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困境

时间:2022-07-10 03:19:03

走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困境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新一轮高职课程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生师比大、课时量少、评价体系与教学目标相左等潜在因素制约着发展,无论教学模式和教材如何翻新也治标不治本。文章提出以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为主导任务,扩大双语教学,注重听说写作实践训练,构建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问题根源;双语教学;反思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new turn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carrying on and on , however if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such as the big proportion of the students , the limited lessons , and the test system separated from what we actually promote , even if fresh teaching measured come forth everyday , the difficulty of ineffective teaching of English can not have a new look . Therefore focus should be put on listening and writing with the basic word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to student’s majors to reconstruct an unique system to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s more than practical.

Key words: The sauce of the problem; bilingual teaching; retrospect

引言

现代社会英语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英语教学,将影响到人才可持续发展。关于高职英语教学种种问题,如生源基础薄弱、师资设备建设不足、缺乏针对性教材,教学模式守旧等等以及实行分级教学、加强师资和硬件建设,开发校本教材、工学结合等等解决办法已经谈得很多了。文章想强调的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入手,标本兼治。并对依靠接二连三的“改革”来解决一切问题,进行冷静思考。

1高职英语教学差强人意,问题的根源有哪些?

1.1 师生比问题:传统讲授法灌输式教学模式虽备受批评,却依然盛行,原因何在?高校扩招,大班上课,这种方式传播知识的效率最高,覆盖面大。目前各高校还难以逾越这个客观限制。在生师比过大的条件下,教授口语和通过反复实践培养技能是很难的。日常课堂很容易回到众星捧月以老师为中心的状态。高职教育要出精品,示范院校就必须限制生源,同时提高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激励学生的参与,提供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1.2课时量问题:英语教学效果不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时分配不足。目前公共英语课在高职院校可有可无,虽有若无,通常一周两学时就开两期,一周四学时就只开一期,有的系干脆不开,二年级又断层植入专业英语。极其有限的课时分配既说明英语课不受重视, “英语无用论” 衍生而出,可见英语课在高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1.3评价体系问题:当前英语教学的普遍问题是听说分开,读写脱节,只读不写,只听不说。无论社会舆论多么强调学生的会话和写作能力,偏偏把这两个项目正式纳入必须课程授课和考核体系的院校却如凤毛麟角。高职英语期末考试普遍是以选择题填空为主的语法词汇和阅读考试,听说测评和写作阅卷不如前者简单易操作,故几乎不考或形同虚设。对听说领先、写作能力的再三强调终敌不过固若金汤的传统考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究态度导致空谈教育理想,实际教学过程如叶公好龙,南辕北撤。

2 重新认识高职英语目标定位,构建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首先,高职学生到底要不要学英语?显然,英语无用论和读书无用论的错误如出一辙,因而讨论的重点不是学不学而是学什么和怎么学。高职的特色是既不同于压缩本科,也不同于中职,要培养高素质、进入工作角色快的人才。故不能追求大而全的知识系统,要收缩学习目标,教授与职业紧密相关的内容。高职英语教学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与其追求知识的广度和难度,不如致力于深度和熟练度,学有所用。

2.1 师生比问题的解决:如果只谈生源选拔限制,似乎有些隔岸观火的意思,所以除了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素质以外,解决师生比不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授英语。计算机教学在发音、听力可重复性等方面都要优于传统方法。强化听力的目的在计算机上是很容易办到的,比如有一两个词听不懂,利用计算机可以反复听10遍、20遍,听懂为止。 所以现代化设备建设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是很重要的。

2.2 课时的合理分配: 以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为主导任务,把力量用在刀刃上。课时的调整上,一味加大基础英语课时量也是不可取的,高职学生的基础英语能把中学内容加强运用就很好了,这可以通过专门开设注重运用的听说写作课来实现。不用盲目扩充四、六级词汇,短期内积聚的不过是应试词汇,结果还是说不出,写不来。

同时应当打破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界限, 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服务于专业教育和职业应用。可以加大专业英语课时量或扩充双语教学,这就要求高职的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要有相当高的水平。目前许多英语教师涉及高职各专业知识就含混其词,模棱两可,要提升高职内涵与品位,不要始终认为自己低本科一等,真正办出“高”和“职”两个字的特色来。

2.3评价体系是根本,什么都改了,评价体系不改也是白搭。

2.3.1单独考核听说和写作能力,评价体系是现实的指挥棒。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定位上,不应过分强调提高词汇数量和语法知识的反复传授。流利的口语不需要扩充到四六级考试的词汇量,短期内扩充的也只是应试词汇,不是能活用的词汇。中学一遍语法,大学一遍语法,语法不变成语感,到用时还是无法无天。语感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大流量的语言训练解决,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技能则只有靠熟能生巧,只有熟练了才会应用自如。

所以应当专门开设听说和写作课,引导他们灵活运用中学已经学过的2000基本词汇。要想脱口而出,落笔生花,就要反复实践,在强度上下功夫。方法就是方法,它无法取代刻苦的学习,所谓恒有所成。

2.3.2 以选修课形式满足高层次学生需求,持续营造学习氛围。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兴趣也参差不齐,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学很多英语徒劳无益,评价标准也要多元化。若分层次教学可能带来管理上的困难,那么就可以创建英语教学环境,利用必修、选修、活动等课型,构设全方位英语教学大课堂,个性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氛围是最好的动力。一时兴起,一暴十寒的外语角,难有成效。在常年设立、专门营造的外语角,有收音机可以听CIR(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电视机可以收看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有影碟机播放原版经典英文电影;有21st century 或名著简写本供学生借阅;定期邀请外籍教师举办英语沙龙;举办年度英语戏剧等等。没有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收获丰硕的学业果实。

3 以汽车英语为例谈专业英语考评模式。

3.1 汽车专业英语的重要地位和教学目标。近年来,国家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列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中优先确定的四个专业领域之一,这对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职业院校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汽车市场日益国际化,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英文显示的汽车故障诊断设备,不懂专业英语就不能掌握和操作这些设备。

国家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在《关于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对英文能力的要求分别是: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能够阅读、翻译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外文技术资料。

3.2 校本教材势在必行,校本考试令人堪忧。鉴于目前汽车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陈旧与汽车新技术更新快等多种矛盾,职业学校可尝试开发案例性校本教材。以汽车英语为例,做好行业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过渡。为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增加一些学生毕业后就要接触的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删去一些过于专业化和学术性的内容,校本教材的建设必须提到日程上来。

然而校本教材开发带来的下一个问题是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方式的客观合理性质疑。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实践中,教师深入企业做企业需求调研,并和汽车行业专家征询探讨后,开发满足汽车企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在授课中不断地汲取新素材来完善课程。以职场专用技术理念、术语和行话的实际运用为中心,开展口语实训周, 使教学与生产实际“零距离”,从根本上解决了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和专业岗位实践脱节的矛盾。但是最终以什么标准检验教师的责任心,学生实际收获多少,运用能力强弱呢?如果人才培养质量没有明确完善的标准检验,那么所谓因材施教,校本教学,就反而可能因随心所欲,缺乏约束,导致教育质量的更加下滑。

所以开发校本教材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新考评标准的科学制定。 如口语方面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国际著名汽车品牌英文名,是否能用英语介绍汽车类型、部件和组装程序,比较不同汽车性能参数等等;写作方面则考查简历、求职书等涉外商务书信等的撰写。但标准必须具体细化,校内统一,做到考试公平,社会认可。

结语:现在一说到英语学不好就是方法有问题, 需要改革。应当反思一下,此起彼伏的改革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但教育并非如此。如果一味依靠换新的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改了再改,不停地改,忽略了踏实工作,认真监督,科学管理,结果将是改革马不停蹄地进行,效果却永远停滞不前。其实功夫不到就学不好的道理简单而深刻。无论多么眩目新奇的教学方法,如果只能激发学生一时的积极性,而不能保持住静下心来学习,都是浮躁。

参考文献:

[1] 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0.

[3]丁 琳. 关于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J]. 职业教育研究, 2007,5

[4]王朝晖, 廖国强.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引入ESP课程的探讨[J]. 中国ESP研究, 2010,1

[5]吴茂.高职院校素质培养浅论[J].素质教育论坛.2007(3)

[6]张香莎.浅谈高职高专院校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

[7]苗仲彩.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英语教改初探[J].职业时空.2009(2)

作者简介:杨峥(1973.9-),女,四川省成都市人,现职称:讲师,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上一篇:激发兴趣,缩放英语课堂精彩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扩充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