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与创新

时间:2022-07-11 06:24:47

论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与创新

摘要:和谐社会的理念对传统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工程管理创新已迫在睫。本文从传统工程管理的特点及其弊端出发,深入分析了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提出了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研究分析了绿色工程管理的科学内涵、原则及其创新之处,从而对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普及,陈旧的工程观逐渐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形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工程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在工程管理领域仍然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其理念与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进行工程管理创新,推行绿色工程管理已经十分迫切。

一、传统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在传统的工程理念中,很多人将工程活动理解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工具,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这样一味地向自然无限制地索取,必然会使工程活动成为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直接力量。

传统工程管理的核心价值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它主张以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四大目标的控制为主线,但却不注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传统工程管理价值观中,质量控制是以建筑产品本身的质量为主要对象,缺乏关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方法;成本控制强调的是在经济方面的指标,完全忽略了生态成本;工期控制强调的是效率指标;安全控制则主要考虑施工和结构安全,而忽略了环境安全。

二、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活动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在生态平衡理念的指导下,必然要求工程活动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任何工程的实施都离不开工程管理,所以基于绿色生态的理念进行工程管理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从管理思想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管理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还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代表学派,尽管他们各自采取的工程管理方式不同,但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当今社会,企业的商务环境包含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两种环境范围内发生的一切成本都必须作为内部成本来加以考虑。特别是由于工程管理的对象多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实施工程管理的组织不能只将提升组织的经济效益与效率作为惟一标准,而是必须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工程管理的创新对于丰富和创新管理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管理范式正在不断优化,但尽管如此,我们所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始终不是管理者重视的关键。就工程管理而言,管理手段与方法主要围绕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以及安全目标的控制,关于生态环境目标的控制方法仍然十分缺乏。

总之,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题,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所以陈旧的工程理念必然被新的工程观所取代,要求工程管理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遵循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价值观的改变使绿色工程管理成为可能。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和深入,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愈来愈强烈,由此,包括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制定者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都被人们很自觉的付诸于行动,这使绿色工程管理成为可能。

其次,政策与技术方面的支持为推行绿色工程管理提供保证。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要求下,国家在财政、税收、法律等方面采用倾斜的政策大力扶植绿色建筑,这必然会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行;在技术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绿色技术”层出不穷,这些高科技势必会为绿色工程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1、绿色工程管理的科学内涵

工程管理活动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在正确的工程理念指导下,对具体的工程进行决策、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活动与过程。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在工程理念中加入“绿色管理”的思想,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绿色工程管理的原则

绿色工程管理作为一种新生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所以不能按传统的工程管理的步骤进行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绿色工程管理不是单方面的,它涉及的领域特别广,包括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在这宽泛的领域中必然会产生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这就要求运用系统的原理来处理这些矛盾的辩证关系。所以绿色工程管理要遵循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局上对各个环节统筹安排形成建筑工程与其周围因素之间的联系,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使之协调、有序,最终建立起人—建筑—自然和谐共赢的生态环境。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任何不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认真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抓住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工程而言,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本身的内在特殊性,要求绿色工程管理必须客观分析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能采取机械和绝对化的态度和方法。

(3)以人为本原则。工程是人建造的,人通过工程建造活动的开展,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从另一面来看,绿色工程活动又可以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因此,绿色工程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建造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原则。绿色工程管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工程管理活动,它必须准确把握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先进性是基础,实用性是保证,经济性是目的。没有实用性,绿色工程管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样经济性就没有保证。没有先进性,工程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条件,而且还要耗费宝贵的资源。不讲究经济性,工程管理活动也就只是浪费资源,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3、绿色工程管理的创新之处

绿色工程管理活动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工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其创新之处表现在:

(1)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绿色工程管理区别于传统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追求生态目标,树立绿色价值观。绿色工程管理应该是在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2)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多重目标。工程活动关联到人类、社会和自然,它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这决定了绿色工程管理目标的复杂性,不能再片面地追求工程的经济价值,要同时考虑到其社会和生态价值,使工程活动在追求经济社会利益的同时能够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3)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绿色工程管理工作涉及项目构思、批准立项、施工开始、交付使用和拆除(结束)等多个环节,包括目标设计、规划与建筑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等阶段,在全生命周期中都必须考虑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强调一个生态化的全寿命过程管理。

4、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分析

工程活动是有价值取向的活动,工程活动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世界,同时工程思维是以价值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工程思维和工程活动不但必然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而且还希望这个价值目标能够尽可能的优化。因此,推行绿色工程管理必须明确其价值导向,系统地把握其价值观。传统工程管理要求质量应达到建筑产品本身的品质标准;成本应完成工程所需费用最小化;工期就满足完成工程所需时间最小化;安全应符合施工过程安全,建筑本身结构安全。4 个目标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应统筹考虑,在协调中达到各自的最优。

同传统的工程管理一样,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也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手段最终体现在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目标上。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要求在质量上,除建筑产品本身的品质达标外,还要求保证环境的质量,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尽量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成本和工期,完成工程不能再是唯一的标准,要考虑到维持和优化生态环境的费用与时间。在安全上,除了施工安全、建筑本身结构安全外同样要考虑到环境的安全,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隐患。

四、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工程管理是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对工程管理创新的一种尝试,它拥有传统工程管理活动无法比拟的优势,尽管尚不够完善,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普及,人们将逐步接纳并乐于运用绿色工程管理模式,绿色工程管理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工程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勇,于海丰.关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6,(1).

[2] 徐艳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 付晓灵.谈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绿色工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

[4] 李 艳.颜成书.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绿色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5).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投标报价 下一篇:二郎坪渡槽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