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同类最优的并购

时间:2022-07-11 09:28:03

追求同类最优的并购

平台优势是IT市场的竞争特色。拥有平台,意味着打开更大的业务空间。

长久以来,微软凭借Windows这一个人计算领域的平台优势,巩固了其最赚钱的Office业务。在企业级市场上,数据库则取代操作系统成为企业计算平台。当甲骨文确立了在数据库性能和市场上的优势后,向应用领域拓展就成为必然的选择。甲骨文在公司网站上,列出了已被战略收购的企业数量多达96家。秉承“同类最佳”的原则,甲骨文收购目光紧盯相关市场的领先者。

对仁科(PeopleSoft)公司的收购,拉开了这场高达500多亿美元收购战的帷幕,而且其过程的曲折也折射出甲骨文的志在必得。2003年6月,甲骨文宣布欲以51亿美元收购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软件的领先厂商仁科。但旋即遭到仁科的强烈反对。甲骨文在2004年2月将收购价提高到94亿美元后,在5月将之降至77亿美元,其后又在11月提价至94亿美元。最终,在2005年1月,甲骨文以103亿美元完成了对仅次于SAP,全球第二大企业应用软件厂商仁科的收购。

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级市场的热点。成立于1993年的Siebel公司,凭借其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管理(ERM)等核心应用在电子商务软件市场上呼风唤雨。

2006年1月,甲骨文以58.8亿美元将其纳入麾下。2007年3月,甲骨文以33亿美元收购企业业绩管理市场领先厂商龙(Hyperion)。2008年1月,甲骨文收购BEA。BEA多年来位居全球应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榜首,它面向服务的(SOA)架构容许企业在异构环境下便捷地开发、部署、集成和管理自己的应用和Web服务。当BEA平台成为全球2000多家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商和应用服务商共同遵守的标准时,甲骨文以8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BEA,物有所值。这也是甲骨文并购史上出价第二高的并购。

从2005年开始,甲骨文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并购。到了2009年4月,甲骨文对Sun的收购却让业界大跌眼镜。此前,甲骨文的收购都是在软件领域。对Sun的收购是甲骨文首次对以硬件著称的公司举牌。更让人不解的是,Sun的败落主因是受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的影响,但甲骨文也“难逃干系”。网络泡沫破灭后,企业IT投资急剧缩水。甲骨文在2002年了Oracle 8i数据库的RAC(真正应用集群)版,将数据库的主要平台从当时昂贵的Sun的SPACK平台上迁移到相对低廉的x86平台上,并表示公司的运营将迁移到x86平台,而产品开发也将优先在x86平台上进行。

Oracle 8i RAC基于红帽Linux系统,且预装在戴尔的x86服务器上,在有效降低用户购买支出的同时,也“误伤”了老友Sun。当然,Oracle 8i RAC这种预装形式,也算是今天数据库一体机的雏形了。

尽管Sun的经营每况愈下,但Sun公司浑身是宝:SPARC处理器和服务器有口皆碑; Sun还有自己的存储产品。除了硬件外,Sun的软件也各有所长,Solaris 10操作系统率先通过通用安全评估准则EAL 4+级别认证,成为最安全的商用操作系统;Java是企业级应用的基本平台;而MySQL则是开源领域最知名的数据库。

今天,当甲骨文在企业级市场引领垂直整合潮流时,当年的非议者才恍然大悟,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的Sun果然是物超所值,从中也能看出埃里森的老谋深算。收购Sun之后,甲骨文也一跃从软件供应商变为企业级全业务供应商。

在跨度超过十年的收购历程中,甲骨文的经典案例枚不胜举。

近期,甲骨文的收购又开始涉及当今最热的软件定义网络(SDN)。2012年7月,甲骨文并购了SDN厂商Xsigo。一年以后,Xsigo的SDN技术已经成为甲骨文虚拟计算一体机(OVCA)的亮点。OVCA主打x86市场,由于嵌入了SDN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OVCA迅速搭建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甲骨文并不满足于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2014年1月,甲骨文收购了另一家SDN厂商Corente,该公司的技术可以通过广域网等网络部署并管理分布式应用。用甲骨文首席企业架构师斯克里文的话说,通过融合甲骨文的技术专利组合和Corente行业领先的平台,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可拓展至全球网络,方便客户轻松而安全地部署应用和云服务。

上一篇:寻“有容乃大”之梦 下一篇:国家京剧院:让京剧文化浸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