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病例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时间:2022-07-10 06:59:11

采用病例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70-01

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重视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给学生精讲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典型的病例作为感性材料,可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1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几种形式

1.1 课前设疑教师预先布置作业。选择一个案例,先展示给学生,请学生带着疑问查阅相关资料,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

1.2 病例导语在讲授某个疾病时,先举出临床病例资料,让学生带着众多的问题和浓厚的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3 病例分析在介绍病例时,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也可抓住与教材中知识内容、重点、难点联系密切的病案,选择一系列的相关思考题,让同学做出回答、判断。

1.4 病例讨论可采用在精讲某一疾病后,展示病例,列出具体讨论提纲,同学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2 采用病例教学教师应注意几点

2.1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备课、选择病例要抓住核心和结合点。选择的病例围绕教学目的,要考虑到学生尚未接触临床、没有工作经验,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知识面紧扣大纲的案例。其难易程度应与有关内容相联系,并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体现典型性、实用性和教学性。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把握尺度,游刃有余。

2.2 课前精心准备病案,围绕病例所涉及的问题,设计主、客观思考题。思考题难易程度力求与教科书、病例要求相对应。主观试题意在拓宽学生的临床思维空间。客观试题为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准确度,有利于思维集中和矫正,试题形式最好用单项选择题。坚持理论知识与病例、思考题一致性原则,提高效果。

2.3 在病例讨论前,对教学内容预先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掌握重点和本质。课堂上时刻把学生当成主体,教师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相对宽松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独出心裁、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4 总结应适时做出。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及时肯定发言中正确、积极成分并对不确切的观点及概念要及时矫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看法加以归类,有代表地逐一分析学生为何提出有关见解;引导学生区分各种现象,抓住本质进行分析。组织好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思维综合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在临床学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生产实习及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使其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自我完善和发展。

作者单位:153000 黑龙江伊春卫生学校

上一篇:浅谈滥用抗生素 下一篇:临床案例的腹膜透析健康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