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广告商联姻的大片们

时间:2022-07-11 08:18:59

与广告商联姻的大片们

仅仅是电视连续剧中间插播广告的时代已经过去,貌似春晚、国产大片中植入广告也成为了老生常谈。近期热映的美国大片《变形金刚3》中植入中国企业广告变为热门话题。影片中男主角穿着美特斯‘邦威的衣服出现了两分钟,只要有电脑的地方就一定是国人熟知的Lenovo,在电梯中,亚裔演员正喝着牛奶,对于某人的打扰,异常愤怒地说道:“让我喝完我的舒化奶”更被网友称为“最牛植入”,因为该牛奶在片中有中文包装、有台词植入,出场长达10秒钟。当我们还在责怪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植入广告太多的时候,其实在好莱坞这样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了,只是因为国外大片中的品牌国人不太熟悉,就没有这种直观感受,真当植入的是中国品牌时,国人才感叹原来如此。而与此同时,我们更该在意的是中国企业不断崛起的速度已经到了让全世界人都为之惊讶的程度了。

说起广告植入,相信春晚和国产影片已经挨了不少骂。当然无论是国产大戏还是国外大片,植入广告也愈来愈疯狂,晃得人眼睛疼。质疑归质疑,广告商与影片商之间的合作却乐此不疲,原因何在?答案是互惠互利。这样道理就很容易说得通了。

实现双赢,何乐而不为?

一名在好莱坞大片厂和中国电影行业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企业和片方之间的合约会包括植入广告和后续的营销活动。此次在《变形金刚3》中伊利的整体花费应该在5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要想傍着《变形金刚3》露脸,广告费着实不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美国大片中出现一个品牌的植入广告,每秒钟的收费接近2000万元。”据该业内人士估算,此次四大国产品牌投在《变形金刚3》上的广告费总额恐怕要超过6000万元。“虽然植入广告费用不低,但绝对划算。”美国电影研究专家蒋勇分析,此次《变形金刚3》的全球票房至少超过10亿美元,中国内地的票房至少达到10亿元,对国内品牌来说,植入广告绝对是傍上“大款”了,加上影片在全球百十个国家“走”上一遭之后,对于想要走出国门的国产品牌来说,宣传效应绝对让人惊喜。

回过头看,在大家纷纷感叹国内品牌企业“威猛”的同时,不得不承认,植八广告已经成了电影的生存方式之一。拿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来看,20多个植入广告让影片商在电影上映前就收回了一半的成本。而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有了植入广告,还没上映就收回80%的投资。对于大多数中国电影来说,植入广告好比是救命稻草,能抓多少就抓多少,用冯小刚的话说,“中国电影除了票房收入,就只有植入广告这一块蛋糕可以抢了。”有数据显示,在好莱坞电影中,广告收入占票房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3%。甚至有影评家直言,“变形金刚”如果没有广告,三大影视系列也不复存在了。虽然有些夸大其辞,但也不无道理。

中国企业迅速崛起.

国外大片也低头

广告收入大户中央电视台每年的广告招标一结束就会引起巨大的社会舆论。2010年春晚报时广告被美的集团以5201万元中标;“春节联欢晚会我最喜爱的节目”评选冠名底价6800万元,这个冠名已经被某名酒品牌投到,这两项加起来,广告收入已经过亿。这还没有加上春晚前后的贴片广告、贺电祝福广告、植入小品中的软性广告

这样算来,2010年春晚的整体广告收入超过6.5亿。去年年底结束的竞标会上,央视广告部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宣布,2011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招标总额126.6870亿,创17年新高,其中美的集团投放全额最大,成为2011年央视广告标王。本次现场竞拍结果为:劲酒4.4亿元位居第一,五粮液4亿元排在第二,泸州老窖3.2亿元列第三,雨润集团2亿5437万元居第四。这一连串的数字就能看出,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媒体宣传,不过这样大手笔的费用也一定是要建立在企业实力的基础之上。

国内已是如此,攀上好莱坞大片就更要财力雄厚。早在多年前就有很多依靠电影大片的广告效益不断做大做强的品牌先例。比如说:在万人迷布拉德彼特与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史密斯夫妇》中,很多人记得这样的镜头:在被炸毁棚子中,发现一台笔记本电脑打开里面的东西还在,这个极具抗震性的电脑牌子就是Panasonic(松下),在这种爆破较多的影片中,拥有一部坚固耐用、抗震防摔、防尘防水的随身笔记本就显得比较真实并且自然。在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国品牌的出现,实属遗憾。今年《变形金刚3》中多次出现的中国品牌无疑是拉开了中国企业植入国外大片的序幕。这电证实了中国企业的迅速崛起已是事实。

要知道一个品牌想要植入国外大片并非易事。从电影制作初期,导演、制片人、影工场以及品牌公司进行了多次远距离电话会谈。每个广告的敲定都是多少日夜的努力付出得来的。这其中要经历多少沟通已无法计算,企业的要求和片方之间总会有冲突,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才能达成最后的共识。中国企业为此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不管怎样结果是好的,让国外的电影人士无法忽视的也正是中国企业的实力和努力。虽说国内品牌植入了好莱坞大片,但在《变形金刚3》的新闻会上,导演迈克尔・贝坚称:“利用舒化奶的桥段只为喜剧效果,我不是在拍牛奶广告,我是在拍《变形金刚》,‘shuhuamllk’是个国外名字,我们觉得这样用会造成喜剧效果,美国观众确实笑得很开心,换成可口可乐就不好笑了。”电影导演一直表示并不是为了广告而广告,秉承不能改变故事和剧情,影响片子质量和尊严的原则,运用特殊的喜剧元素,来激发表演灵感。但《变形金刚》本身就是面向世界的电影作品,拿舒化奶和可口可乐比较,哪个更令美国人觉得搞笑会不会太过牵强。不过值得相信的是,用了“shuhuamilk”作为台词,美国人笑了,中国人也笑了。

植入广告已不再是新鲜的事情,但是如何能够做到植入得自然得体,让人耳目一新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当然我们电欣喜地看到国内品牌在好莱坞巨作当中频频亮相,反过来讲更应该感到高兴,哪怕是假装骄傲一下呢。

上一篇:地景大道:时空交错的城市风景 下一篇:奢侈品“魅惑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