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消费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10 03:21:13

学生消费分析论文

一、影响学生消费观念的因素分析

每个人从离开母体开始,就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从一个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拥有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构成的社会环境时刻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四个因素对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影响是怎样的。

1.家庭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我们现在面对的这批孩子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宠儿。这批孩子父母的青少年时期物质上比较贫困,因而导致家长们主观上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吃苦;客观上,这批孩子的父母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他们通过经商等手段积聚了较多的财富,这也使得他们有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同时,这些父母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甚至有些初中学业也没有完成,因此他们虽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对孩子的消费问题并不是很重视;相反,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多给钱作为奖励也无所谓。这样的家庭氛围必然导致孩子们从小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引导。

2.学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首先,先从教师本身说起,现在每个学校的教学压力和管理压力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素质培养就成为了教师全部工作的重心,加上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消费观念的忽视,必然导致教师对学生消费观培养的忽视。即使有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对消费观念有所提及,也很少会作为工作重点来强调,更不要说想方设法去改变学生的消费观了。

其次,在当今的环境中,教师的权威性正在减弱。从学校组织社会学来讲,教师是制度所认可的权威;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这种权威的意识。现在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只要老师不是严厉的批评,他就不会有什么改变。即使碍于教师的管理,短时间内有所改变,也不会真的对他们的观念产生什么影响,尤其在消费问题上,老师不可能用严厉的态度、细致的规定去强制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样一来,学生的消费观念就像田地里的野草,自由生长,长出各式各样的果子了。

3.同辈群体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学生中在家庭背景、年龄、特点、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一个同辈群体,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此间有很大的影响。特别在初中阶段,同龄人之间是很容易相互影响的,正如一个学生在周记里写道:“我也不知道为什,看到别的同学大口大口地吃豆腐干,我就觉得很美味;看到别的同学穿什么牌子的鞋子,我也就想要一双;甚至我明明喜欢喝白开水,可看到别的同学喝什么饮料,我也不自觉地去买。心里也知道这样不是很好,可大家都这样,我也就这样了”。

正是这样的从众心理,学生的消费中往往出现了杭州话所说的“杭儿风”,只要一样东西受到某几个人的欢迎,要不了多久,很多人都会去盲目购买,比如名牌球鞋,比如某种饮料。同时,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很容易形成攀比心理。这样的攀比不仅影响了他们两个人的学习,也影响了班级的学习氛围,使更多的学生关注的焦点发生了转移。就是在这样的“杭儿风”、“攀比风”中,很多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形成了。

4.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今天的孩子是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他们见多识广,比成年人更早地拥有了“品牌意识”,而且媒介中的形象正在成为孩子们的楷模,当他们喜爱的明星代言或正在使用某样产品时,他们也会尽自己所能去追逐同样的商品。对商品信息的大量摄入,造成孩子们消费观念的畸形成熟,而不是立体成熟。他们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得极为幼稚,比如有一个学生他就认为只有“好丽友”蛋黄派才是好吃的,尽管他从没吃过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

二、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几种途径

面对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通过日常的教育管理实践,我以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改变家长的观念

通过家访和家长学校等方式,逐步改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消费问题。记得曾经有一个家长,对我提出的控制孩子零花钱的建议不以为然,可是当他发现自己的儿子不仅花光了零花钱,还私自拿家里的钱买游戏点卡时,他才意识到光用钱去满足孩子是会害了孩子的。于是,他主动来找我沟通,在我的建议下,他改变了自己用钱来奖励孩子、对孩子的消费不闻不问的习惯,要求孩子对自己的消费记帐,同时也和孩子交流一些消费上的看法,还让孩子了解自己家庭收入的来源和金钱的开支,让孩子了解父母赚钱的辛苦和养家的不容易。正是在家长和孩子在金钱上的良好沟通后,这个男孩慢慢地改变了花钱大手大脚不把父母的钱当回事的习惯,学习成绩也慢慢地有所提高了。

2.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当有意识地注重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同时也应当加强自己消费方面的相关知识,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

记得有一次,在课间无意中提到银行储蓄利率提高的问题,结果才发现,竟然很多学生不知道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要远远高于活期储蓄。当时有很多学生马上表示要到银行把他们的小金库存定期。这件事让我发现,其实我们的学生还是很欢迎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的。还有一次,在讲到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时,我结合课文的内容,提到即使在现在,仍然有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就像文章中的乔元贞一样,因为经济问题无法继续上学,只能辍学;还提到许多普通人为“希望小学”捐款,正是为了让这些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也拥有学习的权利。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十分震动,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人为了温饱在辛苦地努力着。于是,我又借机让他们反思自己平日里对金钱的态度。后来,很多学生都有了改变。

3.改变个别学生教师虽然对全体学生的权威性下降了,但是总会在某些学生的心理是有很高的权威的。在实际的对学生管理过程中,我往往通过影响个别学生去影响更多的学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天在一个学生心理播下正确消费的火种,他日必将影响一群学生。记得我当班主任时,有一个女生特别喜欢我,总爱把我的话当名言。记得她那时特别喜欢穿名牌,加上家里还比较富裕,因此平日里总爱在校服里穿件名牌T恤或是脚上穿上名牌鞋,还有意无意地向其他学生炫耀。平日里,还聚集了不少的“同道中人”经常谈论什么名牌,还扬言非名牌不穿。于是,有一次,和她交谈过程中,我假装无意地说自己最欣赏班级里另一个女生了,她问我为什么,我就说,那个女孩子虽然家庭富裕,穿着却是朴素大方,很符合我心中的青春美少女的形象,那些名牌虽然不错,可是穿在一个青春少年的身上却显得累赘了,一个少年最美的装饰就是他身上的勃勃朝气而不是服饰。她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渐渐地,我发现她不太注重穿着打扮了,嘴里还常念叨着“青春无敌,无需名牌”;时间长了,连带她身边的那个小团体也不再强调所谓的名牌了。

4.团队心理辅导课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实际上心理辅导中的团队辅导课也是一种影响学生消费观念的有效手段。我们都知道班会课往往都带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有很强的是非判断和导向。可是学生对于班会课的心理认可度并不高。而心理辅导课就不一样了,它完全没有任何改变的意图,只是通过沟通让人们认识自己,它也没有强烈的是非判断,所有的想法都会被包容而不用担心被指责和批评。也恰恰因为团队心理辅导课的这一特点,学生反而很容易敞开心灵沟通,思考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堂团队心理辅导课,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通过小品、课外材料补充以及一些团队辅导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清醒的认识。

5.传媒的适当利用

传媒虽然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有着不良的影响,但同时它也有自己独特的良性影响力。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有意识地扩大这良性影响力,从而达到我们教育人的目的。记得有一段时间,报纸上连续报道了关于年轻人中的“月光族”现象。于是,我把这组报道介绍给学生,和他们一起探讨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让人满意,很多学生当即表示不希望自己将来也成为“月光族”;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人成为“月光族”,于是学生就提到了可能是因为这些人从小就不知道如何花钱,以致于长大后不能正确把握金钱,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谈到这里,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自己的消费行为,而且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观念了。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适当地引进媒体,将会产生“事实胜于雄辩”的教育效果,能够帮助学生的消费观念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在这篇文章结束的时候,我希望在已有努力的基础上,有更多的人关心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培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学生的消费问题,对其原因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改变家长的观念、改变教师自身教育方法、改变个别学生、团队心理辅导课、传媒的适当利用等几个方面的努力,达到影响和改变学生不良消费观念的目的。

[关键词]消费观念学校教育传播媒介心理辅导

上一篇:农民工工资拖欠清理方案 下一篇: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