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的视角看翻译策略

时间:2022-07-09 02:01:03

从模因的视角看翻译策略

摘 要:本文在模因与模因论的基础上浅析了翻译模因与翻译策略的关系。提出辨证地看待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二者同等重要,各有所长,相互统一。在翻译中尽量异化,不能异化则选择归化。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创造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译文。

关键词:模因论;翻译模因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一、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meme)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Richard Dawkins (1976) 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 一书中。作者在描述作为复制因子的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地构想了存在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模因(模因是 meme的音译,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译法:“拟子”、“觅母”、“迷米”等,本文采用何自然先生的译法“模因”)。模因(meme)是一种与基因(gene)相似的现象,是靠复制而生存、通过模仿而传播的文化的基本单位,也是模因论的核心术语。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则是通过模仿而传播(Blackmore,1999)。模因论认为: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复制实现文化的传播,并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的心理结构。单个模因之间既互相竞争,有强弱之分;又互相支持,构成模因复合体(memeplexes)(Dawkins,1976)。模因能感染人类的大脑,改变其行为,令他们着力宣扬这种模式。模因有正和误、利和弊、强和弱、真和假之分;可以是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模因可以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前者是指大脑里信息内容作自我复制和传播;后者是指信息的形式被赋予不同内容加以复制和传播(何自然,2003)。

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memetics)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学术界很盛行,涉及到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模因论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开始关注此问题,并进行了各个层面的研究。如何自然与何雪林的《模因论与社会语用》,张莹的《从觅母的角度谈异化翻译的趋势》,张天华与杨宏的《模因论对社会文化进化的解释力》,陈鹏的《模因的传播过程及选择标准翻译的异化倾向》等(易阿利,2010)。自从我国学者何自然于2003 年将模因论引入中国以来,语用学界已经对这种理论进行了各方面的探讨。 目前所做的研究已经由模因论的引进与简介发展到将模因论运用到语言研究的层面上。

二、模因与翻译

我国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认为模因论 (memetics) 是一种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何自然,何雪林,2003)。模因就像流感病毒一样,能感染人类的大脑,能改变人类的语言和行为。语言既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一种显著的文化现象,模因论在语言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何自然,何雪林,2003)。一种文化和理念不同于另一种文化和理念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模因。 生物界物种的进化是通过基因的准确复制和有益突变来实现的。同样,文化的进步和传播也需要模因本身的准确复制和有益突变来实现。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陈琳霞,何自然,2006)。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语言又是模因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模因就必然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传播和复制。而人类不过是传播模因便捷、有效的机器。因而翻译的意义正是将模因由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并且顺利跨越文化界限(王斌,2004)。翻译的过程就是模因传播的过程,是异国文化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向本国传播的过程,而译者就是这种文化的重要传播者。由此可见,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依赖语言得以自我复制和传播。

三、模因与翻译策略

Dawkins(1976)认为模因有复制信度(copying fidelity)、多产性(fecundity)和复制周期(longevity) 三个特征。即复制得越忠实,原版内容就越能保留下来。复制速度越快,模因传播就越广。复制模式存在的时间越长, 复制数量就越多。Francis Heylighten认为模因复制过程分为同化(assim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 (expression) 和传播 ( transmission) 四个阶段。同化阶段,一个有效的模因能感染新的受体。记忆是指模因在记忆中的保留时间。模因保留时间越长,同化受体的机会就越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模因都能够存活。存活下来的模因只占少数。表达是指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模因因子必须从记忆储存模因中出来,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例如,演说用声音传递表达,篇章用文字来传递。表达表现为具体有形的形式,它将模因物质化,然后再解读还原,实现传播。通过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复制,一些模因被淘汰,而一些模因被成功地复制,得以传播并且保留下来(郭建红,2009)。显然,模因是可以通过翻译来传播的。事实上,翻译的意义就是将模因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并且能顺利地跨越文化界限(王斌,2004)。模因和模因论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使我们能够从新的角度来看待翻译的意义,也可以解释翻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

原作品是一个模因集合体,包涵了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其中,思维方式是一个核心模因,此外还有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背景等其它模因。译者受到异国文化模因的感染和影响,对其进行解码,随后用目标语对源语模因再行编码,构成模因的新遗传阶段。读者通过阅读译作,在成功地获取源语信息的同时又使源语模因得以传播,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翻译(张文斐,2010)。

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文化的传承、冲突与融合等变化在其中表现出来。 其中异化和归化策略大致反映了这种变化。 在当代西方翻译流派中,异化的翻译理论以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的理论为代表,而归化的翻译理论则以奈达(Eugene A. Nida ) 的理论为代表。但无论是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强调的都是翻译的结果和读者原有的知识或认知形成一种同构关系。

在我国文学翻译史上,归化译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我国读者对源语文化相对比较陌生,很可能拒绝异域模因的感染和影响。因此,译者通常会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但同时,模因也失去了传播的机会。例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电影中的很多人物被译为中国人名。如小说《飘》中的男女主人公白瑞德,郝思佳等。

但是,归化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只能阐释另一种文化,并不能完全将其展示在读者面前,因此,为使译文获得源语文化模因,使读者能够更深地体会到源语的文化气息,适当选择异化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文化观念和翻译观念的变化,翻译策略越来越重视时代性,在尊重源语文化的前提下,异化翻译策略不仅在表现源语文化、风俗、宗教等方面有很好的优势,而且会使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不仅读者体会到源语文化特点,而且文化间的互动得以加强。

文学作品经过异化翻译,译本中的模因集合和原作品中的模因集合的差距缩小了,译文中被解码的模因已基本和原作品中的核心模因相似,一般读者会理解、接受并受到感染和影响,源语文本模因经过自我复制,最终形成了模因传播的新阶段。当然,异化翻译的前提是译者首先要了解源语文化。如果没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就很难将源语文本模因正确解码并使读者接受。其次要求译者有较强的解码源语核心模因及其它模因的能力。因此,异化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因为只有丰富的语言,形式的多样化,才能感染影响到更多的读者,使模因顺利传播下去,已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以“她有沉鱼落雁之美,闭月羞花之貌”的英译为例,如果译为“Her 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则是采取了归化的译法,但是中国文化特色尽失。如果借助异化翻译,将“鱼”、“雁”、“月”、“花”等译出,西方读者便可了解到中国特有的文化韵味。从而也体现出东西方文化差异,使不同文化形态通过异化翻译达到相互沟通和理解的目的。

从时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来看,异化的策略应该是首选的翻译策略。但异化翻译并不是忽略自身文化,而是在熟悉异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翻译。而那些被引进的异域模因往往构成了本国文化进化传播所需要的突变,从而给本族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获得新的生命力,以此两种文化可以达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目的(张文斐,2010)。

归化与异化从表面看是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但是任何事物都运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也不例外。我们不应片面夸大两者的不同,应该看到它们的共性。两种翻译策略并不是自相矛盾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同一作品可以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从而获得的不同翻译作品。考虑到不同的读者群,同一作品可有不同层次的译作,这些译作可采用归化、异化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获得。第二,同一作品可以采用归化与异化有机结合的策略翻译。一方面,译者要采用读者易接受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归化策略。另一方面,译文要尽可能表现原文的文化元素、思想内涵和写作风格。绝对的归化不能保存原文的文化和内涵,完全的异化使读者无法完成阅读。这显然不是译者的目的。对一个具体句子的翻译,可以简单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但是对文学作品的翻译,翻译策略须是归化与异化的有机结合。

当然,不论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首先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否则就是表达不清,更谈不上译文的真实性以及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再者,归化、异化的使用必须体现原文的思想、文化内涵。尤其是习语,有其特殊的结构和意义,译者首先要了解它们在源语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才能确定用哪种翻译策略较恰当。最后,归化、异化策略的使用还要体现原文的语境因素。

四、结语

因为模因的传播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复制,模因传播的过程总是源语模因与目的语模因结合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一种变异。以模因为中介来看翻译,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归化和异化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最为恰当,即异化和归化的动态选择。

无论是译者还是读者,我们对文化差异都应该采取开放和尊重的心态。我们希望了解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中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异化翻译策略满足了这种需求。但同时对译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了解源语文化,还要具备相当的艺术表现能力。在翻译中尽量异化,不能异化则选择归化。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创造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译文。

参考文献:

[1]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4]郭建红,黄田,李小妹.从模因论的视角看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2009,(6).

[5]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6]莫爱屏.话语中视角现象的语用[J].外语学刊,2007,(4).

[7]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

[8]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

[9]易阿利.从模因的视角看翻译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0,(6).

[10]张文斐.论模因传播与文学翻译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10,(3).

上一篇:浅析英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L 下一篇: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英文电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