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浅谈班主任工作之艰辛

时间:2022-07-11 07:11:19

初为人师――浅谈班主任工作之艰辛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看着学生的成长,回顾这一年的教学,我感觉自己学到了许许多多。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我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来说,首先感受到的是压力,因为自己没有经验,因此在教学和管理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并没有气馁,不断的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尝试不同的方法。

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庭的唯一希望。面对这样的压力,作为初为人师的我来说唯一有的就是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热情,由于经验缺乏,让我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因此,常常会给自己施加压力,有时候甚至不知所措。如在刚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仅日常工作就让我忙得不可开交,更不用说处理其他事情。遇到突发事情就迷茫,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地开始适应了,这时,我开始思考该怎样开展工作,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

一、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师在课外要多阅读相关的书籍,有时候书籍能够给我们很多的灵感,有了理论的支持会事半功倍。

二、努力做到言行一致,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表率。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先做到。有一次我说运动会谁投稿最多有奖励,但是由于我的疏忽,忘记了,结果学生就觉得教师言而无信,这时我意识到自己要言行一致。还有一次我走在班级里,看到班级里很脏,我弯下腰把垃圾捡了起来,这时大家就开始看自己位置上是否有垃圾,并开始捡起来。可见,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而当一个老师要求学生的自己没做到,就会给学生一个说话不算数的感觉,信任程度也就越来越低,班级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三、师生共建班级规章制度,责任到人。

在班级管理中,一个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公平意识、平等意识等,也就是说,制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约束、控制的工具,还应具有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有种自省意识。比如我们在吃零食的问题上就一起讨论过。另外我们班的位置也是学生自愿选择,并自愿选择同桌。师生共建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尤其是心理认同)受到教育,将大大发挥管理制度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遵守班级规章的自觉意识。

起初总是发现扫地有人偷懒,而且人越多扫地越慢。后来想到了责任到人,就制作了详细的值日生安排表,经过实践,发现扫地的速度明显变快而且变得干净了。

四、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刚刚接手的时候觉得很累,因为事事亲力亲为不敢让学生做,后来经常听到一些班主任这样说,当班主任真累,既要管学生的学习,还要管学生的生活,又要管学生的思想,这才发现自己的精力有限根本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于是,想到了培养班干部,刚开始我指定学生做班干部,发现学生都不听从。然后我就去跟老教师讨教,原来是没有帮他们树立威信。接着我便开始了培养,做法是:

1.发现选拔班干部

利用一切机会观察学生,怎样考查和选拔班级干部呢?我遵循的原则是:①从原来的班主任那里了解情况。②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听取意见。③细心观察在学习及参加各项活动中的表现,爱好特长。④查阅学生的有关资料。⑤与选择的学生直接对话,观察言行举止,内心表现。班级干部的产生可以全班同学反复酝酿,成熟之后,投票选举,这样有群众基础,也有光荣感;也可以毛遂自荐,征得学生同意,这样有责任感。

2.教育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为此,我经常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组织班级活动,给他们创造锻炼机会,帮助他们处理好班级日常事务以及干部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有时让干部自己处理)。如组织班会。班干部也只有在当干部的实践中才能锻炼、提高自己。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班干部也是一名学生,他们也在成长,他们与同班同学同样处于相同的年龄段,身上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对当班干部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如,有的认为“当干部吃亏”,不愿当干部;有的愿意当,却是为了表现自己;有的有“特权”思想等等。为此,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如我为每个班干部指定了职责范围。

班干部毕竟是少数的几个骨干,建设好一个班级还要不断扩大班干部队伍。方法是:一是在日常班级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二是交给他们一些任务去锻炼;三是帮助他们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四是通过改选把他们吸收到班委中来,经过改选后我又增加了几名同学,这些同学并不是学习最优秀的,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学生自律,另一方面是激励其他同学。

五、抓住教育时机,促进学生发展。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时间这个客观条件,当教育学生的时机未到时,要善于迂回并创设、捕捉另外的时机。一次我在处理两位同学打架的时候,我问他们为什么打架,他们谁也不愿意开口,一直僵持着。我觉得这不是办法,于是让他们两个都在那里冷静了一会,终于有一个同学先开口说了,而另外一个始终不愿意说,好像很委屈的样子。这时我就让说完的那个去走廊上,这时这个学生终于道出了原委。

六、加强家校联系

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要管理好班级、要教育好学生,就要对事业、对学生投入充分的爱心。要像父母爱子女那样去理解和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时,我能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对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心血。一旦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家校配合,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七、激发学生的自信

心理学家说过:人有一种暗示心理,大家说他行,他本人也觉得行,因而样样争先;大家说他不行,他也就觉得自己差劲,甚至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反正不行。尤其是对于差生,我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各种方法激励他们,唤起他们的自信。如有一个学生作业不做,他说他做不来,后来经过了解他是没有信心,因此,我在他每次作业的后面写上评语,鼓励他,帮他树立信心。

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他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让每一名学生早日学好本领,成为展翅高飞的雄鹰。

我在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学,虽然前进的道路是崎岖的,但我会珍惜每一次机会,让教育在教学中洋溢微笑的面孔,让师生在互动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上一篇:与孩子一同成长 下一篇:谈“儿童诗”的语文课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