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员力量训练实用方法探讨

时间:2022-07-10 07:36:08

柔道运动员力量训练实用方法探讨

摘 要 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但是对瞬间发力要求较高,本研究在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探讨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几种有效方法,以期对柔道爱好者提高力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柔道 力量训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要迅速有效地击倒或制服对手,力量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肌肉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参与运动肌群的肌纤维募集数量,并改善其机能来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少,强度要求很高,而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多,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肥大和体重的增加。因此比较适合于专门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窄金字塔法:最大强度向心收缩:90%×3.95%×2.97%×1,100%×1.95%×2,90%×3。

(二)最大力量向心收缩:连续做5组,每组做1次100%强度,组间休息3~5分钟。

(三)最大力量等长(静力)收缩: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2次,每次坚持5~6秒,组间休息3分钟。这种练习可以提高肌肉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用力的力量,也可用来加强运动员在某一特定技术环节的用力感觉和能力,但对提高肌肉协调性效果不显著。

(四)最大力量离心收缩:男子运动员采用120%最高强度,女子运动员采用110%最高强度,做退让性用力。为保证安全起见必须采用专门器械,或教练及同伴帮助完成练习。

(五)离心-向心收缩:采用70%~90%的强度,在6~8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而后尽最大能力快速缩短肌肉。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6~8次,组间休息4~5分钟。

(六)静力-动力收缩:主要用于下蹲类和推举类练习。要求为当肌肉被拉长后,再收缩至一半时,保持停顿,静力收缩数秒,而后爆发式收缩完成用力。一般当强度为60%~80%时,可停顿1~2秒,重复4~6次;当强度为85%以上时,可停顿2~3秒,重复2~4次。

二、肌肉次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会因较多消耗肌肉能源物质,提高肌肉物质和能量代谢能力,产生的超量恢复效应会增大肌肉体积并增加体重,正确采用对增加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具有很好效果。一般采用60%~80%的强度,练习组数和重复次数都比较多,练习内容广泛,比较适合于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定量负荷法: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负荷重量保持一定,但重复次数和组数却相当多。年轻运动员可采用50%强度×12次×5组,或60%强度×8~10次×5组;高水平运动员可采用80%强度×8~10次×3~5组,或60%强度×8~10次×5组,组间休息都是3~5分钟。练习目的是使肌肉工作直至力竭,因此在最后几次重复中需同伴的保护。

(二)渐进负荷法:目的在于提高肌肉协调性,最后几次重复中需同伴的保护,组间休息4~5分钟:70%×12,80%×10,85%×7,90%×3,95%×2。

三、力量组合训练法

此类方法可以比较多地运用于各个训练阶段的常规力量组合,主要有:

(一)宽金字塔法:主要是增大肌肉体积。即60%×8,65%×7,70%×6,75%×5,80%×4,75%×5,70%×6,65%×7,60%×8或者60%×4×2组,65%×7×2组,70%×6×2组,75%×52组,80%×4×2组。

(二)组合法:主要是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即70%×5×2组,80%×4×2组,85%×3×2组,90%×2×2组,95%×1×2组。

四、对比训练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综合多种力量训练组合的优点,并致力于逐步满足专项动作的速度要求,从而演化而成的。练习负荷按序列完成,从克服最大外部阻力直至克服自身体重,逐级提高动作速度,尤其适合于专门准备期和比赛期的力量训练。

(一)提高肌肉最大力量:90%×4,95%×2,100%×1×2组,95%×2,90%×4×2组。

(二)提高肌肉爆发力量:60%×10秒内最大重复次数×2~3组。

(三)提高肌肉最大输出功率:30%×10秒内最大重复次数×2~3组。

(四)提高肌肉快速力量:采用对抗自身体重的练习,无附加负荷。

五、快速力量训练法

这里涉及的练习需在运动员身心状态良好时安排,并要求接近个人最高强度,当感到疲劳时就停止练习。

(一)快速杠铃练习:只在向心收缩时加速杠铃。35~50%×7×5组,组间休息3~4分钟。

(二)减小阻力练习:下坡跑、牵引跑等。

(三)超等长收缩练习(肌肉被动拉长后快速收缩):各种反应性的上体器械练习和下肢跳深练习等。

(四)投掷各种轻器械:结合专项技术设计和采用多种形式。

六、力量耐力训练法

采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30%以上重量,方法运用和持续时间要适合专项需要。

(一)短期力量耐力:主要依靠肌肉最大力量的增加而提高。

(二)中期力量耐力:1.多次重复法:40%~60%×10~20次×3~5组,组间休息1~1.5分钟。2.循环训练法:采用6~12个练习分成不同的“站”,每个“站”练习40秒,“站”间休息20~40秒,做2~6组。(三)长期力量耐力:依靠多次重复、短间歇提高力量耐力,30%~40%×30次以上×4~6组,组间休息1~1.5分钟。

参考文献

[1] 王伟军.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原则[J].科技信息.2009(11).

[2] 王玉斌.柔道力量训练的探讨[J].搏击?体育论坛,2011(2).

上一篇: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独立人格缺失原因的透视 下一篇:冰酒:葡萄园中,一次美丽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