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硬实力有多硬?

时间:2022-07-10 11:50:45

如果不论索尼在产品品牌、营销、渠道上的问题,截至目前来看,索尼针对管理、经营方针的努力(后面还会详述),并不算令人失望。但我们仍然想清楚地知道:索尼凭借在音乐、电视、电影、游戏领域丰富内容资源,如同平井一夫所说的SEN,算是索尼成功整合出的好产品吗?索尼真正具备了哪些条件?至于迟迟没有很好地成功整合出超出人们期待的成果,索尼到底缺少什么呢?

做内容巨人

透过索尼的产品史册,其研发方面的历史累积之坚实一目了然。如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成功,索尼的研发力就是自己的巨人。

尽管如此,其他方面的积累也不可或缺。比如手机业务,自Xperia Z开售以来销量增长十分强劲,在日本、欧洲市场订单量均超过索尼预期,Xperia Z甚至被日本运营商吹捧为“iPhone杀手”。但是,一方面苹果、三星已经抢占了主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与其他品牌竞争也十分激烈。索尼智能手机似乎还欠缺一些助推力,行业本身竞争激烈也堪称惨烈。电视业务方面,2013年的CES展上,几乎各大品牌都推出了4k甚至8k电视,索尼这方面的技术优势被弱化,营销手段比拼很可能展开。但过往的竞争显示,索尼并不具备这方便的优势。

与此同时,在制定经营方针的时候,索尼高层头痛的早已不是规避业务单一存在的风险,而是如何收缩战线,聚焦在真正擅长或者符合潮流的优势地带,对若隐若现的机会堆尽快反应,并做出正确判断。

就目前索尼的战略决策和实践看,电视业务很显然该是索尼战线收缩的表现,但是如前所述,包括Crystal Led和OLED专利技术在内,索尼显然不会轻易放弃电视业务,但是会严格控制成本、提升营业利润。2013年初,索尼电视新品会上,索尼高级副总裁、家庭影音娱乐事业本部副总裁高木一郎就表示。“索尼去年已完成成本削减的计划,今年的任务是提高利润。”

与影像和游戏业务类似,移动业务,也是被索尼纳入可发力的优势地带,因为它吻合可预见的大趋势,而这也决定了索尼移动业务里的部分研发投入甚至是产品,都要归入若隐若现的机会堆,比如索尼可穿戴设备Smartwatch2——外界并不确定索尼制定了怎样的长效战略,以及对其现有产业链的挖掘与整合。与此同时,就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现实来看,包括微软、苹果、谷歌、三星、高通、宏基、富士康等大大小小厂家,都往这个领域伸进去一只脚,但与之相应的服务支持还没跟上,关于可穿戴设备最终应该是什么样子、究竟有多大意义,市场也尚未给出清晰的定义,教育市场岂非易事。

更为遗憾的是,类似的思路,让人几乎看不到软硬件整合的可能性,满意的答案更是奢谈。但在平井这里,他本人和他自己都可能并未意识到,但暗合回归溯源的举动,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所在的线索。

时间追溯到1982年,索尼公司发表了一个口号和商标,提高公司的整体企业形象。当盛田昭夫看见了新设计的“S 标记”商标,他认为当人们第一次看了它,他们会想知道它代表了什么。盛田昭夫想用吸引人的描述来解释这个“S 标记”。“It`s a Sony!”因此诞生。盛田昭夫相信,这个新口号会带来新的形象——当所有索尼电视广告中以S标记结束时,跟随声音在说“It`s a Sony!”,这个图片和声音的独特的组合,能迅速让全世界产生一个独特的索尼印象。

联想到新上任不久平井也提出了一个概念,叫“One Sony”,你有没有觉得有一种相近?尽管与多年前那个口号的寓意大不相同,但其实恰是很容易让索尼人产生凝聚起来的感情,尤其是索尼的老人们。

与之相类似,索尼可能诞生整合性新产品的机会,也值得挖一挖自己当年办企业的理想。那个理想并不遥远,由斯金格的前任出井伸之提出:“索尼卖的是个人体验,电影、VAIO、PlayStation、Walkman等等,它们不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我们存在的理由是创造人们的欲望,进入他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梦想,为了达到这目地,我们得保持充满好奇和欢乐的赤子之心,给予人们一种像孩子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如果不发展出一个崭新的业务模式,索尼将沦为网络操作者零部件供应商。新的索尼产品就应是娱乐、电子和情感的融合。”

呼唤个人体验,融合“娱乐+电子+情感”,这在平井一夫身上有先天积累,他也有这方面的强烈意愿。如果不再像错失索尼的“iPod”那样坐失机会,拥有动漫、影视、游戏、音乐等丰富的娱乐资源,身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电视等终端,还差什么样的情感呢?依托出色的工业设计,拨动用户心动的那根神经,一切将水到渠成。

有人称,索尼的潜在用户群体比亚马逊更广,如果内容之争真的是下一场变革核心,我们将看到一个强大的索尼再次巨人般重新崛起。索尼还拥有自己的电子书阅读器“Reader”。在2010年日本本土以PRS-650/350为起点,开始销售E-Ink电子书阅读器。在美国几乎和亚马逊的Kindle同一时期推出。日本的Reader Store可以说是最大的日文电子书籍商店之一,内容可以在Sony Tablet S/P系列上阅读。

重拾先锋斗志

且不说更早那些年索尼开创的世界第一,即便是到20世纪90年代,提起PlayStation游戏机打败劲敌任天堂、逼走SEGA(世嘉);数码相机领先传统相机品牌、影像接收芯片独占市场……索尼没有理由不骄傲。

可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索尼自1994年发表PlayStation至今,已近10年未再发表独创性的产品;在电子领域中,由于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导致苹果电脑的iPod数位随身听大抢风头,进而取代Walkman原有地位;拥有自傲特丽珑技术的WEGA独自开发高清影像技术,但错估液晶电视的发展,使得拥有液晶技术的夏普、三星取得电视影像的领导地位……索尼愈发丧失了敢为天下先的拓荒者志气,迟钝而固执守旧。

与井深大、盛田昭夫创业时期的索尼比较,现在的索尼明显弄丢了独自创新的那种决绝。斯金格气愤的索尼不被人视为创造型企业,那也是有原因的。反观索尼当年“追求独特技术”时,创始人井深大曾说过:“我们必须自己开发出让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成为落伍产品的新技术。” 索尼公司的高管没有铭记井深大的话,当头棒喝就是液晶和等离子薄型电视机,索尼不得不挣扎求生。我们希望听到,为重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回归成为技术献身的“狂人”,平井会像斯金格一样为研发人员的座次费心思。

就在平井以及多位前任的上任改革,都直指索尼自上而下、各业务部门间的协同性弊病的同时,在对外结盟上,索尼则早已将研发阶段的大门也对外敞开。2005年是索尼这扇大门敞开呈现的一年。年初,索尼联合IBM、东芝共同发表时脉4GHz起跳的Cell-微处理器;7月,索尼与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合作,加入数码单反相机市场,以应对消费型数码相机的饱和;8月底,索尼联合IBM、东芝公开Cell-微处理器详细制程;9月底,索尼联合SanDisk发表Memory Stick Micro(M2)记忆卡。

如果效法谷歌的安卓应用平台,或苹果App Store、iTunes,索尼的 PlayStation、SEN,以及新涉足的可穿戴设备甚至是医疗领域,同样可以给开路先锋大把机会。

乔布斯沾了索尼的光

乔布斯传记:至少在1983年以前,乔布斯是盛田昭夫和个别索尼经典产品的粉丝。乔布斯曾对索尼产品设计偏好,还拥有一台索尼电视机。到1983年时,乔布斯拥抱包豪斯风格的热情代替对索尼的热情;

乔布斯的话(据视频听写),毫不避讳,诚恳而令人感动的表述是:

我们钦佩索尼,我们爱索尼,我们渴望成为索尼一样优秀的公司。

(1999 年)一个对我,对苹果公司其他同事都影响很大的人,索尼的盛田昭夫,今天去世了……索尼开创了消费电子市场……希望我们今天做的事情能让他感到欣慰。

最帅的东西就是索尼的新款摄录相机,世界上第一款专业级别 HDV 摄录机,且仅售 3499 美元。我这里有一个,我已经玩了一个多月,它太帅了,你们只需尽管去买一个就对了。

(2001 年Macworld博览会)在上台介绍 15" 钛金属The PowerBook G4之前,乔布斯说到性感,什么是性感?有一个我们非常钦佩的公司——索尼,我们爱索尼,他们有一款非常出众的产品——VAIO,它异常优秀,以至于当我们想要做一款性感的便携电脑,我们把目光投向它。

乔布斯的行为,可以归纳为:乔布斯使用、喜欢索尼的产品,并经常研究索尼的产品、海报和直营店,还到索尼工厂去参观、和索尼的总裁成了朋友:

追溯到乔布斯1984年麦金塔时代,麦金塔电脑上最早也是搭载3.5寸的磁盘驱动器。

乔布斯参观过索尼的工厂,当时索尼在电子消费领域风光无限,乔布斯深受震撼。索尼的流水线管理模式后来对乔布斯影响很大,乔布斯从中学习经验并主导了苹果生产流水线改造。

盛田昭夫曾送给乔布斯一部Walkman,乔布斯为之痴迷,并将它拆卸来研究它是如何制作、打磨的。到iMac即将面世时,乔布斯原本想使用MacMan这个名字,不用说你也能猜到这是受Walkman的影响。后来他的同事Ken Segall劝服了他,选用了现在的名字。

OS X intel 原型是跑在索尼VAIO上的,差一点点,MacBook系列就不是唯一能运行MAC OS的笔记本(黑苹果除外)。乔布斯的传记里写到,“把店里最贵的那台索尼VAIO买下来!”……第二天一早,乔布斯乘飞机前往日本,去与索尼的总裁洽谈在VAIO笔记本产品线上预装Mac OS X的问题 。

而从索尼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中获取经验,乔布斯最终在数字化音乐浪潮中用 iPod击败了索尼的Walkman。

索尼可穿戴进程

2012年的CES展览会上,索尼先于苹果推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SmartWatch智能手表,并定位为手机配件,可与HTC、三星以及索尼生产的Android 2.1以

上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一起工作。在这块屏幕分辨率为128x128、1.3英寸的屏幕上,用户可以阅读电子邮件、文本消息和日历提醒,当然它也能让用户获悉时间。除此之外,它还整合了社交网络Facebook和Twitter。美中不足的是设计略显笨重和定期充电。

2013年6月中旬,索尼在官方开发者网站宣布,允许SmartWatch支持第三方固件,这意味着,开发者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给SmartWatch开发和安装替代软件。索尼也希望通过此举能让SmartWatch更为流行,期待有优秀的开发人员能通过共享技术细节来创建和更新替代固件。不过,如果开发者给SmartWatch刷入替代固件,就有可能导致保修失效,且现有的SmartWatch应用程序会出现不兼容情况。

同年6月25日,索尼推出了分辨率为220x176、1.6英寸屏幕的SmartWatch 2,除了继续基于Android系统和具有通话、阅读电邮和短信、控制拍照等远程功能,新款产品支持NFC和蓝牙3.0,可与任意Android 4.0或以上的兼容装置配对,续航时间长达4天,铝制机身还具备了和部分Xperia Z产品一样的防水防尘机能,24mm宽的不锈钢表带可以更换(索尼将尽快推出其它款式的表带)。

SmartWatch 2能够看出索尼对可穿戴设备的新想法。和第一代相比,SmartWatch2不仅屏幕变大,NFC芯片、对其它品牌手机的适配等更多功能也逐渐加入。更开放、也更独立——不和手机连接时,SmartWatch 2可以作为一立工作的数字手表:朗读收到的未读通知,查看时间,设置提醒,甚至作为光源。

上一篇:反骇俏佳人 下一篇:索尼想要的和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