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11 12:45:04

新时期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问题研究

摘要:产学研一体化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存在协调机制缺失、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合作层次,完善协调机制、构建有效的信息平台,明确各方职责、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河北省 产学研 一体化 问题 对策

作为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产学研合作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科研效率的高低。但是,目前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尚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出困扰河北省产学研发展的问题,从而探索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河北省产学研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1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特征

本文将“产学研一体化”理解为:“产学研一体化”首先是一种发展观,是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主体功能围绕高等学校的三个基本职能全面展开,强调基本职能的互促性和合作各方的互利、效益性:第二,动力来源于国家政策和市场的牵引,来源于各合作主体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第三,一体化合作组织的生成是其显著标志,高等学校仍处于合作的核心位置,第四,自愿、互利、公平诚信、产权明晰,责权利明确、可持续发展,是一体化合作组织的产生前提,行为准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五,有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如董事会制,法人治理制,且多伴有教学、科研,生产方面的全面长期的合作发展关系,第六,产学研官商资的全面合法融合与共生是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发展的理想目标。

2 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合作形态尚不成熟

近年来,河北省围绕产业结构提升,组建了钢铁、医药等行业的产学研联盟。如2008年8月,由河北省中兽药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的河北中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成立。但从总体上看,合作形态处于初步阶段,尚不成熟。主要表现为:短期项目的合作多,战略层面合作少,形式比较松散,缺乏稳定合作机制,企业微观层面多,产业宏观层面少,分散式模式多,集群化模式少,尤其是缺乏规模化、体系化的重大标志性项目。从国际上看,技术创新活动更多地表现为多项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相关产业链的创新。核心技术、关键知识产权和重要技术标准,正在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焦点和关键所在。根据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编制的《中国三十一省区市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河北省创新指数居全国第18名,属于创新弱势区域。由此,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面临层次升级的任务。

2.2 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要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我省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河北,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但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是产学研合作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可是由于目前还没有成立一个由政府各相关部门参与的产学研一体化领导协调小组,致使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地方政府调控缺位。因此,不能有效协调合作各方利益和矛盾,不能保持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持续开展,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2.3 经费投入不足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

政府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较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的科技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河北省的R&D经费投入相对较低,并且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2007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水平分别为2.08%、2.22%和2.24%,而河北省分别为1.14%、1.14%和1.16%。统计表明,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对科技的财政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上升态势:而与之相反,河北省这一比重却从2002年的1.33%下降到2007年的11.6%。

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偏低。目前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全省近五成的科技资源。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产品效益明显改善,积极因素增多,但同时存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不断减少、企业科技机构数量持续减少等问题。调查发现,2006年,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29%,比上年减少4个百分点:而且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企业仅480家,占23%,比上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这一比重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高校科研经费再投入不足。随着河北省科研经费的逐年增加,高校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河北省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高校对产学研合作科研经费的再投入明显不足。2002年~2006年河北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中,高校所占比例徘徊在6%~7%。而在某个项目进展的关键时期,一旦科研经费再投入不足,往往成为制约瓶颈。作为高校来讲,由于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资金不足时常常采取“等待”态度,而这种一味“等待”,势必造成科研项目的延迟进展。

3 解决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政策引导,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

针对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中合作层次偏低的问题,当前应做好以下工作:继续保持钢铁、医药等行业产学研联盟的良好发展势头,提高合作的水平,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长期的合作意向:抓住河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促进产学研集群化模式的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重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重点扶持规模化、体系化的重大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同时,河北省还应该积极推动创新体制改革,使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等配套改革协同推进,为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层次的提升营造良好的体制氛围。

3.2 完善协调机制,构建有效的信息平台

政府部门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构建实用的信息平台。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部门也一直试图寻找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更好途径,但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全面的、权威的信息平台,制约了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今后的工作应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切实发挥网络化信息平台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更好地服务于产学研一体化。

3.3 明确各方职责,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经费投入问题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目前资金缺乏是影响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一大障碍。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多渠道筹集合作资金,加大对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的财政支持力度。

对于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偏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造成的。河北省大中型企业应正确处理好利益分配的问题,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强度,加快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水平。

河北省高校在科研经费再投入方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查找原因,找出解决策略。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时,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比如,在资金等问题方面,应及时,主动地与企业等相关部门进行磋商,协调解决因科研经费不足造成的科研项目延迟等问题的出现。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一套全面、合理,规范的科研经费投入与再投入制度和科研经费投入监督体系,使产学研合作更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唯有齐心协力,共同探索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才能推动河北省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持续发展。

上一篇: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 下一篇:关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税收筹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