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图纹,用经纬构筑神话

时间:2022-07-11 04:33:04

黎锦图案是穿在黎族人民身上的史书,是民族历史的探源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体现。她采用传统的款式、鲜明的色彩、民间的纹样、手工的深情,给人以视觉强烈的感受。在历史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与人的大部分交流通过这种身体语言来完成。

历史以来黎族织锦的图案繁多,尚有传承的织锦图案有:

作为拓荒先躯的黎族祖先,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勤劳顽强的性格艰苦创业,使民族得以繁衍。作为黎族的后代,尊崇自己的祖先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黎锦上的祖先纹是主体图案。既有写实的百人图,一排排手拉手的人形图表示黎族先民的团结奋斗,开山图、农耕图、狩猎图、舂米图,表现黎族先民的农耕渔猎的劳作。

“大力神”的形象在黎锦上更为常见,这是他们神化力大无边的祖先。在黎族地区广泛流传着大力神的传说:远古时候,天地相距只有几丈远。天上有七个太阳和七个月亮,把大地烧得热烫,像个大热锅。人们倍受煎熬,他使出了全部本领:把身躯伸高一万丈,把天空拱高一万丈。

于是,大力神做了一把很大的硬弓和许多支利箭。一箭一个,把六个太阳射落了下来。夜晚,大力神又冒着刺眼的强光去射月亮。他张弓搭箭,射落了六个月亮,射第七个月亮的时候,因为射偏了,只射缺了一小片。这样,月亮后来便有时候圆,有时候缺。

而后,他从天上取下彩虹当作扁担,拿来地上的道路当作绳索,从海边挑来沙土造山垒岭。从此,大地上便出现了高山峻岭,那大大小小的山丘,是从他的大筐里漏下来的泥沙。

大力神为万物生息不辞劳苦,当他完成了造化万物后,已经筋疲力尽,他终于倒了下来。临死前,他撑开巨掌,高高举起。传说,那巍然屹立的五指山,就是黎族祖先的英雄——大力神的巨手!

黎民百性为永远纪念祖先大力神的丰功伟绩,把他的形象织绣在黎锦上。黎锦上的大力神纹样,造型刚健有力,气势磅礴,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

黎锦的图纹摹仿和再现大自然的物象形态,是表达热爱家园的情怀。

黎族妇女把家乡的穷山恶水美化为山美水秀,她们把“红槿花中越乌啼”看成是鸟语花香。把田、山、村、竹各种果木、花草都织上锦物上,一派生机盎然,象征绿色的家园。

家乡的许多动物也被作为心爱之物,织在锦物上。牛是忠实的朋友,任劳任怨的劳动,当然多织;狗为保平安,不分日夜守村守家,还是狩猎的助手,不能不织;猫最为机灵,是捉鼠的能手,保护谷仓平安,自然也少不了织它;鱼、螃蟹、羊、黄猄、鹧鸪是人食物的来源,也不可缺,曾经见的马、熊、蛤蚧、雄鹰、常见的蝴蝶、蜜蜂、晴蜓等在织物上也偶有所见。

黎族人民对日常生产生活的用品也有惜爱之情,把犁耙、锄头、木舟、弓箭、刀枪、陶器、摇篮、酒杯、铜钱等普通的器物升华为精美的图案展现黎锦上。

黎族人民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魂的,“万物有灵”,崇拜有加。上山砍树、狩猎要祭山神,下溪河捕鱼要祭水神,盖房子要祭土地神,想生小孩要祭石祖神。秋收后,他们还要把谷物、耕牛、家禽、农具、家俱等的灵魂招回来祭祀,俗黎“招福魂”。

黎族人民惜重家乡的动植物也与图腾崇拜有关。

黎族的动物图腾崇拜很多,如:

鹤图案。象征人会步步高升。

龟图案。龟被视为“灵”物。龟的形象有长尾形、伏行形、游水形、背万字形等。龟的寿命极长,龟与鹤、龟与松、龟与鹿在一起,表示长寿延年。

鹿图案。黎族人视鹿为“仁兽”。在黎锦上绣有鹿的图案常被用于祭祖、祈寿、婚礼等红事活动。鹿图案多见于美孚方言的纟并 染物上。

蛙图案。黎族崇拜青蛙是认为它多产卵,繁殖力强,蛙与娃同音,能赐子。它又能唤雨,蛙叫雨降,使风调风顺,五谷丰登。青蛙的图案多样化,具象、意象和抽象并存。

蝙蝠图案。黎族人民视它为吉祥物,“蝠”与“福”同音,蝙蝠图案非常筒练,廖廖几笔就栩栩如生。

蜘蛛图案。黎族崇拜蜘蛛也许与认为它是纺织的先祖有关。黎族把织锦上的蜘蛛称为“纺织之神”。

黎族植物的图腾崇拜有树、木棉、芭蕉、番薯、葫芦瓜、竹等,在织锦图案上都有所显示。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黎族织锦图案与民俗有紧密联系。黎锦的图案,属民间美术范畴,同时也是民俗的再现。最常见的是“三月三”欢歌载舞的图案。黎族的“三月三”盛会在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就有记载:“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剧。”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中亦记:“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有情意投合者,男女各渐进凑一起,即定偶配”。

关于“三月三”的起源有个美妙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候,聚居在五指山区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人畜死亡,只剩下天妃和南音一对兄妹。他们坐在一个葫芦瓢里,飘到五指山上被卡了下来。这时,他们决定分头去寻找伴侣,相约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回到五指山相会,两人分手后走遍天涯海角,始终见不到一个人,年复一年,妹妹不忍青春逝去,为了民族繁衍,在下年三月三到来之前,她横下一条心,以昌化江为镜子,用竹针在脸刺了一了道道花纹,才回到五指山,兄妹相会时,哥哥再认不出妹妹,俩人便结成夫妻,生儿育女。天妃和南音后来死在石峒里,黎胞后代称石峒为娘母峒。“三月三”就成为他们纪念祖先、庆祝本民族再生繁衍的传统节日。黎锦上“三月三”的图案突出欢歌载舞的场面,一派欢乐景象,充分体现了黎族“能歌善舞”的特点。

黎族的婚俗在婚礼图上有生动的表现,有送嫁的伴娘男宾,有牵牲畜送聘礼之人,有抬新娘的花轿,新娘坐在其中(另有表现新郎背新娘的婚礼图),有举火把迎接的村民和举花伞迎接的女宾,有跳舞奏乐的八音队,生动形象地体出了婚礼隆重热烈的场面。

祈求吉利、呈祥是人们的共同愿望。这一点,黎锦的意想图案表达得最为充分。意想图案之物并非实有,只是寄托人们愿望之物。如:

龙凤图案。龙被的主体图案。《山海经·内经》记述楚人以凤为图腾,“见则天下安宁”。龙凤总是同时出现在黎锦上,意为“龙凤呈祥”。

麒麟图案。据说麒麟由岁星散开而生成,乃吉祥之兽。麒麟现身人世,乃象征社会人丁兴旺,祥瑞太平。黎族织锦的麒麟图案常与龙一起出现,麒麟是仅次于龙的吉祥物。

嫦娥奔月图案。亦称为月宫图,是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而来。黎族绣嫦娥奔月图,是祀求月中嫦娥赐福。

卍字图案。“卍”字读“万”,为佛家语。“卍”作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云”,“卍”字为佛教的护符和标志。黎族宋代的服饰上开始使用“卍”字图案,明清代广为使用,有万象更新,吉祥如意的涵义。

此外,象征性的文字纹还有福、禄、寿、喜等。

上一篇: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下一篇:企业服务治理要先于S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