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时间:2022-07-11 09:20:10

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摘 要: 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方式简单化、听说比例失衡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优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课堂 教学方法

一、引言

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点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的英语要求上很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在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现在的35%,并且在逐步加大,在以后要实施的四六级机考中,与听力相关的试题比例将逐步增大到70%,如此大比例的提高反映了听力在学生整个英语应用能力中的重要地位。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然而事实上,听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弱项,再加上一些省份在高考中取消了对英语听力的测试,听力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学生的听力基础差。另一方面,虽然现在的听力教学设备已经比较先进,但是受传统听力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听力课不感兴趣,听力教学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在听力教学上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

二、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课堂听力教学方式简单化。

现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基本上都以听力光盘为教学工具。听力光盘有如下优点:听力材料丰富,它不仅有最基本的听力练习内容,还配有英文电影剪辑、英文歌曲、诗歌等;使用方便,教师只需要用鼠标轻点按钮,就可以快速切换各种学习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以下情况:受传统听力教学方式的影响,光盘被当成录音机。课堂上教师反复点击按钮播放录音,学生一遍遍地进行机械式听力练习,回答问题,核对答案,周而复始。在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调动,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不少学生对听力学习失去兴趣。

2.语音基础知识的障碍。

调查统计表明:82.1%的学生认为,要想提高英语听力水平,首先必须过好语音关。[2]如果语音不准确,学生很有可能对一个词义熟悉、结构简单一看就懂的句子都听不懂,或者产生误解。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语音大多未受过专门系统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音标也会读错。此外,听力材料中随时会出现连续、失爆、弱化、同步、简化及语调等语音现象,为了扫除这种障碍,必须熟悉这些语音现象。并且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英语学习基本上都使用的是RP(Received Pronunciation)语音系统,即英式的语音系统,但是大学英语听力课本上的内容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使用的听力材料基本上都以GA(General American)美式语音系统为主,学生适应起来有一定困难。比如,can’t在英式语音中读[ka∶nt],而在美式语音中读[k?nt],在句子“I can’t hear it.”中,[t]属于失去爆破,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误听为“I can hear it.”,由此产生听力障碍。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给语言下过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符号系统,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容器和载体。[3]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对语言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听力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能清清楚楚地听到句子中每个单词的发音,并且知道它们的意思,但是对整个句子的意思却摸不着头脑。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常常是因为他们对一些词或者句子的背景知识产生了理解上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就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进行介绍,帮助他们进行理解。

4.“听”多,“说”不足。

听力课,确切地应该称之为听说课。但是,在实际听力教学中,“听”所占用的时间往往过多,留给学生说的时间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众所周知,在语言的学习中听和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听”为“说”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没有“听”的信息输入,学生就无材料进行“说”的信息输出;为了能“说”出口,学生必须认真地听。只有听和说的合理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提高。

三、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听力课堂教学方法:

1.补充课外材料做好热身。

好的热身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地融到学习中,从而为整节课打好基础。但是,在听力教学中,这一环节常常被忽略了,教师直接拿出光盘进行教学。光盘虽然优点很多,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光盘上的听力内容具有相对滞后性,它不可能及时地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最新信息,而这类信息往往是学生很想了解并且在使用时最需要的;比起以前的教学工具,光盘上的内容要丰富很多,但是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光盘上的听力内容还是相对单一的,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不够;此外,听力课本上的录音比较单调。光盘上的录音往往只是由固定的几位英语国家人士朗读的,每次听着同样的声音学生很容易感到厌倦,而且这些人的英语与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英语在语调和语速上也有一定差别,所以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综上所述,在听力教学时教师不应局限于光盘内容,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补充一些其它内容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笔者经常会搜集一些课外的英语学习资料供学生进行热身,这些资料可以是一般的文本材料或者各种影像资料。譬如,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我国举办,人们急切地想了解到关于它的各种消息,为了使学生熟悉这方面的内容,笔者从网络上找到不少关于它的英文材料。其中之一是一篇与火炬传递相关的英语文章,其详细地叙述了奥运火炬在国内外传递的信息并且配有很清晰的路线图,图片的下方还注有火炬传递的简短英文说明。通过阅读这个材料,学生清楚地了解了奥运火炬传递的相关情况,学到了新的英语词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让学生欣赏影像材料Family Alum时,他们从中了解到很多关于美国的风土人情和特定环境下人物所使用的语言,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笔者还经常给学生补充学习一些优美的英语有声散文、英语歌曲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展示,学生接触到了多样的英语表达方法,增加了词汇量,并且了解了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听力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听力策略的介绍。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对大一新生而言更是如此,教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发音。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除了语音的训练,听力策略的介绍也是很有必要的。听力策略的学习了解可以使学生的听力练习效率更高,如对所听内容进行检索、预测、取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信号词来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要思想,区分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譬如also,in addition,further表明说话者将会继续陈述他的思想并将提供更多的信息;on the other hand,in contrast,however说明讲话者将要谈论另外一个不同的或者相反的观点;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这样听力练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如motel 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意思是汽车旅馆,但是至于什么是汽车旅馆,中国学生对此并不了解。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让他们了解motel这个词是motorist和hotel这两个词合成而来的,motorist意思是“驾车者,开汽车的人”,hotel是“旅馆”的意思,motel是一种路边的旅馆,这种旅馆与一般旅馆最大的不同点是,汽车旅馆提供的停车位与房间相连,能方便以汽车或机车作为旅行工具的旅客住宿。如果不对这个词进行解释,学生就只知道表面的意思,但是具体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再如,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中有这样一句话:They are senior students at college.“senior”这个词的一般意思是“年长的,高级的,资深的”,学生是知道的,但是这里的意思并非这些,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senior students在这里是指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同时引出大三学生的英语译法Junior students。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教师的适当点拨讲解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感兴趣。

4.口语练习。

语言学家Jeremy Harmer的“平衡活动法”(the Balanced Activities Approach)认为语言输入、练习和交际输出之间应该达到一种平衡。[4]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不仅不会影响到听力练习的效果,会促使他们在进行听力练习时更加认真、更加积极主动地听。听力是一种非常耗费脑力的活动,长时间的听力会使学生非常疲倦,所以在听力任务完成后,给学生留出适当时间进行一些话题的讨论是有必要的。讨论的话题可以选自热身阶段的内容,比如,学生阅读了解了中国奥运火炬传递方面的信息,因此,口语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看法和感受。讨论的内容也可以来自于课本,比如,在大学英语听力第一册第四单元中,学生练习了Small Talk Is Easy这篇听力材料,听力完成之后笔者以“How to engage in small talk with people?”为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参与非常踊跃,当其中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同学都很关注,整个课堂氛围很好。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得到了口语锻炼,对听过的材料印象也更加深刻。

四、结语

听力是衡量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听力课堂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听力教学方法,做好热身,加强学生语音基础知识的练习和听力策略的了解,对有关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同时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做口语练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听力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朱忠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探[J].外语界,2000,(2):45-49.

[3]孟志红.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295-296.

[4]Anderson,A.and Lynch,T.Listen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上一篇:英语课堂激趣之我见 下一篇: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