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规律,判断语病

时间:2022-07-10 07:45:13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考点之一,也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我们要了解高考规定考查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病句类型,并记忆一些典型病例。解题时,一般先用主干分析法,梳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看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之间是否搭配,看句子的定、状、补等枝叶部分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然后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方面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语句的前后顺序、句子间的关系是否合适。

高考中,很多语病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本文试结合2013高考真题就透过“陷阱”辨析病句做一个简单的归类,希望对大家复习语病题能有所帮助。

1.关联词

【病例1】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重庆卷)

【解析】“如果……时”搭配不当,把“如果”改为“当”,或删去“时”。

【病例2】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辽宁卷)

【解析】关联词位置不当。最后两句的主语一致,应将“不仅”移到“电子商务”后面。

【规律】出现关联词时,要考虑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搭配得当,关联词语所关联的两个分句的关系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关联词的位置是否合理。一方面看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的前面;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的后边。另一方面还要看“不但(不仅、不只)……而且(并且、还、也、甚至)”“既……又……”“别说(不要说)……连……”“不但没……反倒……”等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后面分句的位置是否颠倒。

2.并列短语

【病例1】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江西卷)

【解析】并列不当。“床上用品” 包含了“生活用品”,可删去“以及床上用品都”。语意重复,“选购”有“自主”之意,可删去“自主”。

【病例2】“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安徽卷)

【解析】成分残缺、语义重复和搭配不当。在“年龄”前加“在”;“经历”和“任职时间”有语义交叉,删除其中之一;“理论”不能和“培训”搭配,可将“理论和技术培训”改为“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

【规律】出现并列短语时,要考虑是否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内容有交叉的、不属于同一类的都不能并列),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3. 长宾语

【病例1】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浙江卷A项)

【解析】搭配不当。“表现”可改为“讲述”或“叙述”。

【病例2】“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天津卷)

【解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在句尾加上“的任务”,或将“执行”改为“开展”。

【规律】出现长宾语时,我们要运用主干分析法,找出句子的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看看有无搭配不当,考虑是否宾语中心语残缺。

4.介词

【病例1】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四川卷)

【解析】介词残缺,“有关部门要”后增添“以”。

【病例2】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山东卷)

【解析】主客颠倒。可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或删去“对于”。

【规律】出现介词时,要考虑是否缺少主语、主客颠倒、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漏用滥用、造成歧义。有“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是否主客倒置。介词成对出现时,要考虑是否搭配不当、由介词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是否完整。这类介词常见的有:在……上(下)、从……中、以……为中心、以……为代价、以……为主、当……时、由……组成等。此类介词又常常与句式杂糅联系在一起。

5.数词

【病例1】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辽宁卷A项)

【解析】“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搭配不当。

【病例2】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江西卷)

【解析】不合逻辑。“五年以后”比“两年后”忘得多是自然而然的事,体现不出递进,二者应该互换位置。

【规律】出现数词时,要考虑是否产生歧义(如“五个学校的领导”)、位置不当、倍数用错(如“减少一倍”)、表约数的词语重复(如“大约三米左右”)等。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要考虑是否搭配不当(如“无数莘莘学子”)。带有大约、左右、最多、至少等词语的要考虑是否逻辑不当。还要注意“增加了”与“减少了”“增加到”与“减少到”之间的区别。

6.谓语表判断

【病例1】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重庆卷)

【解析】主宾搭配不当,把“胜负”改为“胜利”。

【病例2】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标2卷)

【解析】主语不一致,在最后一个分句前加“使之”。

【规律】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变成”“成了”等表判断的动词时,要考虑是否主宾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某行为活动。

当然,语病的“陷阱”还有很多,如:出现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时,要考虑是否语序不当(如“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语序不当,“一连串”应移到“事情”前),产生歧义(如“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中,著名航天专家指的是梁启超还是梁思礼,句中不明确)。对于语病的其他“陷阱”,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上一篇:我,是一个物理 下一篇:关于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