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王制造者

时间:2022-07-11 05:26:33

新地王制造者

眼下全国土地市场大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民营房企屡成“地王”制造者。佳兆业、泰禾、懋源等民企在一二线城市大手笔拿地。民企的激进,折射着土地市场整体的“疯狂”。然而,随着“钱荒”背后的流动性收紧,高价拿地的民企,会不会后期消化不良,“地王”是否成为潜伏的危机?

民企横扫土地市场

佳兆业今年的拿地手笔之大,令业内咂舌。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至目前为止,佳兆业在今年土地市场上的投入近120亿元(含合作拿地),已经接近其去年45亿元土地款的3倍。而其所摘土地,几乎横扫广州、深圳、杭州、青岛、武汉等一二线城市。

6月8日,广州市今年的总价地王在佳兆业手中诞生,一块被称为“巨无霸”的宅地被佳兆业裕瑞联合体以45.6亿的价格拿下。业内推算,算上配建保障房成本,该地块总成本可达50亿元。在这次令人瞩目的竞地中,中海地产、雅居乐地产、绿地集团、万科地产等10家开发商都“败阵而归”。就在一个月前的5月,佳兆业刷新了广州市的“单价地王”。

在北京,近两月的土地市场也被处于三、四梯队的民营房企,接连掀起浪潮。

4月至6月之间,泰禾地产已经在北京连续4次拿地,包括石景山商务地块、通州台湖镇地块等,5月更在台湖拍出区域的单价地王。据统计,其上半年在京拿地总额达64亿元左右。而在5月21日,泰禾发出公告称,今年公司将新增60亿元的拿地额度,全年额度从50亿元上调为110亿元。这意味着泰禾在下半年依然会大方出手。

而在7月3日的夏家胡同地块拍卖中,黑马民企懋源力挫群雄、最终胜出。5月在上海诞生的46亿元地王,拿地者是“名不见经传”的北京福润天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被曝出幕后东家乃是北京的K2地产。然而,业内质疑这家靠二手房起家、从事经纪业务、常在路边发小广告的K2地产,是不是在“蛇吞象。”

背后的资金支持

其实,民企近期“底气十足”地拿地的态势,是今年二季度以来土地大热的一个侧面。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6月《2013年5月份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报告》显示,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同比增幅更接近400%,创2008年以来同期新高;土地成交均价为3015元/平米,也是三年来新高。

据统计,今年前6月北京土地收入已超过6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647.92亿。业内预计,今年全年土地出让金会在千亿元以上。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近两月以来土地市场,和2009-2010年土地市场复苏的行情比较相似,但市场走势可能出现偏差。信托、股权私募资金的宽松,成就了开发商的“胃口”, 造就了土地市场的繁荣。而近期大手笔拿地的民企开发商,也是得益于此前长期的流动性宽松。

据公开资料显示,佳兆业今年上半年共有三次公开融资,共获得约82亿元人民币。而在销售回款方面,7月5日佳兆业宣布,2013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110亿元,同比增长71%。

而北京大举拿地的泰禾,其大笔资金从何而来也引发猜测。据年报显示,泰禾去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不过26亿元左右。目前其对外公开的融资计划,是重庆国际信托拟设立“中维泰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计划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用于通州区台湖地块的开发建设。

消化地王更烧钱

虽然目前房企都基本“不差钱”。然而6月以后,“钱荒”危机出现,预示着流动性从长期的宽松走向了紧缩,而此前激进拿地的民企,如何筹资消化这些地王成了业内讨论焦点。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房地产信托、私募资金等房企融资的渠道,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银行的表外资产,而随着央行对“钱荒”的坚持不放水,将使得来自这些渠道的资金大幅收缩。未来房地产企业通过国内直接融资方式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此前激进拿地、融资能力又不强的房企,筹资开发将更困难,中小房企可能率先受到冲击。

有意思的是,最近“生猛”的泰禾曾对外宣传“泰禾接连拿地同时,进一步确定“四高”开发战略:“高杠杆、高周转、高品质、高溢价。”泰禾高调的野心,却遭到业内一致“吐槽”质疑,有业内人士甚至直言:“玩火的节奏”。

而对于同样“疯狂”的佳兆业,业内的共识是,此轮拿地乃是其回归一二线的战略回调。因为从去年开始,佳兆业新增土地90%以上都在一二线城市。但是由于前期土地成本高企,这些一二线的项目如果遭遇市场低谷,企业将面对巨大风险。

上一篇:A股放开地产融资可能性不大 下一篇:二线城市写字楼供应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