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山水画造型观念的演变

时间:2022-07-11 06:33:09

宋元山水画造型观念的演变

摘要:对中国绘画史稍有关注的艺术史学家都知道,自从元代起真实的大自然通过山水画这种独特的取形方式后就不像西方风景画那样变得更为打动观者的视觉,而更多的是启发出另一番心境。

关键词:宋元;山水画;演变

中图分类号:J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70-01

一、问题的提出

两宋之后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不再给观者大自然本应在心中唤起的激情――这是观看西方风景画经常出现的情况,中国的山水画为什么在一种朴实的写实主义之后,很快被文人画家不同程度地转变为一种超于科学的与物质世界一一对应的写实主义,达成了一种心性感知的体验方式。从两宋以后再也看不到早期中国画家那种朴实的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自然本身也就成为山水绘画的托词。本文欲从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和元代《写山水决》来解读宋元山水画的造型的变迁。

二、由立体向平面的演变

五代至宋,笔墨效果上皴、擦、点、染这样一套“标识符号”的出现,使山水画由尚嫌呆板、概念的装饰风向更为视觉化的写实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郭熙“三远法”的提出,为艺术家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以及复杂的构成与自然山水对应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范宽的作品表现出五代宋初时期画家对自然真实的无与伦比的关注。就像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在他的书《永恒的象征,中国山水画艺术》(Symbols of Eternity, The Ar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中所说的那样:“范宽的意图很清楚,他要让观者感到自己不是在看画,而是真实地站在峭壁之下凝神注视着大自然。《图画见闻志》中说:“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枪笔俱均,人屋皆质”,或“画屋既质,以墨笼染,后辈目为铁屋”,其实都是一种关于物理效果的描述。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说:“时人议曰,李成笔迹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画远望不离坐外。”皆所谓造乎神者。

到了元代,赵孟\怒斥其“粗疏无古意”“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丛生,岂可观也……”他说的“今人”,实际指学习南宋画法的人,南宋画派李唐为宗师。元代文人并不是不喜欢南宋的主流画风,而是不喜欢太写实和太剑拔努张的那一路画风。他们是希望找到适合文人们观看习惯的图式风格来对之前的画风进行校正。转化的重点在于:

1.简化宋画的皴法,加强了勾的地位,即线结构的清晰,并加入了书法笔意;2.弱化了“染”的地位,使具有书法笔意的线结构处于观赏的重点,用一些长的、短的、尖的、秃的、清楚的、毫不混杂的线条的组合。正如董其昌所说:“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既是此意,可以这样说,宋画的意趣更多是靠“造境”表达出来的,而元以后的画的意趣是靠“书写”表现出来的;3.主动将具有立体感的团块“压扁”。

元代的绘画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原则,画面趋于平面化,而线条本身可以独立出来成为独特的审美对象。

三、笔墨的独立性

在宋代,笔墨是为造型服务,精彩的笔墨依附于严谨的造型上面,注重的是整个画面的氛围,以大量的皴擦,渲染和透视关系的正确处理来达到“造境”的目的。宋人在水法和墨法上已经高度成熟,对材质的把握很熟悉。郭熙还总结了一些非常生动的用淡水墨的技法:“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以水墨滚同而泽之谓之刷……烟色就缣素本色,萦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见笔墨迹”,简直就是对获得“淡墨如梦雾中”的最真实的笔墨技法分析。在当时,墨主要是用来染的,缺乏独立性。而元代则一变宋人大量的染,而用线来概括物象,不求尽像,尽取其意。如“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峥嵘之意”、“画只不过意思而已”,公望《写山水诀》中:“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 “筋骨相连”,“糊突其笔”都是前面郭熙所没有提到的。元人有意识地把书法用笔加人绘画的用笔.注意到笔墨本身的抽象审美意味,这是宋代画家画作所不具有的,或者说不是有意为之。

董其昌说:“以自然之蹊迳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宋元绘画都是经典,所处时代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物象的方式也不同,宋人严谨而法度俱全,以绘画本身的表现语言来表达大自然的自然景观,塑造意境,采用的是“画”的方式。而元人把诗书画结合起来抒发胸臆,对画的造型要求有所下降,笔墨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以书入画,绘画成为“写”的状态。“读”而不是“看”成为中国画的观赏方式。至今还深刻影响着当下艺术家的创作,在当代中国画家的集体意识或潜意识里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网,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当代及未来的中国画。因此,本文对宋元山水画造型风格转型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为当下中国画继续沿着民族性的艺术探索找到一些传统因子,同时拭去当下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许多认知误区。

参考文献:

[1]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上一篇: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碰撞 下一篇:书法笔法入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