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探讨

时间:2022-07-11 01:43:20

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了各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安全生产 对策 管理创新

1. 前言

安全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因此,强化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则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此,本文针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2.1 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日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安全监督部门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也流于行式,内容千遍一律,没有结合本单位、本班组和从事岗位特点制定出具体的责任书,只是机械地重复上级文件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基层班组及部分职工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极大。他们往往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来应付了事。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则相互推诿,互相扯皮,不了了之。

2.2 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具体表现有:

(1) 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帽不系紧下颏带;安全带破损;验电器未定期试验;短路接地线电阻超标;接地线无编号等。

(2)工作负责人不分析、不交待工作中的危险点。

(3)不执行工作监护制。

(4)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如一些误操作事故,就是因为跳过一些核对性的操作步骤,最终酿成的。

(5)配网作业,低压侧不挂接地线。

(6)登高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绑腰绳。

(7)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3.3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1)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

(2)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在外来施工队伍和县级供电企业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4.4 管理工作不到位

(1)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管理人员仍然习惯于靠人海战术来抓安全管理,只关注人是否“到场”,不关心管理是否“到位”。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

(2)不按规定及时制定和修改本单位规程制度。在系统发生变化和新设备投运后,不能及时制定和修改现场的检验和运行规程及有关制度。单位的规程制度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些对策及建议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要深入生产班组一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喜怒衰乐以及工作中的困惑,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心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例如,尝试将大安全机制融入职工家庭,充分发挥职工家庭、子女的积极性,让全家人共同关心安全生产、共同维护安全生产、共同为安全生产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营造出一个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共同维护安全的以“小家”保“大家”,全家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3.2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海因里希在调查了美国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后,发现98%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而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而这些违章中大多数又是由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技能培训不足造成的。通过我局的现场安全纠察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很多事故不是员工要故意违章,而是他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企业内部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管理知识培训,最重要的是加强针对一线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可以将目前编制的现场作业指导书作为一个培训、考评内容,让员工学以致用。

3.3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外部监督而言,开展各级现场安全纠察和任务观察必不可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任务观察。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中,通常是刚性的纠察违章现象,是点对点的纠正不安全行为,而任务观察工作则是在纠正违章的同时,注重对整个工作过程的观察分析,它不仅分析产生违章的原因,还要着重分析与之相关的各种生产要素,同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一种协作交流的合作关系。它是风险管理理念在传统安全管理基础上的一种重要应用,它具体通过对工作现场的人、设备、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过程或局部的观察,运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发现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损失、无效率及浪费的行为,并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提炼,总结出改进现场作业环境、减少、杜绝违章现象的有效方法,有效杜绝现场违章现象,梳理出适合安全生产的规范流程,进而达到规范工作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持续改进安全作业方法的效果。从内部管理而言,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现场作业工单”、“安全作业程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条件成熟的单位可编制未遂事件汇编,让大家以匿名的方式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没有通过事故暴露出来的未遂事件写出来,让其他人和管理层都能从中吸取教训,找出解决的办法。如我局变电管理所编制的《难以忘却的记忆》一书,就是一本很好的反习惯性违章的教材。

3.4 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对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工器具的数量、质量都要进前期把关和过程抽查,发现安全工期具存在问题,立即停工整改。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3.5创新体制,正确引导。

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工作要体制创新,要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经济调节。职责要重新确立与划分。更要抓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抓领导安全意识、员工安全意识等软件工作,夯实软件基础,加快硬件建设,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制度、有保证。

企业的一切工作取决于人。一是要做到安全有人管,有人经常管,有人大胆管;二是要做到安全工作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管到人、管到位、管到底。如此,方能人人管安全,安全人人管,企业才能在有序中创造财富和效益。经济调节,考核到位,改革形式下经济杠杆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如我局计量管理所推行的“个人安评体系”,将员工的工作量、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违章情况、安全生产奖惩情况等进行网上量化评分,并融入到月度绩效当中去,实现了安全生产奖惩的量化、具体化、信息化,进一步调动全员搞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为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保证。

3.6引入风险管理,实现管理创新。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生产主要以行政命令为主,管理行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且传统安全管理方法表现出来的防范重点不同,存在明显的重责任查处,轻事前控制的现象,缺乏全面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安全生产闭环管理上也存在许多漏洞,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电网公司正在努力创建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基于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南非安健环综合风险管理体系(简称CAPTM体系)的管理体系。它具有系统、全面、可操作性强和理念先进的特点,在设计上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具备兼容企业与当地行业特殊要求的能力。它在吸收了以上国际管理体系在标准化、指标化和风险预控等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融合目前行之有效的传统管理方法(如安全性评价、危险点控制、标准化作业、贯标认证等),并结合安全系统理论、安全心理学、概率论、运筹学和人-机工程学等现代管理理论,对原有的电力安全管理进行改造、完善。

引入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是彻底、系统解决当前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推进体系建设可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安全管理,将传统的安全管理由“人治”向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转变,才能从原来单一的事后管理过渡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刻,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只有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在注重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加强事先预防和事中控制,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上一篇:贵州省省级财政资金引导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下一篇:关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