、馆长。

社会任职:中国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理事、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中国崂山康成书院名誉院长、书画导师、山东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省陶瓷美术学会副会长、湘潭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八十年代前专攻人物画和艺术陶瓷创作,八十年代后转攻山水、花鸟。其传统功底深厚、笔墨精到,在艺术创作中同时注重真情实感的倾注和对时代精神气息的追求。山水布局奇险,气韵灵动,大气雄浑;花鸟构图往往别出新意,画面清逸富有情趣,尤擅画兰。书法擅楷、行、草、隶,瘦金尤佳,寓书于画,格调高华。

汤清海先生为人平和仁厚、澹泊豁达,为艺坛书画双佳、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在中国画中,松、竹、梅是画家喜爱的题材,画家取松、竹、梅傲霜凌雪的特点,借以表现人的品格与气质。早在南宋时期,画家赵孟坚就将松、竹、梅放在一起,“岁寒三友图”遂以自成一格。

传统的“岁寒三友图”,有的是表现“松、竹、梅”,也有的是表现“梅、竹、石”。而汤清海先生的“岁寒三友图”,则是将四者有机地安排在一起。在构图上,汤清海先生更是独具匠心,运用近似“剪影”的方法,将松、竹、梅定格在画面上,背景 “留白”。这种源自于南宋时期马远、夏圭的“边角构图法”,进一步彰显了景物个性。

汤清海先生早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投师于黎雄才、关山月等诸先生门下,其“松”源自于黎雄才先生的“嫩松”,而又自成“铁松”一格。其“梅”源自于关山月的“骨梅,”用笔冶炼而又厚重,“骨梅”的个性进一步显现。观汤清海先生的“岁寒三友图”,只见,在高山云雾之间,悬崖峭壁之上,铁松斜出,寒梅傲骨,竹影摇曳,“岁寒三友”呼之欲出。中国画最难表现的是“画境”,汤清海先生的“岁寒三友图”与宋画“踏花马蹄香”有异曲同工之美。

汤清海先生笔下的“岁寒三友”,显然有别于“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的文人画。但,你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你会自然想到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西南北风”的诗句来。这也是八十高龄汤老先生的内心写照,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伟大时代所赋予“岁寒三友”的人文精神。

上一篇:房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城市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