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年八五农场气候评价与分析

时间:2022-07-09 01:04:13

二一二年八五农场气候评价与分析

一、气候概况

二0一二年天气特点为:温度略高、降水正常、日照略少,无霜期特长,积温偏多。

本年度年平均气温为3.4度,比历年高0.2度;年度总降水量为585.3毫米,比历年多12.3毫米;终霜提前初霜拖后,无霜期特长,为163天,历史最长;大于等于十度积温为2854.1度,比历年多237.6度。主要异常气候为:六、八月降水特少、夏季少雨寡照、秋季高温多雨。

二、四季气候特点及评价

1.冬季(2011.11~2012.2月)

本年度冬季天气特点为: 气温特低、降水偏少、日照偏多。

冬季季平均气温为-13.8度,比历年低0.6度;季总降水量为14.0毫米,比历年少21.3毫米;日照时数为746.3小时,比历年同期多122.1小时。

2.春季(2012.3~2012.5月)

二0一二年春季天气特点为:气温特高、降水正常、日照充足,终霜提前。

季平均气温为5.6度,比历年同期高0.9度;季总降水量为96.7毫米,比历年多2.3毫米;日照时数为639.6小时,比历年同期多1.4小时,终霜为四月二十六日,比历年提前12天。

3.夏季(2012.6~2012.8月)

二0一二年夏季天气特点为:气温略高、降水偏少、 日照偏少。

季平均气温为20.2度,比历年高0.3度;季总降水量为235.9毫米,比历年少84.2毫米;日照时数为515.4小时,比历年同期少56.8小时。

在本年度中六、七气温均比历年同期高0.4度,八月份气温正常。

夏季降水偏少,其中六月份降水量偏少,为48.7毫米,比历年同期少34.3毫米; 七月份降水量正常,135.4毫米,接近历年同期; 八月份降水量特少,为113.1毫米,比历年同期少55.8毫米。

主要降水过程有:

7月 1~4 日 22.1毫米

7月16~17日 51.9毫米

7月26~31日 49.2毫米

8月19 ~22日 21.9毫米

8月28日 22.3毫米

季内日最大降水量为7月17日的40.6毫米。

4.秋季(2012.9~2012.10月)

二0一二年秋季天气特点为:高温、降水特多、日照特少、初霜偏晚。

一二年秋季季平均气温为10.9度,比历年高0.7度;季总降水量为196.3毫米,比历年多90.9毫米;日照时数为276.0小时,比历年同期少107.0时;初霜日为10月7日,比历年同期拖后7天。

在本年度中九月份气温特高,比历年同期高1.6度,十月份略低。

秋季降水特多,其中九月比历年多一倍,十月比历年同期多近六成。

三、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

1.六月降水特少

今年六月份降水量特少,为48.7毫米,比历年同期少34.3毫米,为历史次少年。此阶段正是大豆、玉米营养生长阶段,旱情也导致大豆、玉米生长受限。

2.夏季少雨寡照

本年度夏季降水偏少,仅有历年同期的七成,主要为六月份和八月份少雨,八月中下旬局部出现短时旱象。

虽然降水量偏少,但是连阴雨日数多,这直接导致寡照,日照时数接近历史最低值,光照明显不足。

3.秋季高温多雨

本年度秋季气温特高,比历年同期高0.9度。其中九月份特高高1.6度,仅次于2005年的22.1度。季降水比历年多90.9毫米历史少见年份。季日照时数比历年少107.0小时,特别是九月125.1小时,为历史极值。

4.无霜期特长达历史极值

终霜4月26日,初霜10月7日,间隔日数达163天,比历年长9天。活动积温达2854.1度为历史罕见年份,2007年2878.2度。

四、结论

1.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今年的气候条件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来说比较有利。总体表现为活动积温的充足、无霜期的延长,5~9月降水条件比较充足,这些对大豆播种、出苗、以及大豆蹲苗防倒十分有利,今年全田基本无倒伏。7月16~17日一次降水达51.9mm,有利于大豆开花、结荚,最终今年大豆表现为株高适宜,荚数、粒数、粒重增加,产量较高。圆叶品种霜霉病重发生,其他品种基本上无灰斑病发生。到了七月份充足的降水减少了落花、落荚现象的发生,促进了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八月份降水的再次偏少,使正值鼓粒期的大豆受到一定影响,少数品种瘪粒较多;九月份气温偏高,降水较多,主要集中在中下旬,对偏晚品种的成熟和秋收有一定影响,最主要影响秋整地。

10对水稻的影响

2012年气候对水稻而言:育苗阶段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壮苗的形成。插秧后气温高,光照好,有利于水稻插秧、返青、分蘖。进入6月中旬,气温偏低,分蘖及水稻生长受阻,低温虽未影响水稻正常生育转换,但使生育进程达最晚出叶下限。在7月13~16日出现连续4天的低温,使今年在7月23~25日抽穗的水稻产生障碍性冷害,但在这4天的低温时段中,白天光照均5.6~12.6小时,使水稻田间有较高的热量积存,从而减轻今年障碍性冷害的发生程度。加上今年我区11叶品种7月18见穗,7月26前齐穗;12叶品种7月20日抽穗,7月28日齐穗,因此,今年的障碍性冷害对我区水稻影响较轻。水稻灌浆-成熟阶段:前期(7月下旬-8月中旬)气温平平,影响水稻灌浆速度。降水偏少,不利于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因此今年稻瘟病零星发生;灌浆后期(8月下旬-9月中旬)气温升高有利于晚生分蘖和弱势花的灌浆,弥补了灌浆前期的气温不足,保证今年水稻结实率和粒重,从而保证水稻丰产。但9月中下旬的风雨造成水稻杆软品种及生长过旺地块倒伏,加之秋涝,影响水稻收获晾晒。

3.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因整个生育期温度较高,降水适宜,玉米产量普遍较高。具体表现: 5月气温较高,降水偏少,降水虽然较少,但是由于4月份降水偏多,因此土壤墒情较好,播种后出苗整齐、均匀;汛期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生育进程未产生不利影响;只有秋季的频繁降水对秋收产生了一定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象角度出发,认为二0一二年玉米、大豆、水稻等大田作物均为丰年。

上一篇:都昌县水稻增密调肥试验总结 下一篇:被“爱”遗忘的角落