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覆盖的世界遗产

时间:2022-07-09 01:33:21

炸弹覆盖的世界遗产

一出国门,时光倒流30年,与云南同样的山,同样的河,只是没有了高速公路,没有了新农村,没有了工厂铁路。蜿蜒曲折的公路,仿佛一条带子,盘旋迂回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中。从西双版纳往南的大山一直延伸到老挝万荣,这一段路的山色非常壮观。绿色与黄色是老挝这个小国的最基本的两种原色,黄色的土地上到处是葱郁高大的绿树,大大小小简陋的或灰或黄的竹楼竖立在空旷的原野里,即使是看黑白的老电影也不可能让人如此怀旧。

我们却难以停留,车轮滚向遥远的川圹。老挝的一个省面积往往都是几千到上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过数万到十数万,在我们看来小得令人心痛。琅勃拉邦东南的川圹省中部是查尔高原。jar在英文中是“缸、罐”的意思。假设你仅仅只有一点考古的好奇心,就完全可以成为来到这里的理由。

在这个中南半岛的屋脊上的屋脊的地方,20多度的温度像天堂一样舒坦。所有人到川圹都是来看石缸的。作为老挝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与英国巨石阵,智利巨石人像和南美的石人圈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石阵之谜”。站在类似天然高尔夫球场的荒原上,眼前无规律地散落着千百个用坚硬的岩石雕琢的肚子大、出口小的石缸。这些石缸大小不一,每一个大约有1至2.5米高,直径大约1米,最大的高有3.25米。在季风的吹拂下,缸口发出“呜……”的委婉声音,凄凉诡秘,令人毛骨悚然!

这些石缸是谁制造的、如何制造、为什么放在这里、有什么用途?无论多么高明的考古和人类学家都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甚至不能自圆其说。有人说他们起源于老挝历史上2500至3000年前混沌的Khun Chuang时代,那些先人用它们装酒,为庆祝一次伟大的军事征服;也有的认为这里是一个酿酒作坊;还有的考证说是骨灰瓮,并声称在一些缸内或者缸的附近发现了用泥土包裹的人骨化石;也有的说这帮人后来迁徙到了柬埔寨,又弄出了让后人目瞪口呆的吴哥古城……

走过去仔细端详每一个石缸,用手触摸着每个饱经风霜的石缸,发现石缸的确是用坚硬的石头做成的。历经千年的日晒雨淋,不少石缸壁上出现了裂纹,仿佛年长者布满额头的皱纹,生长于其上的苔藓地衣使得每个石缸披上了一件斑驳的外衣,使其更具有历史沧桑感。

石缸的周围是荒凉的草原和树林,还有许多触目惊心的弹坑,以及MAG(英国排雷机构)的标牌。如果走出游道,生命可能会瞬间远去。1964年到1973年,美国空袭了老挝580344次,投下了两百万吨的炸弹,每8分钟一次的轰炸了9年。美国人在这里投掷炸弹到不是因为老挝人多么坚强反叛,而是因为美国人试图阻断通往南越而从这里借道的军事供应线——胡志明小道。据说当时那些具有超现代主义艺术细胞的美国飞行人员开着飞机半夜来到这里,边投弹边用高音喇叭播放Wagner的摇滚音乐。其中有许多伟大神秘的石缸也被炸毁……还有30%的炸弹没有爆炸,深埋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想要全部清除,需要100年时间。

战争已成往事,查尔高原上又恢复了宁静,山坡上遗址里低头吃草的牛,阵阵悠扬的铃声,随着风声传出很远,远处青山为衬,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完美和谐的田园诗画。

(图说)琅勃拉邦,这个千年古都和佛都,这个度过了往日繁华岁月之城,留下来的,除了天子脚下生就的优雅之外,沉淀下来的却是一片宁静和与世无争的风情。也因此,今天的琅勃拉邦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旅行观念,她无声无语,却让很多人选择了在这里停下脚步,或放慢步伐。

上一篇:昌宁 千年茶乡 丰饶之旅 下一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