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曹永胜,揭秘舌尖上的毒

时间:2022-07-10 11:08:55

作家曹永胜,揭秘舌尖上的毒

9月27日下午,一个题名《如何辨别舌尖上的毒》的微博访谈在网易热火朝天地进行,而主持并接受广大网民提问、为广大网名解疑者,是四川一位名叫曹永胜的80后青年作家。

一个作家何以解答“食品与毒”之疑?原因很简单,他写了一本名叫《舌尖上的毒》的畅销书。虽然这本书不是小说,不是诗歌,也不是散文,更不是风花雪月的轻松读物,但这本书却满载着一个80后青年对家庭、对社会、对民族的忧思和担当。

在这个轻阅读时代,这样一本如拳击心的书何以受到这么多读者的追捧?这本书里都讲了些什么内容呢?又怎样体现了作者由家庭而延伸至社会、至民族的担当的呢?

纪实

在一个并非月黑风高的夜里,10时许,沈阳郊区一家小型屠宰点里传来牲畜凄厉的叫声,伴随着叫声的是空气中浓烈的血腥味。

一个隐蔽于屠宰点外的人正在偷窥。他看到,屠宰点有两个穿着溅满血渍工作服和长筒黑色套鞋的工人,边说边用一个塑料小桶,把屠宰区池子里的牛血舀到旁边4个脏兮兮的、原来用来装化学涂料的蓝色塑料桶里。随后,一辆农用货车载着4桶牛血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屠宰点,向东陵区长青桥驶去。

这个隐蔽的人连忙钻进自己先前停在离屠宰场很远地方的车里,一路尾随跟踪。一个半小时后,农用车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前卸下牛血。

尾随跟踪的男子也远远地停车,并通过长焦镜头看到,那间10多平米的小屋里有3口直径达1米的大锅,锅里煮着水。两男一女在小屋里忙得团团转,进院前的4桶牛血,在加了水,加了各种化工原料后,竟然变出了24桶血豆腐。

之后,这个男子又追踪发现,这些血豆腐分别批发到了沈阳五爱市场、大南市场、南塔市场,血豆腐生产者一晚获利640元。

这触目惊心的一幕,是一位名叫孙焕平的江苏农民于2007年秋亲眼捕捉到的信息。

这一幕现在已经被再现于一本名叫《舌尖上的毒》的书里,而将之还原呈现于书的作者,则是四川省资中县人事与社会保障局的曹永胜。

一个在四川上班的小伙子,何以把一个江苏人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与掀起收视狂潮、同时也好评如潮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唱反调的书?他何来胆量敢揭开美食中国“皇帝的新衣”,且敲响中国人健康的警钟?

曹永胜并非吃了豹子胆,他不过是一个有担当的普通公民。

曹永胜1980年7月生于四川资中罗泉镇一个农民家庭,少年多舛,却喜欢文学。尤其是1996年考上内江医科学校后,他更是寄情于日记本,虔诚地倾吐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

疼痛

工作以后的曹永胜努力自考。然而,当他拿到自考文凭时,却传来父亲患上肺癌的噩耗。摩挲着儿子的自考毕业证书,这位闲时喜欢阅读的老农从肺痛如绞中挤出笑容:“儿子,你喜欢写东西,我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你的作品发表就好了。”

知子莫若父。曹永胜很感动,也很震动,因为能发表文章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然而,半年后,曹永胜的父亲没有等到他发表作品便去世了。弥留之际,父亲告诉曹永胜说,可能他刚吃的豆腐有毒,胃里很难受。

豆腐有毒?难怪全家人吃了这种豆腐后都很恶心,但好在家人健康,身体并无大碍。这件事把曹永胜气坏了,可这豆腐是买自挑担卖的小贩,无从找到该小贩与之理论。

父亲去世的悲伤,笼罩了曹永胜的生活,那一刻,他发表作品的愿望更加强烈起来:我不仅要尽早发表作品,还要写食品安全方面的作品,让父亲瞑目。

然而,曹永胜写的第一本小说却是职场小说《空间玩主》,此小说几经修改,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拿到散发出油墨馨香的书,曹永胜来到父亲坟前,一字一句地给父亲读。虽然父亲再也听不到他那朗朗的读书声,但他却执著地以这种祭奠方式告慰父亲,自己终于发表作品了。还是一本书!

读罢,曹永胜流着泪说:“爸,我一定会写一本食品安全方面的书的,不为别的,就为我们想要健康的生活!”

但曹永胜的第二本书,也与食品安全无关,而是一本涉及电视相亲内容的名叫《非诚勿爱》的爱情长篇小说。

由于笔耕不辍,2011年6月,曹永胜加入了四川省作家协会。

担当

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潜伏8个月后,发表了小说《屠场》。这本描写加工厂恶心场景的小说被译成17种文字热销全世界,致使美国肉食品销量减半。为此,罗斯福总统还推动并通过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并创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苏丹红工业添加剂事件、雀巢婴幼儿奶粉转基因及碘超标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龙口粉丝事件、毒黄花菜事件、金华敌敌畏火腿事件一桩桩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曝光,令人痛心疾首。

曹永胜是一个好美食的吃货,却有过被有毒食品伤害的经历,有过父亲因吃了毒豆腐加重病情而离世的痛苦,因而他在看过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后,面对华丽丽的美食,他揭秘毒食品的愿望再次强烈起来。

曹永胜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江苏淮安一个名叫孙焕平的普通农民,从2009年4月7日起,孙焕平开着自己购买的厢式货车,和志愿者一起走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历时7个月,行程5万里,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这一路周游,经历了很多风险。

被其事迹感动,曹永胜通过网络和电话采访孙焕平。在采访的过程中,孙焕平给曹永胜讲了他亲历的很多故事,既触目惊心,又惊险刺激。被深深打动的曹永胜,决定将孙焕平的故事写成报告文学,并定了书名——《舌尖上的毒》。

轰动

2012年12月,《舌尖上的毒》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后,毒豆芽、人造鸡蛋、转基因食品、假血燕、黑心粉丝、血豆腐、假醋、假海参等等让人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的有毒食品,一览无余地展露在了读者面前,顿时引起了强烈反响。

人民网、新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网、《法制日报》、网易、《中国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凤凰网、《深圳特区报》及澳大利亚广播电台、《英国侨报》等200多家媒体纷纷宣传评论此书。

《舌尖上的毒》出版以后反响很大,有读者觉得触目惊心,也有读者觉得危言耸听。但大多数读者都认为,这是一部引领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的很有担当的书,并纷纷留言:

“食品安全问题不像一般的急性传染病那样,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及计划免疫工作的持久开展而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反,却随着生产的机械化、集中化以及化学品及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而泛化。从长期来看,食品安全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因而万不可视而不见,食而不烦,充耳不闻。”

“舌尖上的安全刻不容缓,中国人的食品安全已经进入了相互投毒的时候,我们必须警醒。食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怎么行?”

通过奋斗,不仅出版了三本书,还终于写了一本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书,且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曹永胜曾经绷紧的心有了稍许平复。在父亲生日到来的那一天,回想起父亲对自己的遗愿,独坐在屋里思念父亲的他泪水涟涟。

曹永胜没想到,《舌尖上的毒》出版后,母亲也成了他的粉丝,不仅仔细地读每一页,还学以致用,比如哪些菜该买,哪些菜尽量少买或不买等等。不仅如此,母亲还在阳台种菜,偶尔又自己“发豆芽”。

看到母亲这么注重食品安全,曹永胜很开心,他觉得一个作者能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警醒,这也是写作上的成就!

上一篇:自由着你的自由 下一篇:半月人物 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