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路:让一切坚固的消融,飞散!

时间:2022-07-11 01:03:45

一个外表阳光内心却极为执拗的大男孩将钢铁化为“绕指柔”,表达着他内心细腻的情感。那些曾经坚固的物质最终在他手中消融、飞散,化为虚无。

《私人飞机》2014年最后一期封面作品,郑路为我们献上了《蜉蝣》。一方面,他希望用这个装置艺术品祭奠自己乃至整个时代的青春;另一方面,他愿每个渴望自由的人,找到最契合自己的飞行方式。

这件作品的主体是由一首诗构成的,那是郑路17岁懵懂时为自己写的。那时他将自己比做一只风筝,一只被线所牵制、无法自由飞翔的风筝,风筝的梦想就是化作一只小鸟,无拘无束。可是,当它挣脱线的那一刻,却发现自己成了风的傀儡……这首诗被“刻”在蜉蝣的翅膀上,他要为它们再创作一个躯体,但青春如蜉蝣,某一刻你带着自己的诗撞在墙上,即使你载满浪漫诗篇,依然转瞬即逝。

文字的力量

郑路出生在一个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家庭,自儿时起就受到了中国文学与书法的熏染。小时候帮父亲抄文稿的经历对郑路有着深刻的影响,从那时起,文字作为一种美学形体,在郑路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留下了印记,并体现在了他2003年的作品《失忆》中,他第一次尝试将书法撰写在树脂做成的人形雕塑上;到2007年,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雕塑语言――金属材质结合文字的创作,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表达方式。

镂空刻字,这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形式,外观极具美感。将之运用到貌似粗糙的雕塑作品之中,散发出一种侵入观众身心的感动。雕塑整体外在造型与镂空文字内容的关系,是郑路从现实生活出发不断思考的切入点。一位美女,使用描写洛神美女的诗句来进行雕刻,这就是郑路创作的雕塑《洛神赋》;一个栩栩如生的头像,使用《人权宣言》的文字作为底料,令观赏者感受到强烈的形体、内涵的力量。郑路的雕塑语言,将抽象的意象传递与文字密码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郑路最新的作品《山》中,在文字解读上,他使用的是与山形毫不相关的随笔散文。文字内容与雕塑外形的对立,使山的意象不再是岩石崖壁本身的挺拔雄浑,其中融入了人的思想,达到了“是山而非山,无人而有意”的境界。

郑路认为,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做一些尝试,能不能实现则是另一回事。他也尝试了很多种方式,去展现不锈钢材质、东方文化的诗意。他觉得契合点最好的就是“水”的形象与文字的结合。在他的作品《光阴》中,他就曾引用白居易的一首诗《玩止水》。他做的水是一种瞬间的形态,他一直想把这种瞬间的形态进行强化,不断去深化它。最终本该坚硬的钢展现出了极为柔美的形态,而其镂空的文字,令“水”的柔美更具深邃的诗意。

“其实最开始并不是要刻意地做镂空的东西,但是这样的镂空形式呈现出了雕塑的另一种特质。”一般人们理解雕塑是一个实体,传统雕塑更强调造型的团块和体积。而郑路将镂空的文字造型与雕塑结合以后,雕塑造型表现出了相反的形态,它并不是膨胀的,反而具有一种抽离的轻盈感。经过抛光的金属会呈现一种破碎的美感。正如《光阴》中,郑路喜欢把“水”悬挂在空中的状态,静止的运动感体现出一种迷幻的张力,它已经脱离了人们对原来材料所应有的心理感受,进而转向虚无。

虚无的终极目标

在国内的雕塑学习中,郑路接受的完全是最“正统”的雕塑艺术训练。真正让他颠覆这种“正统”的,是他在巴黎美术学院交换学习的那段时间,更确切地说,是他遇到巴黎美院的雕塑系系主任时受到的影响。“他是一位从事多媒体装置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已经完全与传统的‘雕塑’概念没有关系了。这完全颠覆了我对雕塑的理解,就像打开了一扇门,门后是另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

2005年,郑路参加了法国L.V.M.H.集团举办的“向印象派艺术致敬”青年艺术大赛。那次大赛令他打开了更宽广的视野,西方人开始用后现念打破传统的雕塑理念。而在中国,80年代的雕塑界几乎完全接受了西方传统雕塑语言体系,郑路则希望用东方的美学去改造西方传统的语言体系。“中国文字具有强烈的阅读指涉特性,如何避免让观者过于沉溺文字的内容,不至于忽略掉与创作形式结合的互动关系?”为此,郑路为了使作品传达的意义与意境兼备,以轻薄的不锈钢板取代了早期所使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材质,消解了材料本身的体积与量感,同时加入更精细、繁复的工序,以体现“无形之形”的创作概念。郑路挑战、颠覆了所有来自于专业教育的“坚固”的价值观体系,将自己的雕塑作品意境推到雕塑原理上的“空无”境界。郑路开始用东方的意向去颠覆西方传统的雕塑语言。

几年前,郑路开始接触到西方式的射箭运动。随着他越来越深入的了解,郑路发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也诱发他一系列新作品的灵感。一如他在创作自述时说的“西方竞技箭术之射,在于锁定赢的目标,偏离便是输。而中国所谓弓道之射,却代表了领悟生命的手段。在东方哲学中,射箭没有输赢,有的只是忘记自我、忘记目标,没有射箭的意志,也没有射中的意志,最终达到‘不射而射’。换言之,当完全忘我之后,当箭射向的是绝对空无,才能够深刻领会弓道的精神。它不是用体力来射箭的一门技术,而是依心灵来射箭的一条解脱之路。”

西方重竞技都力求第一、命中、刺入的,与东方超脱世俗价值观的生命哲学截然不同。对这种区别的感悟,令郑路创作出了《张弓无箭》系列雕塑。作品中,他创造了一把并未配箭的人形强弓,这不仅在造型上突破此前所见,在某种程度上也展露出郑路在生存哲学上倾向道家的事实。庄子从生活中体验了现实的变幻无常,提醒人们若要超越生死,唯有无所依赖、无所执着,如此方能跳脱一切知见。秉承着这一生存哲学,郑路的作品更加趋近于追求虚无的展现。

传承?反叛?

许多人都觉得郑路的雕塑具有很多中国人本身的价值观在里面,但同时又具有某一种强烈的反叛精神。郑路说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对传统的保持是对世俗的救赎,而现在的流行文化,确实是一种世俗的现实。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他却又反传统,对于他所受的教育,他一直以悲剧定义。对他而言,曾经对教育的完全信赖是他摆脱不了束缚,从家教到学校教育,他一直固执地认定教育的绝对正确性,直到硕士研究生毕业,他才渐渐体会到一切的荒谬和不真实。因为郑路的家教非常严格,自幼被冠听话,当意识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要触动行动上的准则“孝子不登高”,这种矛盾应该是一种反叛力量的存在来源。所以有人将郑路的作品冠以传承中国古典文化,他对此并不确定;若有人将他的作品视为对于传统的反叛,他也很难认同。这种矛盾冲突反而令他的作品有更多探索的可能。

上一篇:青工思想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下一篇:金汇通航携AW139与AW109SP亮相珠海航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