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具总动员”到“教育总动员”

时间:2022-07-11 12:31:35

从“玩具总动员”到“教育总动员”

20世纪90年代,迪斯尼《玩具总动员》开创了一个“总动员”时代,也显示了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潜力和魅力,而接下来的《玩具总动员2》、《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以及数字艺术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让人确信数字艺术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场超大规模的多米诺骨牌展示,它所到之处必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另一场“总动员”――数字艺术教育总动员――在中国开场了。与《玩具总动员》相比,其规模、声势毫不逊色。一时间,中国似乎要成为数字艺术最大的“梦”工厂。

然而,迪斯尼毕竟不能为中国数字艺术教育代言,迪斯尼式的成功更不能为中国数字艺术教育证明什么。数字艺术教育在中国需要一批务实的推动者。

2005年10月“全国首届数字艺术教育与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日中CG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大岛景f、安瑞索思(Energy Source Communication (China)Ltd.)公司CEO应宜伦先生、北京林业大学黄心渊教授、上海龙奇数码齐向中先生、深圳动画学院顾严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CG的进化”、“互动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数码艺术教育”、“数字艺术产业下的龙奇教育体系”以及“高职高专学校的动画现状”的演讲。

除此之外,我们注意到更多数字艺术教育的推动工作正在广泛的领域中进行,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就数字水墨动画展开合作,北京西区数字娱乐产业基地CRD的建设将对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提出全新要求,迪斯尼与中国同行将联手打造“宝葫芦的秘密”的消息都让人感到了数字艺术教育的开放前景……

《计算机教育》杂志一直关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而数字艺术教育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出新的领域。开设数字艺术教育专题旨在使不同数字艺术教育理念和思想得以表达,共同推动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本期我们特邀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数字艺术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系、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就数字艺术教育进行讨论。相信会有更多的数字艺术教育思想会在此得以交流。

策划/郭小明 钱飒飒

上一篇:ACM参赛教练:收获,不止是心灵上的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