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舞台,我的心会随书香舞蹈

时间:2022-07-10 03:31:51

给我一个舞台,我的心会随书香舞蹈

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一个人一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自我完善“终身教育”,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语文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中提出:“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的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一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向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正所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不只有一两条路,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见解。而班级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孩子阅读兴趣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方面所起的作用则是任何老师都不会忽略的!因为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中,除了老师、家长之外,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无论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是“近朱者赤”的成语,都在强调环境的影响,而“环境”以人为主,所以阅读习惯作为一种有利于孩子终生的习惯,先进的班级文化建设对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如此,我在工作实践中对于建设先进班级文化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了一些尝试和思索。

说到班级文化,我们要明确其具体内容和含义。班级文化至少包括了三种不同层次:物质层次,例如,班级的评比栏、展示栏目以及成文规定的班级公约等;行为层次,例如,通过班级规章的执行与教育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意识层次,例如,在班级内获得的知识、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等。这三个层次,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的只有在整个文化的实施过程中才能被感受到。它们是怎样在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习惯上起作用的呢?现在将自己的一点收获、体会写下来,诚盼雅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样应先从激发兴趣入手。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中最明显的部分――评比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很直接的激发作用。2000年,我接手了一个全是转学生的五年级班,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表现为课外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不少同学心中的课外阅读就是读作文集、读教辅读物;在日常教学中反映为:阅读的独到见解不多、发言积极性不高;作文中表现为:缺乏真情实感、缺少个性,甚至有害怕写作的倾向。作为一种对策,我在家校联系册上增设了课外阅读的专栏,让家长对孩子每周阅读的篇目和字数作出统计,并根据统计每周评出“阅读之星”,在你追我赶的评比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总量有了较大提升。因为阅读显效慢的原因,虽然上面提到的问题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但是从我所做的“对待作文的态度”对比的调查中不难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五年级下学期全班21个同学中有8人明确表示“最害怕写作文”,占38.1%;到六年级下学期,全班人数增加到41人,而明确表示“最害怕写作文”的人数只有5人,仅占12.2%。可以说这种变化与课外阅读兴趣的提高密不可分。实际上,利用评比手段提高阅读兴趣在低年级孩子中有更为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更为必要。这是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同学的认同评价更为看重,而且低年级就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2002年面对一群新踏入校园的孩子,笔者开始了全新班级文化的规划与建设。其中对课外阅读的评价与激励被列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课外读书达到100字,老师就奖励一枚“小红花”(印刷的),达到10枚,老师就在教室背后的评比栏上为他贴上一颗绿色的“聪明星”,它们和红色的“作业星”、金色的“常规星”一道在孩子的“星空”(评比栏)发出五彩的光芒,谁先拥有5颗“聪明星”,谁的照片就可以住进班级的“聪明屋”里,成为课外阅读的小明星。每个孩子就在生动的评比中明白:一个好孩子不仅要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认真作业,而且还应该是一个爱好阅读的孩子。这样,在显性的评比中,形成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隐性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也正是孩子阅读兴趣得以激发与提升的根本。我班一年级上学期共评出周阅读量保持在1000字以上的“小明星”19人;下学期评出周阅读量保持在2000字以上的“小明星”25人;二年级上学期周阅读量为4000字“小明星”人数已经接近50%。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评比也应该有所变化:到中高年级,可以在精神激励的基础上对“阅读明星”采取奖励书签、卡片等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小奖品等方式。总之要避免方法的单一、僵化。

“图书角”如今已经成为了各班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固定节目”,它为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了“物质支持”,这是最明显的。同时它在教室里位置突出,无疑又为“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了一种浓烈的文化氛围,起着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可以这样说,它为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着“精神支持”。在实践工作中,对于图书角的管理,我总结了如下两点:首先,要管理民主化。一方面是指图书角的图书管理员要由同学提名,并经由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员负责书目的登记、阅读课上图书的收发,到中高年级可办理“借书卡”,随时为全班同学提供借阅服务。另一方面是全班同学对图书角内的图书拥有民利,该添置什么内容的书了,要征求同学的意见,同时,鼓励同学捐赠或出借图书充实图书角,现在我们的图书角40%左右为班费购买的,其他60%则是同学捐赠或出借的。由于每个人都对图书角有“发言权”以及“贡献权”,所以大家对图书角有着更为亲近的情感,连爱护书都是极为自觉的,这可是读书中的一个良好习惯!其次,要让图书角“动”起来。为了使图书角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展“好书共分享”的活动(因此时孩子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了)。利用晨会或阅读课时间,给孩子提供一个“好书推荐”的机会:将自己新近读到的好书向全班同学推荐,要求能简单介绍并说明推荐理由,接着将书充实到图书角中。一个月左右全班同学一道从这些推荐书目中评选出“最佳图书”,推荐者就被评为“好书伯乐”。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图书角,更重要的是它让图书角“动”了起来,在互动中交流了心得,锻炼了能力,同学间互相影响,读书热情更高了!

“评比”和“图书角”都是一个班级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但真正有生命的班级文化应该更有“底蕴”,它们属于前面谈到的第二、三层次的“软件”,这一部分也是班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兴趣开始的,但是光有兴趣绝对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阅读的方法、过程与评价,这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外阅读进程。实践使我认识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为课外阅读提供方法指导以及阅读成果的展示与评价。这些单凭“硬件”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关注班级文化的“底蕴”。

在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中,长期以来就有一个不变的根基,那就是爱国主义大旗下的理想教育。我们的理想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每个孩子要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志趣高”了!有了“志趣”,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将比单纯的“兴趣”来得更强。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古人曰:“乡音一曲泪千行。”可见母语的情感力量。给学生以时间,发学生以激情,使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学生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更是如滔滔江河,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多读,

是增强学生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所以说,关注班级文化的“底蕴”不能忘记爱国主义的教育,而课外阅读的开展又能促成“底蕴”的形成。班级文化的“底蕴”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来促成的,活动就是一个指导、评价、展示的过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形式开展活动。

擂台赛,在低年级我组织学生进行儿歌朗诵擂台赛、绕口令擂台赛,中、高年级可进行古诗文背诵擂台赛。擂台赛的形式,一方面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能反应该生平时的阅读量、理解力、记忆力等。因此,竞赛的形式容易使学生间相互找到差距,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

会,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班级内部经常组织会。会上,或是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介绍自己阅读的原著,或是介绍自己阅读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介绍课外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读物。会也是学生之间相互推荐新书、好书的时机。它和我们的“图书角”建设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写读后感,读后感应是孩子经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升华,从而有所发现并独创的精神产品。在学生读过一篇优秀文章或一本好书后,我鼓励他们写点感想,哪怕是一两句话。鼓励学生放开地想,大胆地议,可以是怀疑、是批判,而后进行专题交流。于是,学生之间产生了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学生们有了标新立异的观点,有了质疑批判的胆量,我教五、六年级的时候,还辟有“读书破万卷”的文化专栏,每月展示同学的读后感。确实起到了交流思想、促进阅读的作用。

编手抄报,中、高年级可定期组织学生编辑综合类小报,由各阅读小组组长组成班级编辑部,集中介绍课外阅读到的各种信息,有文学的,有历史的,有科技的……拼贴可以,手抄也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地多阅读、多积累。对于手抄报,我们班有“我的小舞台”给同学展示,展示交流中促进了阅读的实际效果。

班级文化就像一个舞台,它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树立榜样,指引方向,提供展示的窗口,好的班级文化应该是在润物无声中让孩子的心灵因为书香的浸染而神采飞扬!在二年级的寒假中,我班平均阅读量近6万字,最多的同学读了80多万字,照这样发展下去,六年150万字的阅读量是很容易达到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建设先进的班级文化,使班级文化成为孩子进步、成长的“助推剂”!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上一篇: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高校产业廉政体系 下一篇: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