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9 06:10:17

关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和优秀分子,肩负着协助学校管理、服务广大同学的重要责任,是学生组织的核心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从完善制度和提升能力等方面论述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进而更好的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33-02

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群体中担任某些职务,负责某些特定职责,协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一种特殊学生身份。而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骨干和优秀分子,是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队伍,是学校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由于参与学校及班级的各项活动,学生干部在策划、组织、协调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这也使得他们在学生群体中发挥表率榜样作用。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对学校的学生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加入学生干部队伍动机不纯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多数的学生想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是为了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但也存在着一些利益熏心,动机不纯的学生。他们想通过学生干部获得更多评奖评优的机会、入党的机会等。这些动机不纯的学生一旦加入到学生组织,不仅不利于学学生组织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干部队伍虽不是班集体,但同样需要班集体的团结、协作。

(二)学生干部队伍的“腐败”现象

当今,高校部分学生干部中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形势也有所严峻。一方面,由于学生干部拥有一定的“权利”,容易出现,。另一方面,学生干部的“腐败”来自于大环境。大学校园是大社会的缩影,所有社会上积极面和阴暗面在大学这个环境都会有所体现。一些学生干部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因为缺乏正确引导,很容易接受这些不良思潮,出现诸如请客吃饭、攀比之风、拉帮结伙等。这些“腐败”现象也使得学生干部的队伍不再单纯,不能得到普通同学的尊重和支持。

(三)学生干部的各方面能力受考验

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使得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现如今高校学生干部大部分都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父母疼着爱着,本身历练相对较少。一些学生干部,在刚刚进入学生组织时,欠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另外,有些学生干部很繁忙,有些学生干部很清闲,造成了学生干部能力锻炼的不平均。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得不到锻炼,在思想和素质方面得不到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干部作用的正常发挥。

(四)学生干部的成绩有待提高

学生干部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其次才是学生工作。一些学生干部不能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把过分的经历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出现上课迟到、旷课,或者上课听不进、作业做不了,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挂科。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造成挂科严重、不得不留级的情况,那么学生工作也就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一个连自己的学业都完成不了的人,如何能全身心的工作。学生工作对大学生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上加霜。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学生干部队伍的制度建设

1、选拔制度。要建设好一支学生干部队伍,首要的是要选拔,挑选适合的学生干部。笔者认为,选拔主要包括选拔招新和选拔提干,选拔招新主要考察学生的态度、动机、所聘岗位的契合度,选拔提干则主要考察学生的领导能力、人际关系、责任感。在每个新学期的开始,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招新,一来壮大队伍,二来挖掘人才,这批新干事的加入,为学生组织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另外,一年一度的干事进部长,部长进主席团,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有更多更优秀的学生进入到竞选行列。同时,在选拔时要注意公平公正,广泛征求学生和老师的多方意见。

2、监督制度。学生干部的主要身份还是大学生,不能让他们养成“高人一等”的习惯。学生干部的工作是为广大同学服务,所以应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和评价。建议学校或学院可设立意见箱,收集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可专门设立一个监督评价部门,时时监督学生干部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实行学生干部佩戴符号,醒目的同时方便监督。针对学生干部中的“腐败”现象、工作处理不当问题等给予一定的惩罚;而对于学生干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就应该公开表扬。

3、考评机制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干部考评制度,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完善。笔者认为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干部工作的热情,鼓励积极,合理奖惩。考核制度的标准:第一、要做到质与量相结合,注重完成的时效性、主动性,活动预期的效果和最终的成效是否匹配等等,不能单方面的定性或定量的看问题。第二、要定期的进行考核,多角度、多渠道。考核的内容及指标要贴近实际,简单操作,明白易懂。学生干部考核制度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可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学生工作的不断更新。

(二)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很快,观念不断更新,学生干部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组织主观能动性和潜力。而对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是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定期培训。高校要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通过定期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提升学生干部的素养,改进他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工作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交际能力,创新意识能力等。学生干部培训班的主要内容应围绕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团队协作、心理素质等。培训形式,一来可聘请有团学工作经历的教师和学长学姐担任主讲;二来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比如集中分组培训。

2、组织活动。通过策划、组织活动来提升学生干部综合能力。从事学生工作少不了语言的表达。比如活动的策划、总结,通讯稿等一些文字材料,需要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布置、汇报工作等就需要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活动是大多是由班级或学生组织的名义进行的,在这过程中,需要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不管是团委、团总支还是学生会,都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可以在这个集体中相互磨合,可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3、量才而用。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是一个因人而异、量才而用的问题。要根据每一位学生干部的特点及特长分配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学生干部选拔竞聘的时候,首先可通过测试,对每一位学生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了解。有的工作起来果断迅速;有的则非常谨慎小心;有的比较外向,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则比较内敛,喜欢独自埋头工作。而后给予学生干部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所在的部门,看是否合适。

4、内部交流。加强内部交流,首先是要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干部共同面对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内部交流,其次是要加强学生干部与指导老师之间的交流。由于学生干部毕竟还是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需要老师适当适时的指导,查漏补缺,阶段性地帮助他们进行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1]吴绍强.从对学生干部的素质要求谈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9).

[2]孙静,信莹.发挥学生干部作用促进学生工作开展[J].网络财富,2010,(4).

[3]王浩,刘家旺,张振松.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4]林宇晖.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2).

[5]周涛.论高校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0,(7).

[6]刘雪晶.新世纪高校学生干部培养[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7]熊富强,盛馨,周振雷.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德育,2011,(7).

[8]郭昌漙.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1,(18).

上一篇:试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修养教育 下一篇:学校适应的界定和测量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