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大自然的器官

时间:2022-07-10 11:22:37

人是大自然的器官

如今,我们大多数人,正在失去大自然的护佑。那种存在于野外的细腻、温情、善良和深情,正在悄悄遁失。作家肖复兴说过,为了抵御这种遁失,他常去读一本书,那就是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

我手里这本《大自然的日历》,包含《大自然的日历》《林中水滴》和《大地的眼睛》三部作品。

读着这美妙的文字,我感到纯净清新的律动和情感——正从书中流淌出来,让呆板、干涩的心,得到一丝滋润和抚慰。普里什文是一个具有宇宙感的大艺术家。他将思想和情感从美学的角度,潜入对世界原初和根本的探寻,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普里什文终其一生,把俄罗斯大自然作为唯一的创作对象,在世界文学史上非常少见。他不是凭记忆,而是像画家写生一样,铺纸在潮湿树桩、光滑石头上,“在森林的口授下写作”。他的一生,是“按心灵吩咐”的生活。

在他的创作中,有几个元素很特别:他首先是一个气象学家和园艺学家;他写了五十多年的大自然观察日记;苏联卫国战争没把他拉出大森林,1943年他才返回莫斯科;他一生的重要作品都是随笔写就。

为观察鸟的生活,他趴在地上,匍匐前行一两公里。他的观察具有一般作家没有的精确、连贯、持久,他获得的细节常人难于感受。无论是一束越来越强的光、一片渗出来的水、一棵淌着树汁的白桦、一片最初的积云,还是在空中翻筋斗的乌鸦,在他的笔下,都独具个性。

普里什文的写作,话语素雅而耐人寻味。这些文字都有一种干净、细密、滋润、酸甜可口、维生素丰富的感觉,清淡,又有营养。

他与柔媚无关,与颓丧无关。他将大自然的一切视作宝藏,而自己则是好奇心无比旺盛的孩子。他的这些具有环保理念的超前之作,要比世界公认的现代生态文学经典《寂静的春天》早出现十年。

我最爱他哲思、高度的诗意美,在《松树的方式》里他有妙笔:“难得看到松树垂下自己的翅膀——树枝;它们在生长的时候,甩掉自己身上留在阴影里的一切,一心向上的树枝仿佛要把整棵大树都带上天去。”

他擅长用两三行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看他的《第一朵花儿》:“我以为是微风过处,一张老树叶抖动了一下,却原来是第一只蝴蝶飞出来了。我以为是自己眼冒金星,却原来是第一朵花儿开放了。”他能为“每一片落叶写出一种心情”。

他那春天最初的眼泪一般的细雨,那能回忆起童年的李树散发的香味,那坐在落叶的降落伞上落到地下的蜘蛛……都让人感动。他能细致入微地感受——夹在密匝匝的云杉林中的小白杨,有点清冷地伸出小树枝的意态;听到树木像亲人似的用叶子鼓掌。

在他的眼里,自然与人的关系没有主客之分,因为“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器官”。一棵蛇麻草、一只啄木鸟、一朵野蔷薇,甚至一个小水泡……他亲热地喊着它们的名字,与它们对话,从它们那里得到心灵的抚慰和滋养。

年近八旬时,普里什文还独自开着车去湖边观鸟。为了安静地写作,他在树林中埋了木墩子,又安张小桌子。而我明白,静静地坐在自然当中,就会让他感觉幸福,因为,正如高尔基所说,“普里什文对大地、森林的热爱,无以复加。他的心灵与土地、森林、河流——结合得如此完美”。

上一篇:想有间小房子,做你的小妻子 下一篇:证人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