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记忆法的运用

时间:2022-07-10 08:54:34

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记忆法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记忆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62-01

初中生物知识面广,教学内容涉及动植物、微生物、人体和遗传等多方面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且杂,许多学生因此而出现学习障碍,逐渐失去生物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需采取有效措施,激起学生的记忆热情,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夯实基础,并灵活应用所学。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辅以具体的教学例子,谈谈教学中三种高效记忆方法的运用。

一、运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部分生物学科的内容十分抽象(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不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来记背往往容易忘记。比喻记忆法即借助比喻,利用生动、浅显的事物来说明和解释一些抽象、复杂的事物。这种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生物教师可以用比喻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浅显化,将陌生的知识点比喻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用以比喻的事物要与相关知识点,在外观、功能或性质等某一方面具有相似性。

“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光合作用的过程为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比喻记忆法,把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形象地比喻为工厂生产的全过程――工厂生产的过程需要原料、厂房、人工等,最后才制造出产品,光合作用的过程也需要原料(水和二氧化碳),厂房(叶绿体),人工(光能),最后生产出由这些因素结合所得的产品(淀粉和氧气)。在这里,叶绿体就可以比喻成为“整个工厂”。通过这个比喻,学生对光合作用这个抽象的理论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感知,理解起来难度低,记忆起来印象深刻。

二、利用事物异同对比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常常会遇到许多词义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例如人教版七年级所涉及的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等内容),如不注意,会造成知识体系混乱。对比法是指列出相关名词清单,从范围、内涵、外延、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相似知识的异同,并用最适合自己的形式进行对比,如利用表格、树形图等,在鲜明的对比深入理解和区分知识点,避免混淆。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内容时,许多学生容易混淆概念,将两种植物的特点记混,理解和记忆起来不清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表一进行对比记忆。

通过以上表中几个突出特点的列举与对比,学生能直观抓住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从相似中找出不同点,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并且有利于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从而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生物知识。

三、借助联想,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联系记忆法是指根据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以达到高效认识新事物的目的。在生物教学中运用联想记忆法,要将复杂抽象的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联系,尽量选取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的事物。

例如“眼球的结构”这一知识点虽看似简单,但学生对于眼球的内部结构却十分陌生。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眼球中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和脉络膜的作用,并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知识量大、记忆难度大。教师可以利用照相机与眼球结构相似的这个特点来展开讲解。照相机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眼球的结构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联系起来,总结出:照相机在观看到物体时,光线透过照相机的凸透镜,产生类似小孔成像的效果,影像会在感光元件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而照相机的凸透镜就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感光元件就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这样讲解能使学生通过联想理解眼球的成像原理,将陌生的事物转化为熟悉的事物,使新旧知识得以融合,更方便记忆。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运用比喻、对比和联想的记忆方法来教学,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生物知识变得形象有趣,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广大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除了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决心外,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更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标。

(责编 陈 蓉)

上一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与汉语教学相互促进的探讨 下一篇:打造诗情涌动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