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发挥各种教育途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

时间:2022-07-10 06:25:30

应发挥各种教育途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

摘要:教育活动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论的传播,而且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培养。现在我国中学生品德表现出积极、务实、健康向上的特点,然而其中还有部分学生受到自身、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一些困惑和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发挥各种教育途径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

关键词:教育途径;良好品德;思想道德学习;新闻热点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076-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对学生品德教育目标就是满足社会与市场的需要。然而,在受到中学教育模式和过重学习负担强烈冲击下,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会出现变化,有的更加积极向上,而有的就会因为不适应而感到困惑,导致拜金主义、虚荣主义、颓废主义、享乐主义的产生,带给学生未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端正与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使其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 着重学生思想品德以及政治理论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首要途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开设专门课程用于强化学生思政的学习,并且对每位学生做好思想道德方面合理的评价,以此鼓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落到实处,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根据《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拟定此方案,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思想品德评定的意义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使其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实现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向道德信念的转化;三是坚持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四是坚持思想品德评定的民主化,发挥班、组等学生集体和家长在思想品德评定中的作用。把自我评定作为学生思想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 完善学生思想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离不开因特网的使用,如玩游戏、晒照片、发微博等等,可以说互联网的应用大大转变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行为。所以,一方面,有关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应用先进学科领域的软件设施,创建一个可供学习、发问的信息平台,教师要定期关注平台运行情况,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答,这样能够将互联网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契合在一起,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学校要设定完善的数据资料信息库,加大思政教育软件的开发力度,并定期以微博的形式学生品德行为规范,并在班级、年级等大力宣传当代学生品德要求,传扬有关成功人士的言论和经验,构建良好的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氛围,在长期潜移默化作用影响下,这些理念就会渗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养成良好思政学习习惯,进而规范自身行为。

3 关注社会新闻焦点

在学校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重点关注当前社会新闻焦点,注重分析其中存在的品德行为,使得他们向着良好品德行为看齐,对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青春黄金阶段,他们思绪活跃,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对国内外的局势关注较多。现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使得他们了解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引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当他们听到雅安地震时,就会自发组织捐赠财物活动。这就要求,学校思政教师应该以学生所关注的新闻焦点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让他们对这些新闻有着客观真实的认识,端正他们的为人处世态度,论述不道德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还要定期开展学术讲演或者是对某一观点的思辨会,指引他们通过辩论,达到面对现实、分析问题、评价实事的目的,使得他们踊跃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4 提倡情感教育

中学教师在开展有关的思想品德教学时,应该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做到以情感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综合性调查,认识到一些学生所要面临的难题,对其施予援手,让他们认识到在校园里有教师在关注关心自己,从而迸发积极学习的热情,进而形成其良好的品德行为。

中学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每个班级困难学生多个方面的困难,在了解他们不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地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关注他们思想动态,让他们学会感恩。要想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只依靠知识理论的传播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应该加大情感的投入,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鼓励学生多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理念。

5 发挥榜样的力量,规划竞争制度

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时,对于一些表现极为优秀的学生要大力表扬,让他们作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发挥表率作用,最终形成优良的校园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成功人士和先进事例,激励学生对于自身品德培养以及对其行为的规范;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合理规划竞争制度,对学生进行择优选取行为典范、优秀学生、先进青少年等,这样就会形成学生之间竞相学习的景象,还能够有效抵御不良风气的形成。

6 在不断的社会实践强化自身思想品德的培养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上形形的人和事,强化自身品德方面的培养,充分锻炼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使得他们明白良好品德和行为带给社会和自身的益处,例如,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做文明学生和关注先进人物和事迹、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等等,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答社会的决心,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身品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7 结论

总之,在充分认识当今学校学生面临的虚荣攀比心理、享乐心理、颓废堕落状态、拜金主义滋生等品德行为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充分发各种教育途径,如注重理论学习、关注热点话题、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引入竞争制度等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夏婷.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3(3)

[2] 吕艳敏.浅说学生成长与养成教育途径[J].吉林教育:综合,2012(3)

[3] 郭宏斌.浅论大学生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主要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8(25)

[4] 周雅静.社会实践:思想品德课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J].科技风,2009(10)

作者简介:

侯天生(1964.1-)男,山西长治人,1984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山西省长治市郊区第二中学校校长。

曾获"三晋名校长""长治名校长""郊区十佳校长""长治市支持农村教育蓝天奖"等荣誉称号。以"内抓管理,外塑形象,以名师育名生,以名生创名校"为办学理念,全面建设和谐校园,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探究教学模式 下一篇:让"短板"成为学生演绎精彩的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